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屋瓦飞
 
振长平瓦
 
武安振瓦
 
武安瓦振
 
气振长平瓦
 
长平之瓦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2445~
秦伐韩,军于阙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閒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閒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閒,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今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鈇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閒。秦之閒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
据神亭而亡戟,临横江而弃马。崩于钜鹿之沙,碎于长平之瓦。

例句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李白 发白马

传闻武安将,气振长平瓦。 李白 赠常侍御

典故
长倩赠

相关人物
公孙弘
 
邹长倩


《西京杂记》卷五~086~
公孙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尚为贤良。国人邹长倩以其家贫,少自资致,乃解衣裳以衣之,释所著冠履以与之,又赠以刍一束,素丝一襚,扑满一枚,书题遗之曰:「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刍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刍一束。诗人所谓『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例句

孙弘期射策,长倩赠生刍。 郑孺华 赋得生刍一束

典故
乘驷马
 
乘驷马归
 
剑阁题词
 
司马题桥
 
含羞入剑关
 
登桥柱题
 
相如拥传
 
相如驷马归
 
赤车蜀道
 
赤车迎相如
 
车骑重归
 
长卿驷马
 
长桥题柱
 
关门驷马
      
驷马归
 
驷马炫乡关
 
驷马车
  
骋驺引
 
驱驷马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参考典故
相如返临邛


《艺文类聚》第六十三卷〈居处部三·门〉~29~
《华阳国志》曰:蜀城十里,有升迁桥,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
《太平御览》卷七十三〈地部三十八·桥〉~472~2~
晋·常璩《华阳国志》:「升迁桥在成都县北十里,即司马相如题桥柱曰:『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52~
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简释

题柱:喻指立志求取功名。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


例句

徒闻子敬遗琴在,不见相如驷马归。 戴叔伦 吊畅当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之一

相如已定题桥志,江上无由梦钓台。 杜牧 寄湘中友人

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之一

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 杜荀鹤 遣怀

相如拥传有光辉,何事阑干泪湿衣。 武元衡 重送卢三十一起居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 汪遵 升仙桥

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 汪遵 升仙桥

更见桥边记名姓,始知题柱免人嗤。 王播 淮南游故居感旧酬西川李尚书德裕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罗隐 中元夜泊淮口

题柱心犹壮,移山志不忘。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

莫怪马卿题姓字,终朝云雨化龙津。 翁洮 春日题航头桥

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苏颋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

唯耻旧桥题处在,荣归无计似相如。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之六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 雍陶 蜀中战后感事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韦庄 东阳赠别

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颜真卿 登平望桥下作

卫玠羊车悬,长卿驷马姿。 黄滔 喜翁文尧员外病起

典故
昔马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参考典故
买赋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相如拜为孝文园令。天子既美子虚之事,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閒,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

例句

登原过水访相如,竹坞莎庭似故居。 刘沧 访友人郊居

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弘书。 刘禹锡 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多惭不是相如笔,虚直金銮接侍臣。 刘邺 翰林作

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 刘长卿 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

高文不可和,空愧学相如。 刘长卿 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

才名贾太傅,文学马相如。 唐彦谦 寄台省知己

所忠无处访相如,风笈尘编迹尚馀。 唐彦谦 题宗人故帖

人同卫叔美,客似长卿才。 宗楚客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崔峒 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

长卿之门久寂寞,五言七字誇规模。 崔珏 道林寺

勇果鲁仲由,文赋蜀相如。 崔璐 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款仰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张九龄 故徐州刺史苏公挽歌词三首

神清王子敬,气逐马相如。 张南史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 张乔 赠友人

相如曾醉地,莫滞少年游。 张乔 送蜀客

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张荐 奉酬礼部阁老转韵离合见赠

梓桐赋罢相如隐,谁为君前永夜吟。 徐夤 休说

悲来却忆汉天子,不弃相如家旧贫。 戎昱 苦辛行

临邛一壶酒,能遣长卿愁。 方干 送姚舒下第游蜀

马卿聊应召,谢傅已登山。 李商隐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李嘉祐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李白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李白 赠张相镐二首

汉主金门正召才,马卿多病自迟回。 李端 忆故山赠司空曙

马卿兼病老,宋玉对秋悲。 李端 赠歧山姜明府

马卿方失意,东去谒诸侯。 李端 送王少府游河南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李群玉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赵壹赋命薄,马卿家业贫。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相如冢上生秋柏,三秦谁是言情客。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

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 李颀 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相如死后无词客,延寿亡来绝画工。 杜牧 奉陵宫人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杜牧 张好好诗

六宫虽念相如赋,其那防边重武夫。 杜牧 重送

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 杜甫 入衡州

多病马卿无日起,穷途阮籍几时醒。 杜甫 即事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 杨炯 和刘侍郎入隆唐观

傥恕相如瘦,应容累骑还。 段成式 和周繇见嘲

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 温庭筠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和人问马卿。 牟融 写意二首

虽然不及相如赋,也直黄金一二斤。 王福娘 题孙棨诗后

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 王维 送严秀才还蜀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皇甫冉 婕妤怨

马卿工词赋,位下年将暮。 皇甫冉 送张南史

相如求一谒,词赋远随身。 皇甫冉 送窦十九叔向赴京

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 卢纶 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

退朝观藁草,能望马相如。 罗隐 寄苏拾遗

隋邸旧僚推谢掾,汉廷高议得相如。 罗隐 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

依依宋玉宅,历历长卿村。 罗隐 旧游

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 罗隐 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虎帐谈高无客继,马卿官傲少人同。 罗隐 金陵寄窦尚书

愿陪歌赋末,留比蜀相如。 苏颋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

相如词赋外,骚雅趣何长。 郑谷 寄前水部贾员外嵩

曾袖篇章谒长卿,今来附凤事何荣。 郑谷 寄职方李员外

明朝紫书下,应问长卿才。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

梁国遗风重词赋,诸侯应念马卿贫。 钱起 送兴平王少府游梁

稚子只思陶令至,文君不厌马卿贫。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

马卿何早世,汉主欲登封。 钱起 过李侍御宅

小人愧王氏,雕文惭马卿。 陈子良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

长卿只为长门赋,未识君臣际会难。 韩偓 中秋禁直

为文无出相如右,谋帅难居郤縠先。 韩愈 酬别留后侍郎

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骆宾王 帝京篇

赋文惭昔马,执戟叹前扬。 骆宾王 畴昔篇

若以掌言看谏猎,相如从此病辉光。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

典故
长卿未遇
 
长卿无产业
 
长卿牢落
 
长卿贫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参考典故
游梁
 
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2999~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閒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新校本南史》卷十七《刘粹传》附《刘伯龙传》
损同郡宗人有刘伯龙者,少而贫薄,及长,历位尚书左丞,少府,武陵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忽见一鬼在傍抚掌大笑。伯龙叹曰:「贫穷固有命,乃复为鬼所笑也。」遂止。

例句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长卿未遇杨朱泣,蔡泽无媒原宪贫。 卢纶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高适 酬裴秀才

典故
长卿慢世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品藻〉~542~
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子敬赏井丹高洁,子猷云:「未若长卿慢世。」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嵇康《高士传》曰:「丹字大春,扶风郿人。博学高论,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纶井大春,未尝书刺谒一人。』北宫五王更请,莫能致。新阳侯阴就使人要之,不得已而行。侯设麦饭、葱菜,以观其意,丹推却曰:『以君侯能供美膳,故来相过,何谓如此!』乃出盛馔。侯起,左右进辇,丹笑曰:『闻桀、纣驾人车,此所谓人车者邪?』侯即去辇。越骑梁松,贵震朝廷,请交丹,丹不肯见。后丹得时疾,松自将医视之。病愈久之,松失大男磊,丹一往吊之,时宾客满廷,丹裘褐不完,入门,坐者皆悚,望其颜色。丹四向长揖,前与松语,客主礼毕后,长揖径坐,莫得与语。不肯为吏,径出,后遂隐遁。其赞曰:『井丹高洁,不慕荣贵。抗节五王,不交非类。显讥辇车,左右失气。披褐长揖,义陵群萃。』」「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字长卿。初为郎,事景帝。梁孝王来朝,从游说士邹阳等,相如说之,因病免游梁。后过临卬,富人卓王孙女文君新寡,好音,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奔之,俱归成都。后居贫,至临卬买酒舍,文君当垆,相如著犊鼻,涤器市中。为人口吃,善属文。仕宦不慕高爵,常托疾不与公卿大事。终于家。其《赞》曰:『长卿慢世,越礼自放。犊鼻居市,不耻其状。托疾避官,蔑此卿相。乃赋〈大人〉,超然莫尚。』」
典故  
封禅草
 
留简书
 
给札老相如
 
茂陵客
 
茂陵书
 
茂陵书生
 
茂陵求
 
茂陵病
 
茂陵卧
 
茂陵贫
 
长卿书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参考典故
相如
 
马卿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63~
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简释

茂陵书生:指司马相如,或指文人,多指落泊文人。唐卢纶《晚秋山中别业》:“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


例句

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刘慎虚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漳浦病多愁易老,茂陵书在信难通。 司马扎 白马津阻雨

茂陵归路绝,谁念此淹留。 司马札 江上秋夕

茂陵愁卧客,不自保危肠。 唐彦谦 红叶

相逢浑不觉,祗似茂陵贫。 唐彦谦 逢韩喜

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书。 崔宗之 赠李十二白

安得相如草,空馀封禅文。 李白 宣城哭蒋征君华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李贺 咏怀二首之一

携茶腊月游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 杜牧 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杜甫 十二月一日三首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雄词封禅草,丽句阳春曲。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箧中封禅书,欲献无由缘。 皎然 答黎士曹黎生前适越后之楚

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祖咏 赠苗员外发

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窦庠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

周南太史泪,蛮徼长卿书。 罗隐 封禅寺居

唯馀封禅草,留在茂陵家。 卫象 伤李端

茂陵久病书千卷,彭泽初归酒一瓢。 许浑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

不遂苍生望,空留封禅文。 钱起 哭常征君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钱起 送杨錥归隐

空留封禅草,已作岱宗行。 顾况 伤大理谢少卿

典故
长楸走马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乐府四首·名都〉~289~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驰未能半,双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寒鳖炙熊蹯。鸣俦啸匹旅,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典故
棋院长日
 
长日惟消棋局


《幽闲鼓吹》
宣宗坐朝,次对官趋至,必待气息平均,然后问事。令狐相进李远为杭州,宣宗曰:「比闻李远诗云:『长日唯销一局棋』,岂可以临郡哉?」对曰:「诗人之言,不足有实也。」仍荐远廉察可任,乃俞之。
典故
长孺

相关人物
汲黯


《汉书》卷五十〈张冯汲郑列传·汲黯〉~236~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乃召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例句

梁公世不容,长孺心亦褊。 张九龄 临泛东湖

朝推长孺直,野慕隐之清。 张说 岳州赠广平公宋大夫

典故
长孺国器

相关人物
韩安国


《汉书》卷五十二《韩安国传》
「韩安国字长孺,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安国为人多大略,知足以当世取舍,而出于忠厚。贪耆财利,然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于梁举壶遂、臧固,至它,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为御史大夫五年,丞相鼢薨。安国行丞相事,引堕车,蹇。上欲用安国为丞相,使使视,蹇甚,乃更以平棘侯薛泽为丞相。安国病免,数月,瘉,复为中尉。」唐·颜师古注:「言臣下皆敬重之,天子一人亦以为国器。国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于国政也。」
《新校本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
武安侯为丞相,徵汤为史,荐补侍御史。治陈皇后巫蛊狱,深竟党与,上以为能,迁太中大夫。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已而禹至少府,汤为廷尉,两人交驩,兄事禹。禹志在奉公孤立,而汤舞知以御人。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之属交私。及列九卿,收接天下名士大夫,己心内虽不合,然阳浮道与之。

例句

季圭士首,长孺国器。 李瀚 蒙求

典故
长孺欲成灰

相关人物
韩安国

参考典故
死灰(二)


《汉书》卷五十二《韩安国传》
安国闻诡、胜匿王所,乃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者臣死。大王无良臣,故纷纷至此。今胜、诡不得,请辞赐死。」王曰:「何至此?」安国泣数行下,曰:「大王自度于皇帝,孰与太上皇之与高帝及皇帝与临江王亲?」王曰:「弗如也。」安国曰:「夫太上皇、临江亲父子间,然高帝曰『提三尺取天下者朕也』,故太上终不得制事,居于栎阳。临江,适长太子,以一言过,废王临江;用宫垣事,卒自杀中尉府。何则?治天下终不用私乱公。语曰:『虽有亲父,安知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不为狼?』今大王列在诸侯,訹邪臣浮说,犯上禁,桡明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大王。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大王终不觉寤。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语未卒,王泣数行而下,谢安国曰:「吾今出之。」即日诡、胜自杀。汉使还报,梁事皆得释,安国力也。景帝、太后益重安国。

例句

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李德裕 清冷池怀古

典故
丞相扫门人
 
埽门士
 
扫舍人门
  
扫门求见
 
扫门踪魏勃
 
拥帚扫公门
 
无私断扫门
 
相门洒扫
 
长扫朱门

相关人物
魏勃


《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
及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一为参御,言事,参以为贤,言之齐悼惠王。悼惠王召见,则拜为内史。
《艺文类聚》卷三十五〈人部十九·贫〉~627~
《史记》曰。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门外。相舍人怪而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门。欲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

简释

扫门:指贤才贫贱,托身高官显贵以求发展。唐王维《重酬苑郎中》:“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例句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孟浩然 襄阳公宅饮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李商隐 酬别令狐(一本有八字)补阙

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 杜牧 寄崔钧

他日朱门恐难扫,沙堤新筑必无尘。 杜荀鹤 献郑给事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王维 重酬苑郎中(并序○时为库部员外)

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 耿湋 得潜后书怀上第五相公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郭震 寄刘校书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钱起 送杨錥归隐

扫门彼何人,升降不同朝。 顾况 严公钓台作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绛灌谗陷
 
贾生困长沙
 
贾生流落
 
贾生谪
 
贾谊贬
 
贾长沙
  
长沙客
 
长沙宦
 
长沙容
 
长沙愁
 
长沙才子
 
长沙谪

相关人物
贾谊

参考典故
贾谊
 
鵩鸟赋
 
宣室
 
宣室召
 
洛阳才子
 
贾生恸


《史记》卷八十四《贾生列传》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鸟兽上·鵩鸟赋〉~604~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

简释

长沙谪:喻指有才者遭贬滴。唐刘长卿《听笛歌》:“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例句

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 刘长卿 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侍御先曾谪居此州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刘长卿 新年作

绛老更能经几岁,贾生何事又三年。 刘长卿 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刘长卿 听笛歌

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 刘长卿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刘长卿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刘长卿 送李使君贬连州

长沙今贾傅,东海旧于公。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汉主思英才,贾生被排迁。 吴筠 览古十四首

才非贾傅亦迁官,五月驱羸上七盘。 吴融 南迁途中作七首登七盘岭二首

汉朝共许贾生贤,迁谪还应是宿缘。 姚合 寄主客郎中

长沙事可悲,普掾罪谁知。 姚合 寄贾岛时任普州司仓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孟浩然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孟浩然 送王昌龄之岭南

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崔涂 湘中秋怀迁客

独无谢客赏,况复贾生心。 张九龄 将至岳阳有怀赵二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 张九龄 酬王六寒朝见诒

孟轲应有命,贾谊得无冤。 张九龄 酬王履云游园林见贻

贾生憔悴说不得,茫茫烟霭堆湖心。 张碧 秋日登岳阳楼晴望

和玉悲无已,长沙宦不成。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

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 张说 岳州别梁六入朝

自怜心问景,三岁客长沙。 张说 巴丘春作

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 戴叔伦 送张南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 方干 送郑端公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李商隐 哭刘司户贲

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 李嘉祐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 李嘉祐 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

闻君却作长沙傅,便逐秋风过洞庭。 李涉 送杨敬之倅湖南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李白 巴陵赠贾舍人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李白 田园言怀

君为长沙客,我独之夜郎。 李白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李白 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李白 行路难二首

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 李白 赠常侍御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李白 送别得书字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李白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馀。 杜牧 朱坡绝句三首

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杜牧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

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 杜甫 入乔口

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长沙哀糺纆,汉阴嗤桔槔。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 柳宗元 闻籍田有感

贾傅辞宁切,虞童发未䰉。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贾生非不遇,汲黯自堪疏。 王维 上张令公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

贾傅竟行矣,邵公唯泫然。 卢纶 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翁司户

将相猜贾谊,图书归马融。 卢象 赠程秘书

规谏扬雄赋,邅回贾谊官。 罗隐 寄侯博士

才子长沙暂左迁,能将意气慰当年。 羊士谔 客有自渠州来说常谏议使君故事怅然成咏

官卑杨执戟,年少贾长沙。 卫象 伤李端

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许浑 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

汉文思贾傅,贾傅遂生还。今日又如此,送君非等闲。 贯休 送吴融员外赴阙

一言偶未合尧聪,贾生须看湘江水。 贯休 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

我同长沙行,时事加百忧。 贾至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

灵均精魄如能问,又得千年贾傅词。 陆龟蒙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静思屈原沉,远忆贾谊贬。椒兰争嫉妒,绛灌共谗谄。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

静思屈原沉,远忆贾谊贬。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雨寺独宿有题一首献杨常侍

贾生只是三年谪,独自无才已四年。 顾况 寄秘书包监

迁来贾谊愁无限,谪过灵均恨不堪。 齐己 潇湘

典故
长沙万言策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列传〉~2222~
谊以为汉兴二十馀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是时,匈奴彊,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國語辭典》:题柱(題柱)  拼音:tí zhù
题字于柱上。如:「他在凉亭里挥毫题柱,写下了一副对联。」
《漢語大詞典》:题桥柱(題橋柱)
汉 司马相如 初离 蜀 赴 长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桥 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駟马,不过汝下也!”事见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 清 赵翼 《芸浦中丞复奉命来抚江南以诗即赠》:“似偿少日题桥柱,惜未炎天啖荔芰。”亦省作“ 题桥 ”、“ 题柱 ”。 唐 苏颋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宋 苏轼 《复改科赋》:“虽负凌云之志,未酬题柱之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
《漢語大詞典》:题柱客(題柱客)
指誓志求取功名荣显之士。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诗之一:“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元 步元举 《下第过榆次》诗:“意气散论题柱客,晨昏多负倚门亲。”
《漢語大詞典》:题桥(題橋)
见“ 题桥柱 ”。
《漢語大詞典》:题桥柱(題橋柱)
汉 司马相如 初离 蜀 赴 长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桥 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駟马,不过汝下也!”事见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 清 赵翼 《芸浦中丞复奉命来抚江南以诗即赠》:“似偿少日题桥柱,惜未炎天啖荔芰。”亦省作“ 题桥 ”、“ 题柱 ”。 唐 苏颋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宋 苏轼 《复改科赋》:“虽负凌云之志,未酬题柱之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
《漢語大詞典》:题桥志(題橋志)
见“ 题柱志 ”。
《漢語大詞典》:题柱志(題柱志)
指求取功名荣显的壮志。 宋 薛季宣 《和贾簿》:“未酬题柱志,终不羡 相如 。”亦作“ 题桥志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辣浪 相如 ,薄情 卓氏 ,因循堕了题桥志。”参见“ 题桥柱 ”。
《漢語大詞典》:题桥柱(題橋柱)
汉 司马相如 初离 蜀 赴 长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桥 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駟马,不过汝下也!”事见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 清 赵翼 《芸浦中丞复奉命来抚江南以诗即赠》:“似偿少日题桥柱,惜未炎天啖荔芰。”亦省作“ 题桥 ”、“ 题柱 ”。 唐 苏颋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宋 苏轼 《复改科赋》:“虽负凌云之志,未酬题柱之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
《國語辭典》:驷马高车(駟馬高車)  拼音:sì mǎ gāo chē
形容富贵者车马的壮盛。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做的个五花诰夫人,驷马高车锦绣裀。」也作「高车驷马」。
《漢語大詞典》:相如
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漢語大詞典》:长卿(長卿)
(1).螃蜞的异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蟛蜞,小蟹也。生长海边涂中,食土,一名‘长卿’。”
(2). 汉 辞赋家 司马相如 的字。 相如 未遇时家徒四壁,后为 武帝 所赏识,以辞赋名世。诗文中常用以为典。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吾徒匹夫,加之罄困,家有 长卿 壁立之贫,腹怀 翳桑 絶粮之馁。” 唐 高适 《酬裴秀才》诗:“ 长卿 无产业, 季子 慙妻嫂。”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胡不学 长卿 ,预作封禪词。”
指六卿之长。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冢宰辅相天子,无所不理。今名为吏(吏部尚书),但主除吏。当授使授,当陟使陟,当黜使黜,不过注簿一小吏,乌得为长卿!五卿皆然,不可以不正,请復名为冢宰。”参见“ 六卿 ”。
《國語辭典》:六卿  拼音:liù qīng
1.周代分掌国政的六种职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书经。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也称为「六官」。
2.春秋时,晋国的范、中行、知、赵、韩、魏六氏。《左传。襄公十九年》:「公享晋六卿于蒲圃,赐之三命之服。」《韩非子。孤愤》:「所以谓晋亡者,亦非地与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专之也。」
《漢語大詞典》:马卿(馬卿)
汉 司马相如 字 长卿 ,后人遂称之为 马卿 。 隋 薛道衡 《老氏碑》:“尚寝 马卿 之书,未允 梁松 之奏。”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若 韦孟 讽諫之诗, 扬雄 出师之颂, 马卿 之书《封禪》, 贾谊 之论《过秦》,诸如此文,皆施纪传。” 明 张居正 《送陈见吾考绩南还因寄亲友》诗之一:“候吏重瞻仙令舄,路人争羡 马卿 车。” 清 刘大櫆 《司马相如》诗:“ 马卿 才不羈,文与 屈 宋 竞。”
《國語辭典》:马相如(馬相如)  拼音:mǎ xiāng rú
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参见「司马相如」条。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
分類:司马相如
《漢語大詞典》:封禅文(封禪文)
司马相如 言封禅的遗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 。天子曰:‘ 司马相如 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 所忠 往,而 相如 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 长卿 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 长卿 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禪事,奏 所忠 。 忠 奏其书,天子异之。” 唐 李白 《宣城哭蒋徵君华》诗:“安得 相如 草,空餘封禪文。”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选韵》:“ 长卿 躑躅归 茂陵 ,封禪文谁卖残藁。”后用以指歌颂帝王功德的文章。 清 姚鼐 《题子颍所作登日观图》诗:“前生定结名山诺,到死羞为封禪文。”
《漢語大詞典》:封禅书(封禪書)
指 司马相如 言封禅事的遗书。 宋 林逋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茂陵 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禪书。”详“ 封禪文 ”。
《漢語大詞典》:封禅文(封禪文)
司马相如 言封禅的遗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 。天子曰:‘ 司马相如 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 所忠 往,而 相如 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 长卿 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 长卿 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禪事,奏 所忠 。 忠 奏其书,天子异之。” 唐 李白 《宣城哭蒋徵君华》诗:“安得 相如 草,空餘封禪文。”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选韵》:“ 长卿 躑躅归 茂陵 ,封禪文谁卖残藁。”后用以指歌颂帝王功德的文章。 清 姚鼐 《题子颍所作登日观图》诗:“前生定结名山诺,到死羞为封禪文。”
《國語辭典》:扫门(掃門)  拼音:sǎo mén
魏勃为了求见齐相曹参,每天天还没亮就去清扫齐相舍人的门口,最后终于如愿晋见曹参,遂用为舍人。典出《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后用以比喻设法求谒权贵。南朝梁。陶弘景〈答赵英才书〉:「不宜扫门觅仕,复懒弹铗求通。」唐。王维〈重酬苑郎中〉诗:「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漢語大詞典》:长沙傅(長沙傅)
指 西汉 贾谊 。 文帝 时 贾谊 被谪为 长沙王 太傅,故称。 唐 宋之问 《新年作》诗:“已似 长沙 傅,从今又几年。” 唐 张九龄 《咏史》:“轻既 长沙 傅,重亦边郡徙。”亦省作“ 长沙 ”。 元 张养浩 《沉醉东风》曲:“万言策 长沙 不还,六韜书 云梦 空嘆。”
分類:贾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