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53,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阴何
垂阴
连阴
微阴
木阴
阴寒
新阴
藤阴
桑阴
林阴
阴成
凉阴
半阴
楼阴
阴火
《漢語大詞典》:阴何(陰何)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和 陈 诗人 阴铿 的并称。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熟知二 谢 将能事,颇学 阴 何 苦用心。” 唐 殷尧藩 《酬雍秀才》诗之二:“兴来聊赋咏,清婉逼 阴 何 。”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数文赋秋水瀑泉》词:“诗在 阴 何 侧畔,字居 罗 赵 前头。”
分類:诗人何逊
《國語辭典》:垂阴(垂陰)  拼音:chuí yīn
树荫的阴影。《文选。张衡。西京赋》:「吐葩飏荣,布叶垂阴。」《文选。潘岳。闲居赋》:「柳垂阴,车结轨。」
《國語辭典》:连阴(連陰)  拼音:lián yīn
1.连日天色阴沉。《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鲍宣》:「乃二月丙戌,白虹虷日,连阴不雨,此天有忧结未解,民有怨望未塞者也。」
2.连续的阴雨。南朝齐。谢朓〈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连阴盛农节,籉笠聚东菑。」唐。刘良。注:「连阴,久雨也。」《金瓶梅》第九七回:「他是你我仇人,又和他上门往来做甚么?六月连阴,想他好晴天儿!」
《漢語大詞典》:微阴(微陰)
(1).谓阴气初生。后汉书·和帝纪:“有司奏,以为夏至则微阴起,靡草死,可以决小事。” 李贤 注:“五月一阴爻生,可以言微阴。”《后汉书·鲁恭传》:“言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阴。” 李贤 注:“五月阴气始生,故曰微阴。”
(2).稀薄的阴云;轻微的阴凉。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宋 秦观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诗:“凉飈动爽籟,薄雨生微阴。” 谢无量 《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僻径缠藤蔓,微阴度涧瀍。”
《骈字类编》:木阴(木阴)
吕祖谦入越记十五里苦李桥溪碛颇清浅木阴扶苏 鲍照蒜山被始兴王命作元武藏木阴丹乌还养羞求孔平仲饮河亭诗见荷气下自陈传良次沈俭夫 花木韵诗日月之蔽亏木阴 幽显
《國語辭典》:阴寒(陰寒)  拼音:yīn hán
形容阴黯且寒冷。如:「北国的冬季,天气阴寒。」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宋。刘克庄 除夕诗:「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
分類:寒冷天阴
《漢語大詞典》:新阴(新陰)
春夏之交新生枝叶逐渐茂密而形成的树荫。 唐 崔护 《郡斋三月下旬作》诗:“偃仰捲芳褥,顾步爱新阴。” 唐 白居易 《首夏》诗:“春禽餘哢在,夏木新阴成。”
《骈字类编》:藤阴(藤阴)
唐 韩愈 感春三首 其一 藤阴已可庇,落蕊还漫漫。
《骈字类编》:桑阴(桑阴)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三十一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漢語大詞典》:林阴(林陰)
林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湖园:“百花酣而白昼眩,青苹动而林阴合。”
《骈字类编》:阴成(阴成)
唐 薛能 晚春 阴成杏叶才通日,雨著杨花已污尘。
《漢語大詞典》:凉阴(涼陰)
亦作“凉阴”。亦作“凉闇”。 阴凉之气。文选·王僧达〈祭颜光禄文〉:“凉阴掩轩,娥月寝耀。” 吕延济 注:“言凉阴之气掩蔽门轩也。”
亦作“凉阴”。亦作“凉闇”。 古代国君居丧之称。一说为居丧之所,即丧庐。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刘向 以为 殷 道既衰, 高宗 承敝而起,尽凉阴之哀。” 颜师古 注:“凉,信也;阴,默也。言居丧信默,三年不言也。凉读曰谅,一説,凉阴谓居丧之庐也。谓三年处於庐中不言。”《公羊传·文公九年》“则三年不忍当也” 汉 何休 注:“ 子张 曰:云, 高宗 凉闇三年不言。”
《漢語大詞典》:半阴(半陰)
(1).未全阴暗。 南朝 梁 沈约 《登玄畅楼》诗:“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 唐 孔德绍 《夜宿荒村》诗:“风度谷餘响,月斜山半阴。”
(2).谓天气多云。 唐 刘禹锡 《洛中早春赠乐天》诗:“漠漠復靄靄,半晴将半阴。”
《漢語大詞典》:楼阴(樓陰)
楼房的影子。 唐 杜甫 《遣怀》诗:“水浄楼阴直,山昏塞日斜。” 宋 范成大 《秦楼月》词之四:“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
分類:楼房影子
《國語辭典》:阴火(陰火)  拼音:yīn huǒ
中医上指肝肾的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