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归马华山阳

相关人物
周武王


《尚书·周书·武成》
「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旧题汉·孔安国传:「山南曰阳,桃林在华山东,皆非长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复乘用。」

简释

归马华山阳:指罢战休兵。唐杜甫《有感五首》之二:“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例句

愿得华山之下长归马,野田无复堆冤者。 张碧 野田行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 李峤

山追散马日,水忆钓鱼人。 杜审言 扈从出长安应制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杜甫 有感五首之二

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 独孤及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典故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
「召皇太后御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中。」三国魏·张注:「皇太后所驾游宫中辇车也。汉厩有果下马,高三尺,以驾辇。」唐·颜师古注:「小马可于果树下乘之,故号果下马。」

例句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典故
蓝关役
 
蓝关立马
 
韩湘风雪度蓝关
 
马没蓝关

相关人物
韩湘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四〈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案:湘。愈侄十二郎之子。登长庆三年进士第。】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典故

《韩非子》卷十九《五蠹》
「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儿宽列传·公孙弘〉~262~
后淮南、衡山谋反,治党与方急,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侯,居宰相位,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大臣奉职不称也。恐病死无以塞责,乃上书曰:「臣闻天下通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仁、知、勇三者,所以行之也。故曰『好问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陛下躬孝弟,监三王,建周道,兼文武,招徕四方之士,任贤序位,量能授官,将以厉百姓劝贤材也。今臣愚驽,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弘行能不足以称,加有负薪之疾,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乞骸骨,避贤者路。」

例句

甲马不及汗,天骄自亡魂。 鲍溶 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一作王尚书。无绶字。)

典故

《汉书》卷六《武帝纪》
「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东汉·应劭注:「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

例句

劳鲂莲渚内,汗马火旗间。 雍裕之 四色

典故
有书充栋
   
汗牛文
 

《全唐文》卷五百八十八〈柳宗元二十·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594~
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狠怒,以词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或合而隐,或乖而显。后之学者,穷老尽气,左视右顾,莫得而本。则专其所学,以訾其所异,党枯竹,护朽骨,以至于父子伤夷。君臣诋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圣人之难知也!有吴郡人陆先生质,与其师友天水啖助洎赵匡,能知圣人之旨。故《春秋》之言,及是而光明。使庸人小童,皆可积学以入圣人之道,传圣人之教,是其德岂不侈大矣哉!先生字某,既读书,得制作之本,而获其师友。于是合古今,散同异,联之以言,累之以文。盖讲道者二十年,书而志之者又十馀年,其事大备,为《春秋集注》十篇,《辩疑》七篇,《微指》二篇。明章大中,发露公器。其道以圣人为主,以尧舜为的,包罗旁魄,胶葛下上,而不出于正。其法以文武为首,以周公为翼,揖让升降,好恶喜怒,而不过乎物。既成,以授世之聪明之士,使陈而明之,故其书出焉,而先生为巨儒。用是为天子诤臣尚书郎国子博士给事中皇太子侍读,皆得其道。刺二州,守人知仁。永贞年,侍东宫,言其所学,为《古君臣图》以献,而道达乎上。是岁,嗣天子践阼而理,尊优师儒,先生以疾闻,临问加礼。某月日,终于京师,某月日,葬于某郡某里。呜呼!先生道之存也以书,不及施于政;道之行也以言,不及睹其理。门人世儒,是以增恸。将葬,以先生为能文圣人之书通于后世,遂相与谥曰文通先生。后若干祀,有学其书者过其墓,哀其道之所由,乃作石以表碣。
典故

《史记》卷二十四〈乐书〉~78~
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应劭曰:「大宛马汗血沾濡也,流沫如赭。」
典故
汉殿鬓
 
皇后发

相关人物
明德马皇后


《东观汉记》卷六〈外戚列传·明德马皇后〉~92~
后长七尺二寸,青白色,方口美发。帝马皇后美发,为四起大髻,但以发成,尚有馀,绕髻三匝,复出诸发。眉不施黛,装不求饰。独左眉角小缺,补之如粟。常称疾而终身得意。

例句

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 李商隐 碧瓦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杜牧

典故
汉征东

相关人物
刘协(东汉献帝)
 
马腾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马超传》
「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典略》曰:「腾字寿成,马援后也。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馀,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灵帝末,凉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民王国等及氐、羌反叛。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欲讨之,腾在募中。州郡异之,署为军从事,典领部众。讨贼有功,拜军司马,后以功迁偏将军,又迁征西将军,常屯汧、陇之间。初平中,拜征东将军。」

例句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武元衡 秋日经潼关感寓

典故
何平叔
 
何驸马
 
平叔

相关人物
何晏(字平叔)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爽传》附《何晏传》
「晏,何进孙也。母尹氏,为太祖夫人。晏长于宫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南朝宋·裴松之注:「晏,字平叔。」

例句

寄语何平叔,无为轻老生。 刘禹锡 寓兴二首之一

戚里旧知何驸马,诗家今得鲍参军。 杨巨源 酬于驸马二首之一

方袍近日少平叔,注得逍遥无处论。 段成式 题石泉兰若

共知何驸马,垂白抱天孙。 窦常 凉国惠康公主挽歌

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 韩翃 宴杨驸马山池

典故 
河谶龙马

相关人物
伏羲


《尚书》卷十八〈周书·顾命〉~278~
「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旧题汉·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帝尧陶唐氏〉~23~
尚书中候曰:「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绿色。」注:「龙形像马,甲所以藏图也。其文赤而绿。」

例句

郊薮今翔集,河图意等伦。 杨嗣复 仪凤

河谶随龙马,天书逐凤皇。 沈佺期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典故
画地难入

相关人物
司马迁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列传〉~2732~
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例句

画地终难入,书空自不安。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马酬少妾


《独异志》卷中
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马号曰「白鹘」。后因猎,献于文帝。
《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爱妾换马〉
《乐府解题》曰:「爱妾换马,旧说淮南王所作,疑淮南王即刘安也。」古辞今不传。
典故
永埒铺金
 
铺金作埒
  
金埒马
 
铺钱埒
   
马埒堆金
 
马埒编金
 
相关人物
王济(字武子)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汰侈〉~883~
王武子被责,移第北邙下。于时人多地贵,济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沟」。
《晋书》卷四十二〈王浑列传·(子)王济〉~205~
数年,入为侍中。时浑为仆射,主者处事或不当,济性峻厉,明法绳之。素与从兄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而济遂被斥外,于是乃移第北芒山下。性豪侈,丽服玉食。时洛京地甚贵,济买地为马埒,编钱满之,时人谓为「金沟」。

简释

铺钱埒:指生活豪侈。唐宗楚客《安乐公主移入新宅待宴应制》:“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例句

玉环腾远创,金埒荷殊荣。 上官婉儿 游长安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马埒蓬蒿藏狡兔,凤楼烟雨啸愁鸱。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

金埒争开道,香车为驻轮。 司空曙 观猎骑

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宗楚客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李端 赠郭驸马

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 杨巨源 赠崔驸马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翁绶 白马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韩琮 咏马

典故 
九方歅
  
忘牝牡
 
相马九方皋
 
相关人物
九方皋


《列子集释》卷八〈说符篇〉~255~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简释

九方皋:指善于识才之人。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漢語大詞典》:休牛
归还军用的牛。谓停止战事。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休牛於 桃林 ,以示不復输粮。” 晋 潘岳 《西征赋》:“问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园 。”《周书·武帝纪下》:“八紘共贯,六合同风,方当偃伯 灵臺 ,休牛 桃塞 ,无疆之庆,非独在余。” 唐 独孤及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诗:“ 戎 狄 方搆患,休牛殊未遑。”参见“ 休牛归马 ”。
《國語辭典》:休牛归马(休牛歸馬)  拼音:xiū niú guī mǎ
将牛马放牧,不再作军用。比喻天下升平,不再动用刀兵。《艺文类聚。卷一三。帝王部三。晋穆帝引晋穆帝哀策文》:「风扫天宇,休牛归马,卷旗卧鼓,俾我蒸民。」也作「休牛放马」、「休牛散马」。
《漢語大詞典》:散马(散馬)
(1).谓把战马放散回山中。意谓战事不兴。 南朝 宋 谢庄 《宋世祖庙歌·孝武皇帝》:“復礼辑乐,散马堕城。” 隋 薛道衡 《〈隋高祖文皇帝颂〉序》:“休牛散马,偃武修文。”参见“ 散马休牛 ”。
(2). 太平天囯 时期, 广东 、 广西 一带天地会队伍自称为马,称起事为起马,称解散为散马。 清 严正基 《论粤西贼情兵事始末》:“起号起马,散号散马。”
《漢語大詞典》:散马休牛(散馬休牛)
书·武成:“归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 蔡沉 集传引《乐记》:“ 武王 胜 商 ,渡 河 而西,马散之 华山 之阳而弗復乘,牛放之 桃林 之野而弗復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主答周主论和亲书》:“虽毁戈铸戟,未拟上皇,散马休牛,载怀偃伯。”
《漢語大詞典》:桃林
古地区名。在今 河南 灵宝 以西, 陕西 潼关 以东地区。为 周武王 放牛处。书·武成:“偃武修文,归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 孔 传:“山南曰阳, 桃林 在 华山 东,皆非常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乘用。”史记·留侯世家:“放牛 桃林 之阴,以示不復输积。” 唐 刘禹锡 《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诗:“关头古塞 桃林 静,城下长河竹箭迴。” 清 薛福成 《晋执政诸卿考》:“ 晋 用 先軫 诸臣,遏 楚 方张之言,而戢其问鼎之心,扼据 殽 函 之险要,横塞 秦 衝,俾不得越 桃林 一步。”
《漢語大詞典》:果下马(果下馬)
亦称“ 果马 ”。亦称“ 果騮 ”。 一种矮小的马。因乘之可行于果树之下,故名。后汉书·东夷传·濊:“﹝ 濊 ﹞又多文豹,有果下马,海出班鱼,使来皆献之。” 李贤 注:“高三尺,乘之可於果树下行。” 唐 李贺 《马诗》之八:“吾闻果下马,羈策任蛮儿。”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羣材。” 清 赵翼 《岭南物产图》诗:“果马三尺高,犦牛一峰独。”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兽语·果下马:“ 罗定 之 罗镜 、 西寧 之 怀乡 产小马,高仅三尺,可骑行树下,名果下马,一名果騮,多海石榴色,骏者有双脊骨,能负重凌高躡险,轻疾若飞。”
《國語辭典》:汗马(汗馬)  拼音:hàn mǎ
1.汗血马的简称。参见「汗血马」条。
2.作战时,奔驰而大量出汗的战马。《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文选。徐勉。古意詶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鲜车骛华毂,汗马跃银鞍。」常用以比喻战功。如:「汗马功劳」。
《國語辭典》:汗马之劳(汗馬之勞)  拼音:hàn mǎ zhī láo
本指做战时,战马奔驰而大量出汗。语出《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后比喻战功或工作的成绩与辛劳。《史记。卷三九。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也作「汗马功劳」、「汗马功绩」、「汗马勋劳」、「汗马之功」、「汗马之绩」。
《漢語大詞典》:汗牛
谓牛运书累得出汗。形容著述或藏书极多。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汗牛试卷浩无涯,剗尽雷同别一家。” 清 赵翼 《香牛皮席》诗:“笑我著书曾未寸,翻教忝窃汗牛名。”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修证之法,一务实践;疏释之书,动輒汗牛。”参见“ 汗牛充栋 ”。
《國語辭典》:汗牛充栋(汗牛充棟)  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形容书籍极多。参见「充栋汗牛」条。《聊斋志异。卷五。封三娘》:「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
《國語辭典》:汗牛充栋(汗牛充棟)  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形容书籍极多。参见「充栋汗牛」条。《聊斋志异。卷五。封三娘》:「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
《漢語大詞典》:汗马牛(汗馬牛)
马、牛因拉车运书而出汗。形容书极多。 宋 陆游 《纵笔》诗:“气本充天地,书非汗马牛。”亦作“ 汗牛马 ”。 明 张纶 《林泉随笔》:“况今天下,九流百氏之书,止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参见“ 汗牛充栋 ”。
分類:拉车出汗
《國語辭典》:汗牛充栋(汗牛充棟)  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形容书籍极多。参见「充栋汗牛」条。《聊斋志异。卷五。封三娘》:「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
《國語辭典》:汗血马(汗血馬)  拼音:hàn xiě mǎ
1.汉时西域大宛国所出产的良种马。因其汗从肩膊流出,其色如血,故称为「汗血马」。西汉时李广利攻打大宛国,曾得此种马,贡献于汉武帝。也称为「汗马」。
2.千里马。宋。陆游〈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诗:「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國語辭典》:河图(河圖)  拼音:hé tú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据其文,以画八卦,称为「河图」。见《书经。顾命》汉。孔安国。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我阐河图,陈洛范,秉台衡。」又因河图字呈绿色,故也称为「绿图」。
《國語辭典》:河图洛书(河圖洛書)  拼音:hé tú luò shū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黄河,而据以演画八卦,称为「河图」。又相传夏禹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排列其次第,而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后世将河图洛书都视为圣王治世的祥瑞徵兆。《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河图洛书,天命瑞应。」简称为「图书」。
《漢語大詞典》:换马(换馬)
(1).指爱妾换马。 宋 苏轼 《戏周正孺二绝》之二:“ 相如 虽老犹能赋,换马还应继二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诇约》:“料我郎君虽无粉黛三千,不少金釵十二,尚堪换马,何况赠君!”
(2).比喻撤换某项职务的任职人员。多含贬义。
《漢語大詞典》:金埒
(1).用钱币筑成的界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于时人多地贵, 济 ( 王济 )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埒’。” 徐震堮 校笺:“谓筑短垣围之以为界埒。”一本作“ 金沟 ”。
(2).借指豪侈的骑射场。 北周 庾信 《谢滕王赉马启》:“ 王济 饮酒之欢,长驱金埒。” 唐 李端 《赠郭驸马》诗:“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明张景《飞丸记·权公狼狈》:“想 章臺 马嘶金埒,怎知蜗壳忘回,麝脐番累。”
(3).借指名贵的马匹。 唐 司空曙 《观猎骑》诗:“金埒争开道,香车为驻轮。”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仅记 梦楼 《偕全公魁使琉球》二首,云:‘一行金埒响琼琚,公子羣过水竹居。’”
(4).金色的围墙。 明 屠隆 《昙花记·上游天界》:“须知上帝高居,不比人王宫殿,玉阶金埒。”
《漢語大詞典》:钱埒(錢埒)
谓积钱成堵。极言钱财之多。 清 赵翼 《青山庄歌》:“已编钱埒买堂成,拼倒金籯将地布。”参见“ 金埒 ”。
分類:钱财
《漢語大詞典》:金埒
(1).用钱币筑成的界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于时人多地贵, 济 ( 王济 )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埒’。” 徐震堮 校笺:“谓筑短垣围之以为界埒。”一本作“ 金沟 ”。
(2).借指豪侈的骑射场。 北周 庾信 《谢滕王赉马启》:“ 王济 饮酒之欢,长驱金埒。” 唐 李端 《赠郭驸马》诗:“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明张景《飞丸记·权公狼狈》:“想 章臺 马嘶金埒,怎知蜗壳忘回,麝脐番累。”
(3).借指名贵的马匹。 唐 司空曙 《观猎骑》诗:“金埒争开道,香车为驻轮。”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仅记 梦楼 《偕全公魁使琉球》二首,云:‘一行金埒响琼琚,公子羣过水竹居。’”
(4).金色的围墙。 明 屠隆 《昙花记·上游天界》:“须知上帝高居,不比人王宫殿,玉阶金埒。”
《國語辭典》:马埒(馬埒)  拼音:mǎ lè
驰马的道路。两边有界域限之,是练习乘马的场所。唐。刘禹锡〈题于家公主旧宅〉诗:「马埒蓬蒿藏狡兔,凤楼烟雨啸愁鸱。」
《漢語大詞典》:黄金埒
金黄色的垣墙。指朝廷。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管教人高低不上黄金埒,冷煖难生白玉墀。”
《國語辭典》:九方  拼音:jiǔ fāng
1.中央及八方的合称。唐。李贺〈感讽〉诗六首之一:「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
2.复姓。如春秋秦穆公时有善相马者九方皋。
《國語辭典》:九方皋  拼音:jiǔ fāng gāo
人名。春秋时人,生卒年不详。善相马,曾得伯乐之荐而为秦穆公求马,他不辨毛色、雌雄,而著重马的内神,因得良马。见《列子。说符》。后比喻善于发掘良才的人。宋。黄庭坚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國語辭典》:九方皋  拼音:jiǔ fāng gāo
人名。春秋时人,生卒年不详。善相马,曾得伯乐之荐而为秦穆公求马,他不辨毛色、雌雄,而著重马的内神,因得良马。见《列子。说符》。后比喻善于发掘良才的人。宋。黄庭坚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漢語大詞典》:黄骊(黄驪)
诗·鲁颂·駉:“有黄有驪。” 朱熹 集传:“纯黑曰驪,黄騂曰黄。”指黄马和黑马。后以“黄驪”泛指马。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爰卜吉日,乃驾黄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