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皋夔侣
 
皋陶夔契

相关人物
 
 
皋陶


《尚书》卷三〈虞书·舜典〉~38~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俞,往哉!汝谐。」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慄,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帝曰:「龙,朕?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典故
相关人物
皋陶


《尚书》卷三〈虞书·舜典〉~44~
「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旧题汉·孔安国传:「士,理官也。」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本纪〉~43~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皋陶作士,正平天下罪恶也。」

例句

皇皇轩辕君,赞赞皋陶谟。 储光羲 观范阳递俘

既非皋陶吏,空食沉狱魂。 孟郊 峡哀

典故
相关人物
陶潜


《昭明文选》卷三十〈诗己·杂诗下·咏贫士诗〉~39~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虚中灭,何时见馀辉。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典故
馆陶恩

相关人物
刘庄(东汉明帝)
 
红夫(馆陶公主)


《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附《皇女》
皇女红夫,十五年封馆陶公主,适驸马都尉韩光。

例句

早加于氏对,偏占馆陶恩。 窦常 凉国惠康公主挽歌

典故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初,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馀矣,近幸董偃。始偃与母以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为人温柔爱人,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号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子也,与偃善,谓偃曰:「足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欲安处乎?」偃惧曰:「忧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顾城庙远无宿宫,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计出于足下也,则安枕而卧,长无惨怛之忧。久之不然,上且请之,于足下何如?」偃顿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奏书献之。上大说,更名窦太主园为长门宫。主大喜,使偃以黄金百斤为爰叔寿。

例句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

典故  
五柳陶
 
五株柳
 
五杨柳
 
元亮柳
 
先生柳
 
柳暗陶门公
 
柳觅先生
 
柳飞彭泽雪
 
归来柳
 
渊明柳
 
筑室种柳
 
门前五柳
  
陶宅五株
  
陶庐树
 
陶潜柳
 
陶凿五柳
 
陶门
 
靖节门柳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2286~
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简释

五株柳:喻指隐者。唐李白《嘲王厉阳不肯饮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例句

高柳三五株,可以独逍遥。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刘得仁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 刘慎虚 浔阳陶氏别业

陶庐树可爱,潘宅雨新晴。 刘禹锡 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前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刘长卿 使次安陆寄友人

独愁看五柳,无事掩双扉。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孤蓬向何处,五柳不开门。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

群公谁让位,五柳独知贫。 刘长卿 赠秦系徵君

五柳闭门高士去,三苗按节远人归。 刘长卿 送柳使君赴袁州

惟有陶潜柳,萧条对掩扉。 刘长卿 送金昌宋归钱塘

解印孤琴在,移家五柳成。 刘长卿 过前安宜张明府郊居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司空图 杨柳枝二首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

五柳终期隐,双鸥自可亲。 司空曙 逢江客问南中故人因以诗寄

五柳茅茨楚国贤,桔槔蔬圃水涓涓。 司空曙 过卢秦卿旧居

到县余花在,过门五柳闲。 周贺 送张堙之睦州

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岑参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聚晓鸦。 崔峒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慕幽

桑柘骈阗数亩间,门前五柳正堪攀。 朱庆余 归故园

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 李商隐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依然五柳在,况值百花残。 李商隐 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李白 戏赠郑溧阳

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 李白 留别龚处士

宅近青山同谢朓,门垂碧柳似陶潜。 李白 题东溪公幽居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 李端 折杨柳

何当五柳下,酌醴吟庭筠。 李群玉 同张明府游溇水亭

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选

妻子欢同五株柳,云山老对一床书。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三四株松匝草亭,便成彭泽柳为名。 李频 奉和郑薰相公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 李频 避暑

旧业传一经,新官栽五柳。 权德舆 送韦十二丈赴襄城令三韵

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 汪遵 彭泽

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汪遵 隋柳

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 王维 偶然作六首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王维 田园乐七首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王维 老将行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五株蒙远赐,应使号先生。 皇甫冉 谢韦大夫柳栽

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 皇甫冉 闲居作

五柳转扶疏,千峰恣来往。 皇甫冉 题高云客舍

仕应同五柳,归莫舍三茅。 皮日休 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

几变陶家柳,空传魏阙书。 窦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

县依陶令想嫌迂,营伴将军即大粗。 薛能 柳枝四首之三

结阴既得地,何谢陶家时。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柳浪

溪柳绕门彭泽令,野花连洞武陵人。 许浑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祗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 贯休 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何逊兰休握,陶潜柳正垂。 郑谷 送水部张郎中彦回宰洛阳

五株衰柳下,三径小园深。 钱起 秋园晚沐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雍陶 和孙明府怀旧山

落照渊明柳,春风叔夜弦。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劝君不得学渊明,且策驴车辞五柳。 韩翃 送别郑明府

典故
弘景
 
陶仙
 
陶景
 
陶隐居

相关人物
陶弘景

参考典故
山中宰相


《梁书》卷五十一〈处士列传·陶弘景〉~742~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侍其旁。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仙人。

简释

陶隐居:喻雅逸情趣。唐高适《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今日逢明圣,吾为陶隐居。”


例句

陶仙谩学长生术,暑往寒来更寂寥。 张又新 青嶂山

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戴叔伦 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 韩偓 格卑

今日逢明圣,吾为陶隐居。 高适 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

典故 
虎溪僧
 
三笑
 
勿过虎溪
 
虎溪相送
 
虎溪远
 
过虎溪
 
远公不出
 
长隔虎溪

相关人物
陶潜
 
僧慧远


《莲社高贤传·百二十三人传》
时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过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因相与大笑。
《庐山记》卷一〈叙山北〉
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焉。时陶元亮居栗山,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盖起此。

简释

虎溪相送:咏僧人。明吴廷翰《怀白云寺僧》:“几度南山不得归,虎溪相送迹应稀。”


例句

自喜他年接巾舄,沧浪地近虎溪头。 刘沧 与重幽上人话旧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孟浩然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

非因送小朗,不到虎溪边。 崔涂 东林愿禅师院

更寻同社侣,应得虎溪边。 崔涂 送僧归江东

游吴累夏讲,还与虎溪同。 张蠙 赠可伦上人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李白 别东林寺僧

凤驾忆王子,虎溪怀远公。 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

禅床久卧虎溪水,兰若初开凤城里。 韩翃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典故 
山中陶弘景
 
华阳处士
 
华阳计
 
陶山相

相关人物
陶弘景

参考典故
陶隐居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列传下·陶弘景〉~897~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列传下·陶弘景〉~899~
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每得其书,烧香虔受。帝使造年历,至己巳岁而加朱点,实太清三年也。帝手敕招之,锡以鹿皮巾。后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简释

山中宰相:指处士议政。唐徐寅《岚似屏风》:“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例句

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徐夤 岚似屏风

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 郑谷 蔡处士

典故
瘗鹤立碑
 
华阳真逸铭

相关人物
陶弘景


《欧阳修全集·集古录跋尾》卷十〈瘗鹤铭〉
右《瘗鹤铭》,题云华阳真逸,撰刻于焦山之足,常为江水所没,好事者伺水落时,模而传之。……华阳真逸是顾况道号,今不敢遂以为况者,碑无年月,不知何时,疑前后有人同斯号者也。
典故
桓公甓
  
运甓公
 
运甓翁
  
陶侃甓
 
陶公运甓

相关人物
陶侃


《裴子语林》~3~
陶太尉既作广州,优游无事。常朝自运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之,陶曰:『吾方致力中原,恐为尔优游,不复堪事。』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列传〉~773~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简释

运甓:喻指因立志建功立业而勤勉自励。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

运甓翁:喻不安悠闲、奋发向上之人。宋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谁令运甓翁,见谓牧猪奴。”

典故
相关人物
陶潜


《陶渊明集》卷二《归田园居五首》其一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例句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 刘沧 留别山中友人

典故
相关人物
陶侃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
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

简释

剪髻:喻贤母教子有方,或喻诚心待客。宋黄庭坚《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二首》之一:“剪舍宾筵盛,齐眉妇礼闲。”


例句

自陈剪髻鬟,鬻市充杯酒。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

典故
渊明赋闲情
 
閒情赋

相关人物
陶潜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十一〈陶潜·闲情赋〉~2096~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典故  
彭泽令
 
彭泽宰
    
陶元亮
   
陶彭泽
  
陶潜
 
陶靖节
  
相关人物
陶潜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
宋征士陶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昭明文选》卷五十七〈诔下哀上·诔下·陶徵士诔〉
有晋徵士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徵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寻阳县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谥典,无愆前志,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征士。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义熙末,徵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例句

悬冠谢陶令,褫佩怀疏傅。 元晦 越亭二十韵

此尊可常满,谁是陶渊明。 元结 窊尊诗

野寺僧房远,陶潜引客来。 刘商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题晃师壁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刘商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刘禹锡 答乐天戏赠

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 刘禹锡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 孟浩然 秋登张明府海亭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孟浩然 赠王九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孟郊 隐士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崔峒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崔峒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张乔 七松亭

更欲栖踪近彭泽,香炉峰下结茅庐。 张蠙 赠江都郑明府

邑宰陶元亮,山家郑子真。 张谓 夜同宴用人字

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 戴叔伦 永康孙明府颋秩满将归枉路访别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李嘉祐 自常州远江阳途中作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 李嘉祐 送崔侍御入朝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李白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李白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之一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李白 赠闾丘宿松

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李端 冬夜集张尹后阁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李端 和张尹忆东篱菊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李端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李端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阮籍供琴韵,陶潜馀秫田。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 李端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

谢客才为别,陶公已见思。 李端 赠岐山姜明府

板桥寻谢客,古邑事陶公。 李端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惠远纵相寻,陶潜祗独酌。 李端 长安书事寄薛戴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李群玉 雨夜呈长官

阮公惟饮酒,陶令肯羞贫。 李颀 送乔琳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 李频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杜甫 石柜阁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杜甫 遣兴五首之三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武元武 秋怀奉寄朱补阙

路通元亮宅,门对子云居。 牟融 题朱庆余闲居四首

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王绩 赠学仙者

莱子多嘉庆,陶公得此生。 皇甫冉 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虽在风尘裹,陶潜身自闲。 皇甫冉 送朱逸人

素高陶靖节,今重楚先贤。 皎然 哭吴县房耸明府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皮日休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心许陶家醉,诗逢谢客呈。 卢纶 春日过李侍御

二职亚陶公,归程与梦同。 卢纶 送元赞府重任龙门县

谢守通诗宴,陶公许醉过。 卢纶 送宁国夏侯丞

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 卢纶 送陈明府赴萍县

荷衣半破带莓苔,笑向陶潜酒瓮开。 秦系 山中赠诸暨丹丘明府

陶家岂是无诗酒,公退堪惊日已曛。 章碣 夏日湖上即事寄晋陵萧明府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罗隐 登高咏菊尽

恭侯有遗躅,何事学泉明。 耿湋 奉和元丞秋忆终南旧居

且共衔杯酒,陶潜不得归。 耿湋 立春日宴高陵任明府宅

陶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绿绕厅。 薛能 折杨柳十首之九

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定中宴会之什

更恋陶彭泽,无心议去官。 许浑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

唯闻陶靖节,多在醉乡游。 许浑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饱食鲙鱼榜归楫,待君琴酒醉陶公。 许浑 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

却笑陶元亮,何须忆醉眠。 贾岛 送南康姚明府

何须觅陶令,乘醉自横琴。 赵嘏 经无锡县醉后吟

若教靖节先生见,不肯更吟归去来。 赵嘏 赠桐乡丞

五柳逢秋影渐微,陶潜恋酒不知归。 赵嘏 赠王明府

靖节何须彭泽逢,菊洲松岛水悠溶。 赵嘏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陶潜虽理邑,崔烈徒台衡。 邵谒 送徐群宰望江

朝来相忆访蓬荜,只谓渊明犹卧疾。 钱起 哭曹钧

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 钱起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之一

渊明遗爱处,山芥绿芳初。 钱起 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

稚子只思陶令至,文君不厌马卿贫。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钱起 送马明府赴江陵

渊明醉乘兴,闲门秪掩扉。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宁学陶潜空嗜酒,颓龄舍此事东菑。 钱起 锄药咏

稍觉渊明归思远,东皋月出片云还。 钱起 题张蓝田讼堂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

靖节高风不可攀,此巾犹坠冻醪间。 陆龟蒙 漉酒巾

渊明不待公田熟,乘兴先秋解印归。我为馀粮春未去,到头谁是复谁非。 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之十七

我醉卿可还,陶然似元亮。 陆龟蒙 记事

往往枕眠时,自疑陶靖节。 陆龟蒙 酒床

陶令多真意,相思一解颜。 灵一 酬陈明府舟中见赠

陶潜岂是铜符吏,田凤终为锦帐郎。 韦庄 九江逢卢员外

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韦庄 江边吟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 韩翃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韩翃 送客归江州

莫起陶潜折腰叹,才高位下始称贤。 黄滔 赠郑明府

闲行闲坐藉莎烟,此贤堪思二古贤。陶靖节古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 齐己 塘上闲作

秾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齐己 折杨柳词四首之三

《國語辭典》:皋陶  拼音:gāo yáo
人名。传说为舜的臣子,参见「咎繇」条。宋。苏轼〈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國語辭典》:孤云(孤雲)  拼音:gū yún
比喻贫士。晋。陶渊明〈咏贫士〉诗七首之一:「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漢語大詞典》:馆陶园(館陶園)
汉武帝 姑、 汉文帝 女 馆陶公主 ,号 窦太主 。有园在 长门 ,称 长门园 ,世亦名“馆陶园”。见《汉书·东方朔传》。后泛指显贵之家的园林。 唐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猎逢 韩嫣 骑,树识 馆陶园 。”
《漢語大詞典》:五柳
见“ 五柳先生 ”。
《國語辭典》:五柳先生  拼音:wǔ liǔ xiān shēng
晋代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参见「陶潜」条。
《國語辭典》:五柳先生  拼音:wǔ liǔ xiān shēng
晋代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参见「陶潜」条。
《漢語大詞典》:陶令株
陶潜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 乃 陶潜 之自况,后世因以“陶令株”借指柳树。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满门 陶令 株,弥岸 韩侯 蔌。”
《漢語大詞典》:陶家柳
指柳树。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词:“ 王 家竹, 陶 家柳, 谢 家池。知君勋业未了,不是枕流时。莫向痴儿説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参见“ 陶柳 ”。
分類:柳树
《漢語大詞典》:陶柳
(1).指柳树。 晋 陶潜 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株柳树,自号 五柳先生 。后世因称柳为“陶柳”。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 陶 柳应惭弱, 潘 花只竞红。”
(2). 晋 代诗人 陶潜 和 唐 代文学家 柳宗元 的并称。 清 陶澍 《〈靖节先生集〉序》:“作诗须从 陶 柳 门中来乃佳。不如是,无以发萧散冲淡之趣,不免於局促尘埃,无由到古人佳处。”
《漢語大詞典》:虎溪
溪名。在 江西省 九江市 南 庐山 东林寺 前。相传 晋 慧远法师 居此,送客不过溪,过此,虎辄号鸣,故名 虎溪 。 唐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霜清 东林 鐘,水白 虎溪 月。” 唐 王维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诗:“暮持筇竹杖,相待 虎溪 头。”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 香炉 日照,秀色氤氲; 芙蓉 縹緲, 虎溪 旧约难寻, 莲社 从谁讨。”
《國語辭典》:山中宰相  拼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朝廷礼聘不出,武帝遇有国家大事,经常前往咨询请教,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典出《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后亦以山中宰相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为当世所用的人。《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中。邓考甫传》:「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昌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于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漢語大詞典》:运甓(運甓)
典出晋书·陶侃传:“ 侃 在州无事,輒朝运百甓於斋外,暮运於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后以“运甓”比喻刻苦自励。 宋 苏轼 《送公为游淮南》诗:“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镇日价操戈演阵,待学那 陶侃 运甓扰閒身。” 阳兆鲲 《辛亥生日感赋》:“运甓朝朝磨虎臂,枕戈夜夜数鸡声。”亦作“ 运百甓 ”。 清 翁诰 《题金亦陶运甓图》诗:“ 长沙 励志向中原,朝暮州斋运百甓。”
分類:刻苦自励
《漢語大詞典》:运百甓(運百甓)
见“ 运甓 ”。
《漢語大詞典》:运甓(運甓)
典出晋书·陶侃传:“ 侃 在州无事,輒朝运百甓於斋外,暮运於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后以“运甓”比喻刻苦自励。 宋 苏轼 《送公为游淮南》诗:“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镇日价操戈演阵,待学那 陶侃 运甓扰閒身。” 阳兆鲲 《辛亥生日感赋》:“运甓朝朝磨虎臂,枕戈夜夜数鸡声。”亦作“ 运百甓 ”。 清 翁诰 《题金亦陶运甓图》诗:“ 长沙 励志向中原,朝暮州斋运百甓。”
分類:刻苦自励
《漢語大詞典》:羁鸟(羈鳥)
犹笼鸟。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羈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宋 晁补之 《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之二:“羈鸟翔别林,归云抱孤巘。”
《漢語大詞典》:剪髻
指 唐 王珪 母鬻发宴宾之事。事见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宋 陈师道 《答张文潜》诗:“昔闻 杜氏 子,翦髻事尊客。” 任渊 注:“ 杜氏 子, 王珪 母也。”
分類:王圭宴宾
《漢語大詞典》:元亮
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 ,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宋 范成大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 元亮 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明 陈所闻 《驻马听·宿栖霞寺翠微庵》曲:“无缘捉尘对 支郎 ,空劳载酒来 元亮 。”
《國語辭典》:彭泽(彭澤)  拼音:péng zé
1.湖泊名。在江西省北部。即今鄱阳湖。简称为「彭泽」。
2.县名。参见「彭泽县」条。
《漢語大詞典》:泉明
指 晋 陶渊明 。 渊明 为 彭泽 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遂借指欲作归隐之计的县令。 唐 李白 《送韩侍御之广德》诗:“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 泉明 。” 王琦 注:“野客丛书:‘海録碎事谓 渊明 一字 泉明 , 李白 诗多用之。不知称 渊明 为 泉明 者,盖避 唐高祖 讳耳。犹 杨渊 之称 杨泉 ,非一字 泉明 也。’齐东野语:‘ 高祖 讳 渊 ,渊字尽改为泉。’”
《漢語大詞典》:渊明(淵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分類:深远明达
《漢語大詞典》:陶令
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俯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泽东 《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分類:陶潜彭泽
《漢語大詞典》:陶公
(1).指 晋 陶侃 。晋书·陶侃传:“尚书 梅陶 与亲人 曹识 书曰:‘ 陶公 机神明鉴似 魏武 ,忠顺勤劳似 孔明 , 陆抗 诸人不能及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陶公 性检厉,勤於事。” 唐 李商隐 《潭州》诗:“ 陶公 战舰空滩雨, 贾傅 承尘破庙风。”
(2).指 陶安公 。传说中的神仙。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 陶公 矍鑠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3).指 唐 陶沔 。 唐 开元 末, 陶沔 与 李白 、 孔巢父 、 韩準 、 裴政 、 张叔明 居 泰安府 徂徕山 下之 竹溪 ,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唐 李白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诗:“ 陶公 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臺像半月,迥向高城隅。” 王琦 题注:“山东通志: 半月臺 ,在旧 单县 城东北隅,相传 陶沔 所筑。”
(4).指 晋 陶潜 。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既传 苏子 之书,更汎 陶公 之酌。” 唐 李白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诗:“恭陪竹林宴,留醉与 陶公 。” 明 高启 《因病不饮》诗:“斯味 禹 所恶,摄生笑无功。从此便可止,赋诗继 陶公 。”按, 陶潜 有《止酒》诗。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陶公 以名臣之后,际易代之时,欲言难言,时时寄託,不独《咏荆軻》一章也。”
《漢語大詞典》:陶家
(1).谓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家,通“ 稼 ”。大戴礼记·五帝德:“﹝ 帝舜 ﹞ 蟜牛 之孙, 瞽叟 之子也,曰 重华 。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 王聘珍 解诂:“‘家’当为‘稼’。孟子曰:‘自耕稼陶渔。’”
(2).烧制陶器的人。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广州 陶家皆作土锅鑊,烧熟,以土油之,其洁浄则愈于铁器,尤宜煮药。”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凡陶家为缶属,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鉢盂,小者瓶罐。”
(3).指 晋 诗人 陶潜 。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词:“ 陶 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唐 薛能 《折杨柳》诗之九:“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 曲江亭 , 陶 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满遶厅。” 唐 皎然 《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夜凉喜无讼,霽色摇閒情。暑退不因雨, 陶 家风自清。”参见“ 陶叟 ”。
《漢語大詞典》:陶叟
指 晋 陶潜 。 明 高启 《初开北窗晚酌》诗:“幽怀悟澹泊,末事辞纷揉。更拟长夏眠,风期结 陶叟 。”
分類:陶潜
《國語辭典》:陶渊明(陶淵明)  拼音:táo yuān míng
人名。指晋朝文人陶潜。参见「陶潜」条。
《漢語大詞典》:靖节(靖節)
见“ 靖节徵士 ”。
《漢語大詞典》:靖节徵士(靖節徵士)
即 陶潜 。 东晋 大诗人。字 元亮 ,私谥 靖节徵士 。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询诸友好,宜諡曰 靖节徵士 。”亦称“ 靖节先生 ”。 唐 赵嘏 《赠桐乡丞》:“若教 靖节先生 见,不肯更吟《归去来》。”亦省作“ 靖节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献首祭告》:“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掛冠归,便做了 子陵 、 靖节 也来追。” 明 无名氏 《傍妆台·归隐》套曲:“功名未遂身先丧,总不如 靖节 归来 五柳庄 。”
《漢語大詞典》:靖节先生(靖節先生)
见“ 靖节徵士 ”。
《漢語大詞典》:靖节徵士(靖節徵士)
即 陶潜 。 东晋 大诗人。字 元亮 ,私谥 靖节徵士 。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询诸友好,宜諡曰 靖节徵士 。”亦称“ 靖节先生 ”。 唐 赵嘏 《赠桐乡丞》:“若教 靖节先生 见,不肯更吟《归去来》。”亦省作“ 靖节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献首祭告》:“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掛冠归,便做了 子陵 、 靖节 也来追。” 明 无名氏 《傍妆台·归隐》套曲:“功名未遂身先丧,总不如 靖节 归来 五柳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