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青昊
青天。 明 徐渭 《丙辰八月十七日观潮》诗:“白日午未倾,野火烧青昊。”
分類:青天
《漢語大詞典》:青虚
青天。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我则见雨迷了山岫,云锁了青虚。”
分類:青天
《漢語大詞典》:碧旻
青天。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凿通浩渺,擘断嶙峋,然后惣注沧海,争磨碧旻。”
分類:青天
《漢語大詞典》:青廓
指青天。 唐 李贺 《洛姝真珠》:“ 真珠 小娘下青廓, 洛苑 香风飞绰绰。” 王琦 汇解:“青廓,犹言青天,谓青而廖廓之处。”一本作“ 青郭 ”。
分類:青天汇解
《漢語大詞典》:青暝
青天。 明 沈受先《三元记·格天》:“文曲已看归下界,吾儕仍復上青暝。”
分類:青天
《國語辭典》:青冥  拼音:qīng míng
1.青天、苍天。唐。李白〈长相思〉诗:「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宋。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词:「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2.三国吴孙权的宝剑。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國語辭典》:碧落  拼音:bì luò
道家认为东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布,故称为「碧落」。后用以指天空。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清。纳兰性德〈沁园春。瞬息浮生〉词:「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漢語大詞典》:碧落碑
唐 碑。在今 山西省 新绛县 龙兴宫 。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絳州 《碧落碑》文乃 高祖 子 韩王 元嘉 四男为先妃所製, 陈惟玉 书。今不知者皆妄有指説。” 宋 欧阳修 《六一题跋·唐龙兴宫碧落碑》:“有《碧落碑》,在 絳州 龙兴宫 ,宫有碧落尊像,篆文刻其背,故世传为《碧落碑》。据 李璿之 以为 陈惟玉 书, 李汉 以为 黄公譔 书,未知孰是。”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说分:“《碧落碑》笔法亦奇,不独託体之古, 阳冰 ( 李阳冰 )见之,寝卧数日不去,则过 阳冰 远矣。”亦省作“ 碧落 ”。 唐 司空图 《书屏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可以视《碧落》矣。”
分類:山西
《國語辭典》:碧霄  拼音:bì xiāo
青天。唐。林杰 乞巧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宋。苏轼〈虚飘飘〉诗:「露凝残点见红日,星曳馀光横碧霄。」
分類:青天
《國語辭典》:碧汉(碧漢)  拼音:bì hàn
碧天、河汉的合称。指天空。南朝陈。江总 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诗:「起楼侵碧汉,初日照红妆。」唐。徐夤 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分類:青天天河
《漢語大詞典》:四天
(1).四方的天空。 唐 沈佺期 《从幸香山寺应制》诗:“岭上楼臺千地起,城中鐘鼓四天闻。” 唐 徐凝 《八月灯夕寄游越施秀才》诗:“四天净色寒如水,八月清辉冷似霜。” 宋 柳永 《少年游》词:“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2).即四禅天。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俱处三界,独与神游;包括四天,卷舒万劫。”《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突厥寺碑》:“六合之内,存乎方册;四天之下,闻诸象教。” 唐 王维 《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开敷次第,连九冬之月;种类若干,多四天所雨。”参见“ 四禪天 ”。
(3).道教以东方九气青天、南方三气丹天、西方七气素天、北方五气玄天为四天。参阅云笈七籤卷二一。
《漢語大詞典》:四禅天(四禪天)
佛教有三界诸天之说。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色界诸天又分为四禅:初禅为大梵天之类;二禅为光音天之类;三禅为遍净天之类;四禅为色究竟天之类。色究竟天为色界的极处。参阅法苑珠林卷五。
《漢語大詞典》:云碧(雲碧)
(1).白云青天。 唐 温庭筠 《题西明寺僧院》诗:“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 宋 王质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词:“气佳哉、烟紫 石头城 ,云碧 雨花臺 。”
(2).青绿色。 宋 苏轼 《四时词》之二:“玉腕半揎云碧袖,楼前知有断肠人。” 宋 史达祖 《金盏子》词:“相思梦、空阑一林月。深深柳枝巷陌,难重遇、弓弯两袖云碧。”
(3).道家语。指炮制方药时所用的水。
《漢語大詞典》:入冥
(1).犹言上青天。冥,青冥。 汉 严忌 《哀时命》:“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
(2).旧时迷信说法,谓人死后进入阴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适 毛 家小郎子,病阉,十八岁而不能人。因悒悒不畅,賫恨入冥。”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有人说,他是生人走阴,就是原是人,梦中却入冥去当差的,所以很有些人情。”
《漢語大詞典》:披云雾(披雲霧)
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比喻人的神情清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卫伯玉 为尚书令,见 乐广 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覩青天。’” 清 王夫之 宋论·太祖:“俾其耳目心思之牖,如披云雾而见青霄者,谁为为之邪?”亦省作“ 披雾 ”。南史·孔休源传:“不期忽覯清颜,顿祛鄙吝,观天披雾,验之今日。” 宋 李纲 《辞免领开封府事表》:“去魑魅之域而已幸於赐环,簉云龙之廷而方期於披雾。”
《漢語大詞典》:轩天(軒天)
(1).古代解释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体北高南低,若车之轩。 唐 李淳风 乙巳占·天象:“论天体象者,凡有八家:一曰浑天,即今所载 张衡 《灵宪》是也……四曰轩天, 姚信 所説。”
(2).高达青天。 明 瞿士达 《重修于公祠记》:“乃知上帝之所顾怀,不在磊磊轩天之奇,而在循循务民之事。”
《漢語大詞典》:青玄
(1).苍玄,青天。《汉书·礼乐志》:“忽乘青玄,熙事备成。” 颜师古 注:“言还神礼毕,忽登青天而去。”
(2).见“ 青玄帝 ”。
分類:青天
《漢語大詞典》:青玄帝
即 青玄九阳上帝 。《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大慈仁者,救苦 青玄帝 :狮座浮空,妙化成神力。”亦省称“ 青玄 ”。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