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二
又香火道人,丹阳朱氏子。为县中昌园寺司香,虔心念佛,人咸敬信之。忽一日于城市中告相识者曰:“我当化去,助我一束薪。”或笑之曰:“汝示灭耶?若不自焚,我为汝举火。”道人欣然诺之。至期,四众咸集,道人中坐徐起,坐积薪上,命众举火,众不忍。乃自焚焉。昌国主僧奔赴其前,道人心忽飞出,主僧突而前,灭其火纳其心,身皆不坏,乃加金其上。当火时,人皆见道人在云中,呜鱼西去。地方有警,或预见道人坐云中,若击木鱼状者。
《漢語大詞典》:燃顶(燃頂)
以香火烧灼头顶,表示虔诚。一种假借或误解佛教的“无义苦行”。《宣和遗事》前集:“ 大观 四年,禁燃顶、炼臂、刺血、断指之类。”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四:“奈何都民朝夕思念,燃顶炼臂,延颈跋踵,以望御车之尘也?”
《國語辭典》:香公  拼音:xiāng gōng
寺庙中主管香火之事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时常叫香公送茶来,或者请过庵中清话。」
《漢語大詞典》:月例香供银子
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
《漢語大詞典》:司祝
(1).祭祀中致祷辞的人。清史稿·礼志四:“司祝献酒,举神刀,祷祝。”
(2).指庙宇中管香火的人。《大马扁》第八回:“凑巧观音堂的司祝因年老不大浓睡,却起来开了庙门乘凉,且看月色。”
《國語辭典》:香火道人  拼音:xiāng huǒ dào rén
庙宇中管理烧香、点灯等杂事的人。《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默诵此诗一遍,问香火道人:『此诗何人所作?』」
《国语辞典》:生佛万家(生佛万家)  拼音:shēng fó wàn jiā
旧时良善的官吏,万家皆以香火祭祀,祝其早升佛土。形容一个人恩泽广被,为众人的活菩萨。也作「万家生佛」。
《国语辞典》:接绍香烟(接绍香烟)  拼音:jiē shào xiāng yān
繁衍后代,延续香火。《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我辛勤半世,挣得这些少家私,却不曾生得个儿子,传授与他,接绍香烟。」也作「接续香烟」。
《国语辞典》:接续香烟(接续香烟)  拼音:jiē xù xiāng yān
香烟,祭祖时所燃的香火,借指祭享。接续香烟指繁衍子孙,延续香火,使祭享不绝。如:「生儿育女,接续香烟,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也作「接绍香烟」。
《国语辞典》:万家生佛(万家生佛)  拼音:wàn jiā shēng fó
旧时善良的官吏,万家皆以香火祭祀,祝其早升佛土。形容一个人恩泽广被,为众人的活菩萨。《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司马温公,真是万家生佛。」也作「生佛万家」。
《国语辞典》:兜喜神方  拼音:dōu xǐ shén fāng
上海人在除夕夜时,朝著吉方走,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庙上烧一股香,祈求神明保祐自己在这一年里凡事都顺当,这种习俗称为「兜喜神方」。
《国语辞典》:打供太保  拼音:dǎ gòng tài bǎo
庙中司香火及司供献的庙祝。《水浒传》第三九回:「戴宗施礼罢,说道:『小可是泰安州岳庙里打供太保。』」
《漢語大詞典》:赡庙地(贍廟地)
租给农民耕种,收取田租以供寺庙香火费用的田地。通制条格·学令·庙学:“在前那庙有赡庙地,六伯(百)顷来,在后兵革时分,百姓每节次占了来。”
香火
【佛学大辞典】
(物名)烧香灯火。人奉于寺庙之物。释门正统四曰:「香火之严,于今为盛。」唐高僧传一曰:「香火梵音,礼拜唱导。」
香火因缘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古人盟誓。多设香火告神。故佛家谓彼此契合曰香火因缘。谓如结盟于宿世。故逾分相爱也。北史曰:「与主上有香火因缘,故相救援耳。」白居易诗曰:「香火因缘久愿同。」
【俗语佛源】
「香火」指香烛或指香与灯火,泛指一切供佛之物。同信佛法,同在佛门,彼此往来的契合者,称为香火因缘。如唐·白居易《祭中书韦相公文》:「长庆初,俱为中书舍人,日寻诣普济寺宗律师所,同受八戒,各持十斋,由是香火因缘,渐相亲近。」也可省为「香火缘」。如清·袁枚《子不语·王莽时蛇冤》:「先生辞光武之聘,早登仙道,与吾有香火缘,故来相救。」至于佛门道友共同结合而成的念佛修持团体,则称为「香火社」。如白居易在「会昌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见《旧唐书》本传)。(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