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秧鸡(秧鸡)  拼音:yāng jī
动物名。鸟纲鹑鸡目。形似鸡而较小,嘴长于头,白颊短尾,背黑色,栖息水田,及沼泽附近的草地。食小虫鱼,鸣声如击柝,能游泳,脚长,趾多细长,善疾走,多于秋冬见之。也称为「水鸡」。
《漢語大詞典》:辩知(辯知)
(1).长于论辩,能说会道。《商君书·外内》:“奚谓淫道?为辩知者贵,游宦者任,文学私名显之谓也。”战国策·东周策:“﹝ 石行秦 ﹞谓 周君 曰:‘君不如令辩知之士为君争於 秦 。’”
(2).指论辩的才智、机巧。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迺后申其辩知焉。”
(3).聪明,有才智。荀子·性恶:“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辩,一本作“ 辨 ”。
《漢語大詞典》:辨达(辨達)
长于说理而简明扼要。辨,通“ 辩 ”。 宋 曾巩 《〈王深父文集〉序》:“ 深父 於是奋然独起,因先王之遗文以求其意……文集二十卷,其辞反復辨达,有所开阐,其卒盖将归於简也。”
《漢語大詞典》:习辞(習辭)
谓能言善辩,长于辞令。晏子春秋·杂下十:“ 晏子 将至 楚 , 楚王 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 , 齐 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國語辭典》:狄牙  拼音:dí yá
春秋时齐国人,擅于调味,精究饮食之道。参见「易牙」条。
《國語辭典》:易牙  拼音:yì yá
人名。春秋时齐国人。生卒年不详。为齐桓公的内侍,擅烹调,善逢迎,甚得桓公的宠爱。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等谋乱,立公子无亏即位,导致齐国大乱。也称为「狄牙」。
《漢語大詞典》:弩行
长于行走。三国志·魏志·吴普樊阿传“青黏生於 丰 、 沛 、 彭城 及 朝歌 云” 裴松之 注引 东阿王 《辩道论》:“﹝ 甘始 ﹞又言:‘ 车师 之西国。儿生,擘背出脾,欲其食少而弩行也。’”一本作“ 怒行 ”。
分類:长于行走
《漢語大詞典》:舅兄
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 清 赵翼 有《寿刘可行舅兄八十》诗。口语亦称妻子之兄为舅兄。参见“ 舅弟 ”。
《漢語大詞典》:舅弟
(1).舅父之子年幼于己者。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葬 子厚 於 万年 之墓者,舅弟 卢遵 。”
(2).口语亦称妻子之弟为舅弟。参见“ 舅兄 ”。
《漢語大詞典》:香榧
榧的通称。常绿乔木,生长于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福建 等地。木材耐水湿,可作造船材料。其种子亦名“香榧”、“榧子”,供食用,可榨油,又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沙米
草本植物东蘠的子。多生长于沙地,可以做饭,因名。 元 成廷圭 《送潘仲明之泰兴》诗:“年丰沙米贱,江近网鱼鲜。” 明 胡侍 《真珠船·东墙》:“ 甘 、 凉 、 银 、 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
《国语辞典》:敏于伎(敏于伎)  拼音:mǐn yú jì
擅长于某种技巧。唐。陈鸿《东城老父传》:「夫妇席宠四十年,恩泽不渝,岂不敏于伎,谨于心乎?」
《国语辞典》:绣匠(绣匠)  拼音:xiù jiàng
擅长于刺绣的人。《红楼梦》第五二回:「就连能干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
《漢語大詞典》:允谋(允謀)
长于谋略。 晋 陆云 《祖考颂》:“明明 邵侯 ,允哲允谋,叡心昭德,淑问宣猷。”
分類:长于谋略
《國語辭典》:表姐  拼音:biǎo jiě
称谓。称呼姑妈、姨妈、舅舅的女儿,且比自己年长者。如:「我的大表姐因为年长我二十岁,所以看起来像我妈妈。」也称为「表姊」。
《漢語大詞典》:再从兄(再從兄)
同曾祖而年长于己者。后汉书·杨震传:“伏见詔书封故 朝阳侯 刘护 再从兄 瓌 ,袭 护 爵为侯。”
《漢語大詞典》:再从伯(再從伯)
与父同祖而长于父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 同州 司马 裴沆 尝説,再从伯自 洛 中将往 郑州 。”
分類: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