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咸水湖(鹹水湖)  拼音:xián shuǐ hú
流水将土中盐分溶解后,搬运入内陆湖,使湖水盐分日益增高,形成咸水湖。如亚洲的里海。缩称为「咸湖」。
《国语辞典》:加碘食盐(加碘食盐)  拼音:jiā diǎn shí yán
加入少量碘化钠的食盐。有防治甲状腺肿大的功效。我国目前的食用盐多为加碘食盐。
《国语辞典》:油渍罐头(油渍罐头)  拼音:yóu zì guàn tou
将食品处理后,装入罐中,添加食盐及植物油,再密封杀菌而成的罐头。
《国语辞典》:味噌  拼音:wèi cēng
由大豆、米、食盐、酒精发酵而成的调味品。
《国语辞典》:低盐饮食(低盐饮食)  拼音:dī yán yǐn shí
减少食盐的用量及少食各种盐腌的食品。也作「低钠饮食」。
《国语辞典》:氯化银(氯化银)  拼音:lǜ huà yín
将盐酸或食盐水的溶液加于热硝酸银溶液中,所产生的白色沉淀物。曝光会变成黑紫色,常用作摄影的感光剂或用于银镀、医疗等。
《国语辞典》:苛性盐(苛性盐)  拼音:kē xìng yán
电解食盐溶液后,蒸发所得的白色潮解性固体。如苛性钠、苛性钾等。也称为「苛性苏打」。
《漢語大詞典》:刮碱
刮敛含盐卤的浮土,用以淋水煮晒食盐。宋史·食货志下三:“ 河朔 土多盐卤,小民税地不生五穀,惟刮鹻煎盐以纳二税,禁之必至逃亡。”
《國語辭典》:含漱剂(含漱劑)  拼音:hán shù jì
一种外用药品溶液,不可吞服。漱口后具有清洁与除臭之效,并可用于防治口腔与喉部的感染。
《漢語大詞典》:鹾税(鹺税)
政府对产销食盐所征的税。 清 夏之盛 《盐贵谣》:“物力穷,民生蹙。米价增昂,鹺税不足。穷黎无食那论味,风雪城隅待賑粥。”
《國語辭典》:皮蛋  拼音:pí dàn
1.以石灰、黏土、食盐、稻壳及水混合,包裹在鸡、鸭蛋壳表面,所腌成之蛋制品。因蛋清上有形似松针之花纹,也称为「变蛋」、「松花」、「松花蛋」。
2.戏谑之称呼,指顽皮小孩。如:「这孩子真是个皮蛋,接二连三地闯祸。」
《漢語大詞典》:碱盐
1.亦作"鹼盐"。
2.食盐的一种。
分類:食盐
《國語辭典》:氯化钠(氯化鈉)  拼音:lǜ huà nà
盐的学名。无色或白色晶体,有潮解性。粗盐由海水日晒或火煎成结晶,在粗盐溶液中加少量碳酸钠溶液,再经过滤、蒸发,可得精盐。除用于烹饪调味外,在化学工业上也可作为制造防腐剂、金属钠、氢氧化钠、氯气、漂白粉等原料。
《漢語大詞典》:麦淇淋(麥淇淋)
[英margarine]用氢化植物油(有时混以猪油)和脱脂牛奶、食盐、卵磷脂、色素等配制而成的黄白色固体,是黄油的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