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22,分21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二阳
巫阳
汾阳驾
汾阳忠义
山阳作(又作:山阳夜笛 ...)
峰阳木
峰阳琴
凤朝阳
洛阳花
扶阳
孙阳怜瘦骨
兔园留寒
咸阳镜
南阳卧(又作:南阳高卧 ...)
高阳傲(又作:高阳入谒 ...)
典故

《礼记注疏》卷十七〈月令〉~340~
季秋行夏令,败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竟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惰,师兴不居。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唐·孔颖达疏:「国多盗贼,边竟不宁,人灾,土地分裂,地灾。注极阴至之象。以十一月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阳在内伏于地下四阴在地上故云极阴为外也。」
典故 
飞魂招楚些

相关人物
宋玉
 
屈原


《楚辞补注》卷九〈招魂〉~97~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兮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归来兮恐自遗贼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归来兮不可以久些。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悬人以娭。投之深渊些。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归来归来。往恐危身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士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血拇。逐人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归来。恐自遗灾些。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视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典故
汾阳驾


《庄子》内篇·卷一上《逍遥游》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例句

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 杜甫 收京三首

典故
汾阳忠义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列传〉~3465~
德宗即位,诏还朝,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增实封通计二千户,给一千五百人粮,二百匹马草料,所领诸使副元帅并罢。诸子弟女婿拜官者十馀人。建中二年夏,子仪病甚,德宗令舒王谊传诏省问。及门,郭氏子弟迎拜于外,王不答拜;子仪卧不能兴,以手叩头谢恩而已。六月十四日薨,时年八十五,德宗闻之震悼,废朝五日,诏曰:「顷以春秋既高,疆埸多事,罢彼旌钺,宠在台衡。以公柱石四朝,藩翰万里,忠贞悬于日月,宠遇冠于人臣,尊其元老,加以崇号,期寿考之永,养勋贤之德。……旧令一品坟高丈八,而诏特加十尺。群臣以次赴宅吊哭。凶丧所须,并令官给。及葬,上御安福门临哭送之,百僚陪位陨泣,赐谥曰忠武,配飨代宗庙庭。」
典故
向子赋
 
向秀归来
 
吕安亡
 
山阳作
 
山阳夜笛
 
山阳宅
 
山阳怨笛
 
山阳恨
  
山阳闻笛
 
山阳旧侣
 
山阳赋
 
横笛一声
 
河里笛
 
为笛声怀旧
  
闻笛赋
 
落日闻笛
 
赋山阳
 
邻人吹笛
    
隔江笛
 
风悲笛
 
风笛怆四邻

相关人物
向秀
 
吕安
 
嵇康


《昭明文选》卷十六、三国魏·向子期(秀)《思旧赋·序》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也。清悟有远识,少为山涛所知,雅好老庄之学。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惠帝之世,郭象又述而广之,儒墨之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始,秀欲注,嵇康曰:「此书讵复须注,正是妨人作乐耳。」及成,示康曰:「殊复胜不?」又与康论养生,辞难往复,盖欲发康高致也。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康既被诛,秀应本郡计入洛。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秀乃自此役,作思旧赋云: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嵇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泉,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想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曰: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以北徂。济黄河以汎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悯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追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在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馀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伫驾言其将迈兮,故援翰以写心。后为散骑侍郎,转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在朝不任职,容而已。卒于位。二子:纯、悌。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哀伤〉~720~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以北徂。济黄河以汎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悯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追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在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馀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伫驾言其将迈兮,故援翰以写心。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南朝宋·颜延年(延之)《五君咏五首·向常侍》
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唐·刘良注:「〈山阳赋〉即〈思旧赋〉也。」

简释

山阳笛:喻悼念、怀念故友。唐司空曙《残老百哗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罕李端游慈思各赋一物》:“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


例句

旧时闻笛泪,今夜重沾衣。 司空曙 冬夜耿拾遗王秀才就宿因伤故人

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 司空曙 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赋一物

感事不关河里笛,伤心应倍雍门琴。 唐彦谦 春阴

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 孔绍安 伤顾学士

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宋之问 咏笛

薄暮停车更凄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方干 题故人废宅二首

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李峤

赋感邻人笛,诗留夫子墙。 李德裕 仆射相公偶话故集贤张学士厅写得德裕与仆射旧唱和诗其时和者五人惟仆射与德裕皆列高位凄然怀旧辄献此诗

不劳邻舍笛,吹起旧时悲。 李德裕 无题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 李端 慈恩寺怀旧

向秀初闻笛,钟期久罢琴。 李端 长安书事寄卢纶

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杜牧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

处处邻家笛,飘飘客子蓬。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牢落风悲笛,汍澜涕泣巾。 权德舆 哭刘四尚书

绝弦罢流水,闻笛同山阳。 权德舆 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

掩泪山阳宅,生涯此路穷。 武元衡 经严秘校维故宅

邻笛寒吹日落初,旧居今已别人居。 王驾 过故人居

尚书宅畔悲邻笛,廷尉门前叹雀罗。 白居易 闻乐感邻

邻笛哀声急,城砧朔气催。芙蓉已委绝,谁复可为媒。 皇甫冉 秋夜寄所思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窦牟 奉诚园闻笛

倚棹听邻笛,沾衣认酒垆。 罗隐 倚棹

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罗隐 经故友所居

月斜邻笛尽,车马出山阳。 耿湋 哭苗垂

莫向山阳过,邻人夜笛悲。 耿湋 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

何须更赋山阳笛,寒月沉西水向东。 许浑 同韦少尹伤故卫尉李少卿

一声邻笛残阳里,酹酒空堂泪满衣。 钱起 哭曹钧

独有山阳宅,平生永不谖。 钱起 经李蒙颍阳旧居

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却到山阳事事非,谷云溪鸟尚相依 韦庄 鄠杜旧居二首

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 韦庄 思归

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 韦庄 过樊川旧居

阮咸贫去田园尽,向秀归来父老稀。 韦庄 鄠杜旧居二首

典故
峰阳木
 
峄山干
 
峄山树


《尚书·夏书·禹贡》
「峄阳孤桐。」旧题汉·孔安国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例句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李咸用 水仙操

久擅龙门质,孤竦峄阳名。 杨师道 咏琴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王绩 古意六首

典故
峰阳琴


《尚书》卷六〈夏书·禹贡〉~82~
海、岱及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菏。汉·孔安国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典故
凤朝阳
 
凤集高冈


《毛诗正义》卷十七之四〈大雅·生民之什·卷阿〉~626~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尔士宇昄矣,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尔受命长矣,岪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颙颙卬卬,如圭入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起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歌不多,维以遂歌。汉·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
典故 
鄜廷第一次西京


《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二十二〈洛阳牡丹记·花品序第一〉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出越州,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红、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以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类,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为天下第一也。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他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典故
扶阳

相关人物
韦贤

参考典故
韦贤相汉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
「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

例句

记事还同楚倚相,传经远自汉扶阳。 权德舆 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

宾筵徵稷嗣,家法自扶阳。 权德舆 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

典故
叹息良马
  
困坂
 
困骥
 
困盐车
 
孙阳怜瘦骨
 
服盐车
  
泪尽太行
  
老盐车
 
负盐
 
重耳盐车
   
盐坂
  
盐车劳
 
盐车厄
 
盐车汗
 
盐车病骥
 
盐车绝足
 
盐车骖
  
盐阪

相关人物
汗明
 
伯乐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573~
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穷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为君高鸣屈于梁乎?」
《昭明文选》卷二十五〈诗丁·赠答三·答卢谌诗〉~70~
唐·李善注引《战国策》,楚客谓春申君曰:「昔骐骥驾盐车,上吴,迁延负辕而不能进,遭伯乐,仰而鸣之,知伯乐知己也。今仆屈厄日久,君独无意使仆为君长鸣乎?」

简释

盐车:喻指人才处于困境。唐李白《天马歌》:“盐车上峻阪,倒行逆施长日晚。”


例句

盐车淹素志,长坂入青云。 唐彦谦 留别四首

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 李咸用 投知

人疑游面市,马似困盐车。 李商隐 喜雪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李白 天马歌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 杜牧 骕骦骏

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 杜甫 李盐铁二首

蜷跼盐车万里蹄,忽逢良鉴始能嘶。 汪遵 吴坂

盐车今愿脱,千里为君行。 章孝标 省试骐骥长鸣

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困坂思回顾,迷邦辄问津。 贾岛 送令狐绹相公

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钱起 送沈仲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韩琮 咏马

典故
兔园留寒
 
兔园旧赏
 
兔苑宾
 
召邹生
 
延枚
 
延枚叟
   
梁园客
 
梁园密雪
 
梁园宾客
 
梁园赋
 
梁园赋雪
 
梁园霰
 
梁王会
 
梁王雪下
 
梁苑客
 
梁苑邹枚
  
相如逞才
 
赋雪
 
雪满梁园
 
雪销酒尽
 
高会梁园

相关人物
刘武(梁孝王)
 
司马相如
 
邹阳
 
枚乘


《西京杂记》卷二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主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雪赋〉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邹阳闻之,懑然心服。有怀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缛。燎薰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又续而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歌卒。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顾谓枚叔,起而为乱。

简释

延枚:指延集宾客。唐李商隐《忆雪》:“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授简:指奉命吟诗作赋。唐杜甫《又作此奉卫王》:“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梁苑客:指有才华的宾客。唐李白《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梁苑雪:咏文人赏雪赋诗之雅事。唐韦庄《代书寄马》:“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杏园花。”


例句

孙室临书幌,梁园泛酒杯。 令狐楚 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

有客怀兔园,吟诗绕城内。 曹邺 贺雪寄本府尚书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李白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李白 淮海对雪赠傅霭

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李白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

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李群玉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数曲独引一壶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杜甫 又作此奉卫王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之二

立马望东道,白云满梁园。 韦应物 送李十四山东游

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杏园花。 韦庄 代书寄马

八韵赋吟梁苑雪,六铢衣惹杏园风。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

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

莫恋兔园留看雪,已乘骢马合凌霜。 黄滔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

歌扬郢路谁同听,声洒梁园客共闻。 齐己 贺雪

典故
咸阳镜
 
方镜
  
照胆清
 
照胆镜
 
秦台镜
 
秦家镜
 
秦明镜
 
秦台破心胆
 
秦台镜
  
秦镜照胆
 
肝胆难隐
 
见胆明镜
 
镜照胆


《西京杂记》卷三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冑五脏历然无。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简释

秦镜:咏镜。唐刘长卿《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例句

诠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刘禹锡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怀赠答十韵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刘长卿 温汤客舍

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刘长卿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刘长卿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宝镜凌曙开,含虚净如水。独悬秦台上,万象清光里。 刘长卿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

一日辞秦镜,千秋别汉宫。 司空曙 故郭婉仪挽歌

妾有秦家镜,宝匣装珠玑。 乔知之 定情篇

借取秦宫台上镜,为时开照汉妖狐。 徐夤 咏怀

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应稹 谕宝二首

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 李白 商山四皓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肝胆诚难隐,妍媸信易穷。 李益 府试古镜

旧是秦时镜,今来古匣中。 李益 府试古镜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秦台破心胆,黥阵惊毛发。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 杜牧 送牛相出镇襄州

梁狱书因上,秦台镜欲临。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 卢纶 清如玉壶冰

一振声华入紫薇,三开秦镜照春闱。 蒯希逸 和主司王起

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钱起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典故
南阳卧
 
南阳高卧
 
卧南阳
  
葛龙卧
 
诸葛号龙
 
高卧南阳
 
龙如诸葛
 
相关人物
徐庶
 
诸葛亮(字孔明)

参考典故
躬耕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简释

南阳卧:指有才之士隐居家中。唐韩偓《寄隐者》:“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例句

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刘禹锡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早识卧龙应有分,不妨从此蹑丹梯。 刘禹锡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不用裁诗苦惆怅,风雷看起卧龙身。 吴融 和寄座主尚书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

高虎壮言知鬼伏,葛龙闲卧待时来。 李咸用 题陈将军别墅

蛙似公孙虽不守,龙如诸葛亦须休。 李山甫 蜀中寓怀

已悲泉下双琪树,又惜天边一卧龙。 李德裕 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李白 南都行

龙卧池犹在,莺迁谷尚存。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杜甫 阁夜

卧龙决起为时君,寂寞匡庐惟白云。 杨嗣复 题李处士山居

百丈悬泉旧卧龙,欲将肝胆佐时雍。 王仲舒 寄李十员外

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回章

龙卧人宁识,鹏抟鴳岂知。 卢纶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窦庠 醉中赠符载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薛能 游嘉州后溪

更怜归鸟去,宛到卧龙居。 钱起 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陈子昂 岘山怀古

孔明卧龙者,潜伏躬耕耨。忽遭玄德云,遂起鳞角斗。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雍陶 蜀中战后感事

无数烟霞色,空闻昔卧龙。 灵一 静林精舍

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韩偓 寄隐者

池馀骑马处,宅似卧龙边。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汉阳穷鸟客,梁甫卧龙才。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高阳傲
 
高阳入谒
  
高阳郦生
  
高阳酒徒揖龙准

相关人物
郦生(郦食其)


《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郦生〉~269~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简释

高阳酒徒:喻指狂放而好饮酒者。唐罗隐《曲江春感》:“高阳酒徒半雕落,终南山色空崔鬼。”


例句

短衣宁倦重修谒,谁识高阳旧酒徒。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六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李白 梁甫吟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杜牧 张好好诗

堪笑高阳病酒徒,幅巾潇洒在东吴。 皮日休 新秋即事三首之二

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罗隐 曲江春感

独恋郊扉已十春,高阳酒徒连此身。 韩翃 送别郑明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高适 田家春望

《漢語大詞典》:二阳(二陽)
(1).指《易》卦中二个阳爻,表示依次生发的两个阶段的阳气。 宋 王十朋 《知宗生日》诗:“天工未放二阳生,留得 尧 阶一荚蓂。”
(2).中医指十二经脉中的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见灵枢经·经脉《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王冰 注:“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
《漢語大詞典》:巫阳(巫陽)
(1).古代传说中的女巫。《楚辞·招魂》:“帝告 巫阳 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王逸 注:“女曰巫。 阳 ,其名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又詔 巫阳 反其魂,徐命之前问何冤。” 宋 苏轼 《澄迈驿通潮阁》诗:“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 巫阳 招我魂。” 古直 《感事》诗之二:“滚滚 珠江 水尽寃, 巫阳 不下復何言。”
(2).古神医名。参见“ 巫彭 ”。
(3). 巫山 的南面,指 巫峡 。 唐 白居易 《送萧处士游黔南》诗:“ 江 从 巴峡 初成字,猿过 巫 阳始断肠。” 宋 范成大 《假十二峰》诗:“ 巴 东 三峡 数 巫 阳,山入 西陵 更鬱苍。”
(4).即 巫山 。 宋 苏轼 《朝云》诗:“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 巫阳 云雨仙。” 明 无心子《金雀记·玩灯》:“俺只见荷花灯上浴鸳鸯,恰便似神女会 巫阳 。”《再生缘》第六九回:“鳬写可怜红更小, 襄王 何日到 巫阳 。”参见参见“巫山”。
《漢語大詞典》:巫彭
(1).传说中的神医名。山海经·海内西经:“ 开明 东有 巫彭 、 巫抵 、 巫阳 、 巫履 、 巫凡 、 巫相 ,夹 窫窳 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郭璞 注:“皆神医也。世本曰:‘ 巫彭 作医。’”
(2).泛指名医。吕氏春秋·勿躬:“ 巫彭 作医, 巫咸 作筮。” 宋 曾巩 《代书寄赵宏》诗:“岂期艰苦天所悯,晚节幸值 巫彭 妙。”
《國語辭典》:山阳笛(山陽笛)  拼音:shān yáng dí
晋向秀途经山阳旧庐,闻邻人吹笛,感音而叹,怀念亡友嵇康、吕安,遂作〈思旧赋〉以追思二人。见《晋书。卷四九。向秀传》。后以山阳笛表示伤悼、怀念旧友。北周。庾信〈伤王司徒褒〉诗:「唯有山阳笛,悽余思旧篇。」宋。张炎〈探芳信。坐清昼〉词:「旧情懒听山阳笛,目极空搔首。」
《漢語大詞典》:闻笛(聞笛)
魏 晋 之间, 向秀 与 嵇康 、 吕安 友善, 康 安 为 司马昭 所杀, 秀 经 嵇康 山阳 旧居,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后因以“闻笛”为悼念故人之词。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輟斤之慟,何独 庄周 ;闻笛而悲,寧惟 向秀 。” 宋 戴复古 《舟行往吊故人》诗:“倚篷思往事,闻笛为凄然。”
《漢語大詞典》:邻人笛(鄰人笛)
同“ 邻笛 ”。 明 陈子龙 《初秋出城南吊迩机之丧随游陆氏园亭春初予辈读书处也感赋》之二:“悲 嵇 乍听邻人笛,悼 惠 重过傲吏园。”
《漢語大詞典》:邻家笛(鄰家笛)
同“ 邻笛 ”。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诗:“处处邻家笛,飘飘客子蓬。” 清 黄景仁 《思旧篇》:“何日同张竹下琴,不堪更听邻家笛。”
《漢語大詞典》:邻笛(鄰笛)
亦作“隣篴”。 篴,同“ 笛 ”。 晋 向秀 《思旧赋》序:“余与 嵇康 、 吕安 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 嵇 志远而疏, 吕 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 ,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世即用“邻笛”作为伤逝怀旧的典实。 唐 孔绍安 《伤顾学士》诗:“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 清 方文 《沉景山墓上作》诗:“乍捧双珠今痛絶,况闻隣篴似 山阳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之悲。” 顾无咎 《三月十九日酒痴招饮》诗:“忍听邻笛伤前度,便对黄壚哭故人。”
分類:怀旧典实
《漢語大詞典》:洛阳花(洛陽花)
(1).牡丹的别称。因 唐 宋 时 洛阳 牡丹最盛,故称。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一:“远把 龙山 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2).即石竹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瞿麦:“石竹叶似地肤叶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叶而细窄,其茎纤细有节,高尺餘,梢间开花……俗呼为洛阳花。” 清 吴伟业 有《题画·洛阳花》诗。
《漢語大詞典》:嘶盐(嘶鹽)
语本 汉 贾谊 《吊屈原赋》:“驥垂两耳,服盐车兮。”谓骏马面对盐车悲鸣。喻贤才屈居贱役。 明 徐渭 《赋得风入四蹄轻》之四:“带烙成駢死,嘶盐了此生。 孙阳 何处是,泪尽 太行 程。”参见“ 盐车 ”。
《國語辭典》:盐车(鹽車)  拼音:yán chē
1.载盐的车。《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
2.比喻高才大贤受到屈抑,用非所长。《文选。贾谊。吊屈原文》:「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漢語大詞典》:汗血盐车(汗血鹽車)
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后以“汗血盐车”喻人才埋没受屈。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答之》词:“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参见“ 汗血马 ”。
分類:骏马车子
《國語辭典》:汗血马(汗血馬)  拼音:hàn xiě mǎ
1.汉时西域大宛国所出产的良种马。因其汗从肩膊流出,其色如血,故称为「汗血马」。西汉时李广利攻打大宛国,曾得此种马,贡献于汉武帝。也称为「汗马」。
2.千里马。宋。陆游〈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诗:「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漢語大詞典》:牵盐(牽鹽)
战国策·楚策四载: 汗明 向 春申君 讲述:有匹年老的骏马,“服盐车而上 大行 ”,结果是“蹄申膝折”,“白汗交流”,仍上不了山。 伯乐 见之,为它卸下车辕而哭,马亦“仰而鸣,声达于天。”后遂以“牵盐”喻怀才不遇。 唐 陆龟蒙 《记事》诗:“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唐 李咸用 《投知》诗:“嘶风重诉牵盐耻, 伯乐 何妨转眼看。”
《漢語大詞典》:驱盐车(驅鹽車)
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后以“驱盐车”喻任贱役。 清 顾炎武 《丈夫》诗:“矫首望 太行 ,努力驱盐车。” 王蘧常 注:“盐车,喻贤才之屈居贱役也。”
分類:贱役
《漢語大詞典》:骥伏盐车(驥伏鹽車)
典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 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驥於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於天,若出金石者,何也?欣见 伯乐 之知己也。”后以“驥伏盐车”谓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宋 黄庭坚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驥伏盐车不称情,轻车肥马凤凰城。”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辞亲赴任》:“争奈尘埋,未逢鑑识,譬之剑沉 丰 狱,驥伏盐车。”
《國語辭典》:盐车(鹽車)  拼音:yán chē
1.载盐的车。《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
2.比喻高才大贤受到屈抑,用非所长。《文选。贾谊。吊屈原文》:「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漢語大詞典》:盐辎(鹽輜)
盐车。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均为人所劳,何必陋盐輜。”
分類:盐车
《漢語大詞典》:授简(授簡)
给予简札。谓嘱人写作。语出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授简於 司马大夫 ,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明 杨慎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宠高 梁 授简,恩迈 汉 临雍。” 清 吴伟业 《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漢語大詞典》:末至客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迺置旨酒,命宾友,召 邹生 ,延 枚叟 。 相如 末至,居客之右。”后因以“末至客”为典实。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萄》:“昔年随 汉 使,今日寄 梁王 ……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梁苑雪
(1). 南朝 宋 谢惠连 为《雪赋》,曲尽描绘 梁苑 大雪景色,传为妙文。后用为赞美他人诗文的典故。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赋夸 梁苑 雪,歌起 鄴臺 风。”
(2).借喻白色的繁花。 清 王丹林 《寒食》诗:“香薺乱堆 梁苑 雪,緑榆小铸 沈郎 钱。”参见“ 梁苑 ”。
《漢語大詞典》:梁苑
(1). 西汉 梁孝王 所建的 东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东南。园林规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宫室相连属,供游赏驰猎。 梁孝王 在其中广纳宾客,当时名士 司马相如 、 枚乘 、 邹阳 等均为座上客。也称 兔园 。事见史记·梁孝王世家。 南朝 齐 王融 《奉辞镇西应教》诗:“霤庭参辩 奭 , 梁苑 豫才 邹 。” 唐 李白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迭》诗:“ 荆门 倒 屈 宋 , 梁苑 倾 邹枚 。若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宋 张元干 《天仙子》词:“少年油壁记寻芳, 梁苑 路。今何处。千树红云空梦去。”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怀故国,记览《梦华》;登 梁苑 而晤名贤,书携行秘。”
(2).代指 大梁 。今 河南省 开封市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一:“七月丁卯,入於 梁苑 。是时帝年三十有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生姓 侯 ,名 方域 ,表字 朝宗 , 中州 归德 人也。 夷门 谱谍, 梁苑 冠裳。”
《漢語大詞典》:照胆(照膽)
(1).相传 秦 咸阳宫 中有大方镜,能照见五脏病患。女子有邪心者,以此镜照之,可见胆张心动。见《南京杂记》卷三。后因以“照胆”为典,极言明镜可鉴。 北周 庾信 《镜赋》:“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宋 司马光 《留别东郡诸僚友》诗之三:“ 楚国 良金百鍊精,深藏求售价连城。岂徒 丰 狱吹毛利,兼有 秦 臺照胆明。” 明 刘基 《古镜词》:“百鍊青铜曾照胆,千年土蚀萍花黶。”
(2).剑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古今刀剑录:“ 武丁 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
《國語辭典》:秦镜(秦鏡)  拼音:qín jìng
传说秦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鉴别人心邪正。见《西京杂记》卷三。后用以指明镜,能分辨是非、善恶。唐。刘长卿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诗:「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唐。元稹〈谕宝〉二首之二:「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國語辭典》:卧龙(臥龍)  拼音:wò lóng
1.睡卧的龙。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比喻隐居而未显达的旷世奇才。《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漢語大詞典》:龙卧(龍卧)
喻高士隐居。 唐 卢纶 《奉和曹叔夏》:“龙卧人寧识,鹏摶鷃岂知?”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 武侯 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清 王士禛 《定军山诸葛公墓下作》诗:“知公抱遗憾,龙卧成千古。”
分類:高士隐居
《漢語大詞典》:高阳徒(高陽徒)
即 高阳 酒徒。 唐 杜牧 《张好好诗》:“尔来未几岁,散尽 高阳 徒。” 宋 范仲淹 《三醉石》诗:“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怜此 高阳 徒,如乐 华胥 域。” 清 孙枝蔚 《上巳日同于皇宾登见山楼》诗:“自笑 高阳 徒,醉中白髮新。”参见“高阳酒徒”。
分類:高阳酒徒
《國語辭典》:高阳酒徒(高陽酒徒)  拼音:gāo yáng jiǔ tú
汉代郦食其欲投效刘邦,被误以为儒生而遭拒,遂自称为「高阳酒徒」,始被刘邦所用。典出《史记。卷九七。郦生传》。后泛指好饮酒而放荡不羁的人。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也作「高阳公子」、「高阳狂客」。
《國語辭典》:高阳酒徒(高陽酒徒)  拼音:gāo yáng jiǔ tú
汉代郦食其欲投效刘邦,被误以为儒生而遭拒,遂自称为「高阳酒徒」,始被刘邦所用。典出《史记。卷九七。郦生传》。后泛指好饮酒而放荡不羁的人。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也作「高阳公子」、「高阳狂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