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额外(額外)  拼音:é wài
超出定额以外、另外的部分。《宋史。卷一七八。食货志上六》:「老幼贫疾无依丐者,听于四福田院额外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红楼梦》第二回:「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
《國語辭典》:额外之人(額外之人)  拼音:é wài zhī rén
非凡的人。《水浒传》第一回:「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
《漢語大詞典》:额外主事(額外主事)
明 清 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红楼梦第二回:“﹝ 贾政 ﹞为人端方正直,祖父钟爱,原要他从科甲出身,不料 代善 临终遗本一上,皇上怜念先臣,即叫长子袭了官……又将这 政老爷 赐了个额外主事职衔,叫他入部习学。”
《國語辭典》:格外  拼音:gé wài
1.特别,超出普通范围之外。宋。侯寘〈风入松。少年心醉杜韦娘〉词:「少年心醉杜韦娘,曾格外疏狂。」《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况且老母在堂,尤应格外仔细才是。」
2.另外、额外。《南史。卷三一。列传。张裕》:「元徽初,东宫官罢,选曹拟舍人王俭为格外记室。」《镜花缘》第七八回:「题花道:『格外这两杯,可知敬你却是为何?』」
《國語辭典》:干禄(干祿)  拼音:gān lù
求取功名利禄。《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非为干禄,实信书中真有金粟。」
《漢語大詞典》:正官
(1).正式编制内的官员。对额外官及赠官等而言。新唐书·选举志下:“时 李嶠 为尚书,又置员外郎二千餘员,悉用势家亲戚,给俸禄,使釐务,至与正官争事相殴者。”
(2).犹长官。对副贰之官而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今番当得一邑正官,分毫不可妄取了。慎之!慎之!”
(3).星命家术语。谓官煞之两干相配合者,如甲遇辛是。甲若遇庚,则官煞两干不相配合,谓之偏官。红楼梦第八六回:“甲申年正月丙寅,这四个字内有伤官败财。唯申字内有正官禄马,这就是家里养不住的,也不见什么好。”
《國語辭典》:肥瘦  拼音:féi shòu
1.形体的胖瘦。《南史。卷一六。王玄谟传》:「孝武狎侮群臣,各有称目,多须者谓之羊,短长肥瘦皆有比拟。」
2.土地肥沃或贫瘠。
3.衣服的宽窄。
《漢語大詞典》:虚额(虚額)
(1).限额外的数目。宋史·食货志上二:“先是, 刚中 奏:‘本司旧贮备边岁入钱引五百八十一万五千道,如拨供岁计,即可对减增添,宽省民力。’詔 李璆 、 符行中 参酌减放。於是减 四川 科敷虚额钱岁二百八十五万緡。”宋史·食货志下五:“ 昌州 岁收虚额盐万八千五百餘斤。”
(2).空设的名额。 清 王韬 《平贼议》:“毋使以虚额冒粮。”
《漢語大詞典》:斛面
官吏收赋粮时的一种额外聚敛。 宋 叶适 《彭子复墓志铭》:“输租得自概量,无斛面,吏之一切聚歛,略皆不用。”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行公田:“每乡创官庄一所,每租一石,明减二斗,不许多收斛面。”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元年:“州县无以供,则豪夺於民,於是取之斛面,折变、科敷、抑配、赃罚,而民困极矣。”
《國語辭典》:小钱(小錢)  拼音:xiǎo qián
1.旧时指重量或质量较制钱小的铜钱。
2.数目不大的金钱。如:「连这点小钱也要斤斤计较,真是小气!」
《漢語大詞典》:横费(横費)
浪费;额外用度。《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臣 畅 知大贷不可再得,自誓束身约妻子,不敢復出入失绳墨,不敢復有所横费。” 宋 范仲淹 《与尹师鲁书》:“请见钱者,犹煎熬不足,盖日给外,月月有横费处,家家如之。”
《國語辭典》:肥水  拼音:féi shuǐ
1.好处、利益。如:「他做这些事情,目的是想得到一点肥水而已。」
2.河川名。发源于安徽省合肥县西南,北流至寿县,注入淮水。也称为「肥河」、「淝水」。
《國語辭典》:小费(小費)  拼音:xiǎo fèi
在正额以外加给的赏钱。如:「投宿大饭店,少不了要给些小费,谢谢服务员的辛劳。」
《漢語大詞典》:横恩
额外的恩赏。新唐书·尉迟敬德传:“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脩飭,悔可及乎!”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邦昌 在古法当族诛,今贷与之生足矣,乃加横恩如此,不知朝廷何以待伏节死事之家?”
分類:额外恩赏
《漢語大詞典》:横赋(横賦)
(1).额外的赋税。新唐书·李珏传:“﹝ 珏 ﹞迁 河阳 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餘万。”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州无水患,而民无横赋。” 清 顾炎武 《文林郎贵州道监察御史王君墓志铭》:“君虽处閒职,而时在上前陈中外大计,其详不得闻,大抵以去横赋、戢悍卒、固民心为急。”
(2).指强征赋税。 宋 秦观 《财用下》:“横赋彊市取之於百姓,非治财之善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郡邑多横赋於民,大为东南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