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独阳(獨陽)
有阳无阴。古人谓一切事物必须阴阳相济,独阳无阴,则事物难成或会发生弊病。《穀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范宁 注引 徐邈 曰:“古人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然则传所谓天,盖名其冲和之功,而神理所由也。” 杨士勋 疏:“阴能成物,阳能生物,天能养物,而总云生者,凡万物初生必须三气合、四时和,然后得生,不是独阳能生也。”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选举状》:“君者,阳也;臣者,阴也。独阳为旱,独阴为水。今陛下圣明在上……而羣臣之贤,不及於古,又不能尽心於国,与陛下同心,助陛下为理,有君无臣,是以久旱。”参见“ 独阴 ”。
《漢語大詞典》:独阴(獨陰)
只有阴而无阳。古人谓一切事物必须阴阳相济,独阴无阳,则事物不成或发生弊病。《穀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宋 苏轼 《苏氏易传·大有》:“夫两刚不能相用,而独阴不可以用阳,故必居至寡之地,以阴射阳,而后众予之。”《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下〉》“干薑附子汤主之”注:“表里无阳,内外俱阴,惟有昼日烦燥不得眠,一假阳証,则是独阴自治于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非相胜乃相离也。”参见“ 独阳 ”。
《漢語大詞典》:天士
通晓天文阴阳术数的人。 汉武帝 封方士 栾大 为天士将军。参阅《史记·封禅书》《汉书·李寻传》:“宜急博求幽隐,拔擢天士,任以大职。”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天士,知天道者也。”
《漢語大詞典》:散阳(散陽)
谓冬季阳气外散。古人以阴阳之说解释天气变化。认为冬季阳气应藏而不散,如阳气仍外散,就出现冬温现象。国语·周语下:“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国语·周语下:“於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 韦昭 注:“散阳,阳不藏,冬无冰、李梅实之类是也。”
《漢語大詞典》:缊豫(緼豫)
絪缊悦豫。谓天地间阴阳二气交融而和悦。《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天地》:“恭承禋祀,緼豫为纷。”
《漢語大詞典》:调疏(調疏)
亦作“ 调疎 ”。
(1).谓阴阳调和,鱼水和谐。指男女交欢。 唐 卢纶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之二:“一人女壻万人怜,一夜调疏抵百年。”一本作“稠疏”。
(2).凋零稀疏。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及朔风凛冽,寒云闇幕,万物调疎,禽鸟缩凓,层冰峨峨,飞雪飘舞。”
《漢語大詞典》:萌阳(萌陽)
新生的阳气。我国古代谓宇宙间有阴阳二气,阴主衰落,而阳主新生。《后汉书·章帝纪》:“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 晋 郭璞 《蚍蜉赋》:“感萌阳以潜出兮,知将雨而封穴。”
《国语辞典》:蒙雾露(蒙雾露)  拼音:méng wù lù
蒙,蒙受。雾露,指阴阳不和调之气。蒙雾露指人罹患疾病。宋。文天祥〈正气歌〉:「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漢語大詞典》:秘学(祕學)
古谓神秘之学问,如天文、算数、历法、阴阳、占候等。晋书·艺术传·陈训:“少好祕学,天文、算历、阴阳、占候无不毕综。”
《漢語大詞典》:阳吕(陽吕)
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六吕之间,亦有阴阳,其属于阳纪者,谓之“阳吕”。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自子至巳为阳律、阳吕,自午至亥为阴律、阴吕。凡阳律、阳吕皆下生,阴律、阴吕皆上生。”参见“ 阳纪 ”。
《漢語大詞典》:阳纪(陽紀)
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申、子、辰、巳、酉、丑者为“阳纪”。一说,自黄钟相生,至于中吕而中止,谓之“阳纪”。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纳音之法:申、子、辰、巳、酉、丑为阳纪,寅、午、戌、亥、卯、未为阴纪。”
《漢語大詞典》:乱气(亂氣)
(1).谓人体中逆乱之气。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强中乾。”《素问·四时刺逆论》:“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
(2).天地间阴阳之气错乱。 汉 王充 论衡·感类:“大雾三日,乱气矣,非天怒之变也。”
(3).淫乱之气。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越 地多妇人,男女同川,淫女为主,乱气所生,故圣人名之曰蜮。”
《國語辭典》:阴声(陰聲)  拼音:yīn shēng
1.古代乐律上属阴声之音,即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皆文之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2.声韵学上指无鼻音韵尾的韵母。参见「阴声韵」条。
《漢語大詞典》:隔阳(隔陽)
阴阳隔离。《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或利止脉不出者”集注引 林澜 曰:“格,拒格也。亦曰‘隔阳’,阴阳隔离也。”
分類:阴阳隔离
《漢語大詞典》:太昭
古代祭四时阴阳之神的坛。孔丛子·论书:“埋少牢於太昭,所以祭时也。”礼记·祭法作“泰昭”。
《漢語大詞典》:咢布
谓阴阳之气相交四散。汉书·律历志上:“故孳萌於子,纽牙於丑,引达於寅,冒茆於卯,振美於辰,已盛於巳,咢布於午。” 王先谦 补注:“ 周寿昌 曰:咢即遌。玉篇:遌同迕。遇也……《律书》:午者,阴阳交,故曰午。説文: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释名:午,仵也。阴气从下上,与阳相仵逆也。”
《漢語大詞典》:会气(會氣)
中医指人体内阴阳两气会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