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2,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禁佅
亡国之声
亡国之音
朱弦玉磬
诗肠鼓吹
适音
桑间之音
靡靡之音
礼乐
丝竹
德音
哀乐
钧天
乐府
遗风
《漢語大詞典》:禁佅
指古代少数民族的音乐。 宋 王铚 《王公四六话》:“如 夏英公 《辞奉使表》略云:‘顷岁先人没于行陈,春初母氏始弃孤遗。义不戴天,难下单于之拜;哀深《陟岵》,忍闻禁佅之音?’不拜单于用 郑众 事,而《公羊》谓夷乐曰禁佅。”参见“ 僸佅 ”、“ 僸佅兜离 ”。
《漢語大詞典》:亡国之声(亡國之聲)
指淫靡的音乐。韩非子·十过:“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此 师延 之所作,与 紂 为靡靡之乐也。及 武王 伐 紂 , 师延 东走,至於 濮水 而自投,故闻此声者必於 濮水 之上。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不可遂。”《孔子家语·辨乐解》:“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於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参见“ 亡国之音 ”。
分類:淫靡音乐
《國語辭典》:亡国之音(亡國之音)  拼音:wáng guó zhī yīn
1.国家将灭亡时充满愁苦哀思的音乐。《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聊斋志异。卷二。林四娘》:「再强之,乃俯首击节,唱伊、凉之调,其声哀婉。歌已泣下。公亦为酸恻,抱而慰之曰:『卿勿为亡国之音,使人悒悒。』」
2.淫靡的音乐。《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上。张蕴古传》:「勿内荒于色,勿外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
《國語辭典》:亡国之音(亡國之音)  拼音:wáng guó zhī yīn
1.国家将灭亡时充满愁苦哀思的音乐。《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聊斋志异。卷二。林四娘》:「再强之,乃俯首击节,唱伊、凉之调,其声哀婉。歌已泣下。公亦为酸恻,抱而慰之曰:『卿勿为亡国之音,使人悒悒。』」
2.淫靡的音乐。《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上。张蕴古传》:「勿内荒于色,勿外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
《国语辞典》:朱弦玉磬  拼音:zhū xián yù qìng
比喻优美的音乐。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少尹赠答兼命继之〉诗:「两首新诗百字馀,朱弦玉磬韵难如。」
《國語辭典》:诗肠鼓吹(詩腸鼓吹)  拼音:shī cháng gǔ chuì
听见黄鹂的叫声,可以清净俗耳,引发诗情。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漢語大詞典》:适音(適音)
指中和适合的音乐。吕氏春秋·适音:“何谓适?衷音之适也……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矣。”篇题一作“和乐”。
《國語辭典》:桑间之音(桑間之音)  拼音:sāng jiān zhī yīn
桑间,古代卫地名,为淫风流行的地方。桑间之音比喻靡靡亡国之音。参见「濮上之音」条。「间」文献异文作「閒」。《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分類:淫靡音乐
《國語辭典》:桑间濮上(桑間濮上)  拼音:sāng jiān pú shàng
桑间、濮上,古代卫地名,为当时青年男女幽会、唱情歌的地方。语出《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后指淫风流行的地方。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谈薮》:「二诗美则美矣,未免桑间濮上之音尔。」也作「濮上桑间」。
《國語辭典》:靡靡之音  拼音:mǐ mǐ zhī yīn
靡靡,颓废淫荡。靡靡之音是指商纣时颓废淫荡、使人沉溺享乐而忽略国事,进而导致亡国之乐曲。见《韩非子。十过》。《聊斋志异。卷四。罗刹海市》:「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后指令人颓废、丧志的音乐。如:「常听靡靡之音,会让人放纵或意志消沉。」也作「糜糜之音」、「靡靡之乐」。
《國語辭典》:礼乐(禮樂)  拼音:lǐ yuè
礼与乐。礼乃行为道德的规范,而乐能调和性情、移风易俗,二者皆可用以教化人民,治理国家。《礼记。礼器》:「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脩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梁书。卷三五。列传。萧子恪》:「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教,致治所成。」
《國語辭典》:丝竹(絲竹)  拼音:sī zhú
琴瑟与箫管等。泛指乐器。《汉书。卷六四上。徐乐传》:「金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國語辭典》:德音  拼音:dé yīn
1.美言、善言。《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陛下发德音,下明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曾是莠言,有亏德音,岂非溺者之妄笑,胥靡之狂歌欤。」
2.好名声。《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3.来信。如:「倾奉德音」。
《國語辭典》:哀乐(哀樂)  拼音:āi lè
悲伤与欢乐。《左传。庄公二十年》:「哀乐失时,殃咎必至。」《汉书。卷三○。艺文志》:「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分類:悲哀快乐
《國語辭典》:钧天(鈞天)  拼音:jūn tiān
九天之一,指天的中央。语出《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中央曰钧天,其星亢氐。」后亦泛指天空。《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國語辭典》:乐府(樂府)  拼音:yuè fǔ
1.职官名。汉武帝置,为掌管音乐的机关,职掌制定乐谱,采集民间诗歌以入乐,并负责训练乐工。
2.汉代乐府所采集保存的民间诗歌称为「乐府」。后泛称凡配乐的诗歌词曲,以及文人模仿乐府的作品为「乐府」。
《國語辭典》:遗风(遺風)  拼音:yí fēng
1.前代遗留的风气或前人遗留的风范。《史记。卷四。周本纪》:「宣王即位,二相辅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红楼梦》第三回:「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
2.良驹、千里马。《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乘遗风,射游骐。」颜师古注引张揖曰:「遗风,千里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