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盐牙(鹽牙)
从事食盐买卖的牙人。《元典章·户部八·盐课》:“ 江陵路 将犯人 童文彬 并盐牙 杨必庆 等三名枷禁听候外,乞咨 河南 行省就便归结。”
《漢語大詞典》:盐蛋(鹽蛋)
用食盐腌制成的蛋品。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又去买了些笋乾、盐蛋、熟栗子、瓜子之类,以为下酒之物。”
《漢語大詞典》:旋鲊(旋鮓)
(1).经过食盐或酒糟短暂腌渍,其肉尚鲜嫩,宜即时食用的鱼。 宋 岳珂 桯史·紫宸廊食:“侑食,首以旋鮓,次暴脯,次羊肉,虽玉食亦然。”
(2).称新鲜肉酱。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 开寳 末, 吴越王 钱俶 始来朝。垂至, 太祖 谓大官:‘ 钱王 , 浙 人也……宜创作南食一二以燕衎之。’於是大官仓卒被命,一夕取羊为醢,以献焉,因号旋鮓。”
《國語辭典》:咸水湖(鹹水湖)  拼音:xián shuǐ hú
流水将土中盐分溶解后,搬运入内陆湖,使湖水盐分日益增高,形成咸水湖。如亚洲的里海。缩称为「咸湖」。
《国语辞典》:加碘食盐(加碘食盐)  拼音:jiā diǎn shí yán
加入少量碘化钠的食盐。有防治甲状腺肿大的功效。我国目前的食用盐多为加碘食盐。
《国语辞典》:油渍罐头(油渍罐头)  拼音:yóu zì guàn tou
将食品处理后,装入罐中,添加食盐及植物油,再密封杀菌而成的罐头。
《国语辞典》:味噌  拼音:wèi cēng
由大豆、米、食盐、酒精发酵而成的调味品。
《国语辞典》:低盐饮食(低盐饮食)  拼音:dī yán yǐn shí
减少食盐的用量及少食各种盐腌的食品。也作「低钠饮食」。
《国语辞典》:氯化银(氯化银)  拼音:lǜ huà yín
将盐酸或食盐水的溶液加于热硝酸银溶液中,所产生的白色沉淀物。曝光会变成黑紫色,常用作摄影的感光剂或用于银镀、医疗等。
《国语辞典》:苛性盐(苛性盐)  拼音:kē xìng yán
电解食盐溶液后,蒸发所得的白色潮解性固体。如苛性钠、苛性钾等。也称为「苛性苏打」。
《漢語大詞典》:刮碱
刮敛含盐卤的浮土,用以淋水煮晒食盐。宋史·食货志下三:“ 河朔 土多盐卤,小民税地不生五穀,惟刮鹻煎盐以纳二税,禁之必至逃亡。”
《國語辭典》:含漱剂(含漱劑)  拼音:hán shù jì
一种外用药品溶液,不可吞服。漱口后具有清洁与除臭之效,并可用于防治口腔与喉部的感染。
《漢語大詞典》:鹾税(鹺税)
政府对产销食盐所征的税。 清 夏之盛 《盐贵谣》:“物力穷,民生蹙。米价增昂,鹺税不足。穷黎无食那论味,风雪城隅待賑粥。”
《國語辭典》:皮蛋  拼音:pí dàn
1.以石灰、黏土、食盐、稻壳及水混合,包裹在鸡、鸭蛋壳表面,所腌成之蛋制品。因蛋清上有形似松针之花纹,也称为「变蛋」、「松花」、「松花蛋」。
2.戏谑之称呼,指顽皮小孩。如:「这孩子真是个皮蛋,接二连三地闯祸。」
《漢語大詞典》:碱盐
1.亦作"鹼盐"。
2.食盐的一种。
分類: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