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4,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铜鱼
青铜镜
铜陵
铜池
金铜
铜臭
铜坑
白铜鞮
铜铁
铜铺
铸铜
铜钲
青铜钱
铜花
铜辇
《漢語大詞典》:铜鱼(銅魚)
(1).见“ 铜鱼符 ”。
(2).借指太守的官职。 唐 李嘉祐 《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自顾衰客累玉除,忽承优詔赴铜鱼。”
分類:太守官职
《漢語大詞典》:铜鱼符(銅魚符)
铜制的鱼形符信。古代官员用以证明身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 后周 世宗 显德 六年废除,但后世仍以“铜鱼符”、“铜符”作为郡县长官或官职的代称。隋书·高祖纪下:“丁亥,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铜鱼符。”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有大事,则出纳符节,辨其左右之异,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又以鲤鱼为符瑞,遂为铜鱼符珮之。”亦省作“ 铜符 ”、“ 铜鱼 ”。 唐 白居易 《自到郡斋仅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 唐 杜牧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罢太守铜鱼:“ 唐 制,太守交事皆合铜鱼为信, 周玄宗 显德 六年以除州自有制书,罢铜鱼不用。” 清 姚鼐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同年亦独居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之二:“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髮白门前。”
《漢語大詞典》:青铜镜(青銅鏡)
青铜制作的镜子。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貽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朝来试看青铜镜,一夜忧愁白髮多。” 清 陈维嵩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后堂憎杀青铜镜,怕照见云鬟未整。”
《漢語大詞典》:铜陵(銅陵)
产铜的山陵。古文苑·扬雄〈蜀都赋〉:“西有盐泉铁冶,橘林铜陵。” 章樵 注:“铁冶、铜陵,产铜铁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释愤》:“孰道铜陵金穴,顿作冰山。” 清 冯桂芬 《日涉园赋》:“陋铜陵之鈲槻,嗤 金谷 之梁欐。”参见“ 铜商 ”。
分類:铜陵山陵
《漢語大詞典》:铜商(銅商)
富商。 西汉 邓通 受宠于 汉文帝 ,得赐 蜀郡严道 铜山,可自行铸钱,成为 西汉 大富商。见汉书·佞倖传·邓通红楼梦第四五回:“那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
《漢語大詞典》:铜池(銅池)
(1).檐下承接雨水的铜槽。汉书·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 函德殿 铜池中。” 颜师古 注:“铜池,承霤是也,以铜为之。”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芝房感德,咸出铜池。” 明 冯时可 《月赋》:“金埒铜池,擷芳瞩丽。”
(2).铜制棺饰。 南朝 齐 王融 《皇太子哀策》:“绣幕启涂,铜池从殯。”
《骈字类编》:金铜(金铜)
唐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其二十 兰麝熏行被,金铜钉坐车。
《韵府拾遗 东韵》:古乐府金铜作莲花莲子何能实
《國語辭典》:铜臭(銅臭)  拼音:tóng xiù
1.本指铜钱的臭味,后用以指钱或讥讽富人。唐。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诗:「吴中铜臭户,七万沸如臛。」
2.讥讽用钱买官的人。参见「崔烈铜臭」条。《幼学琼林。卷三。珍宝类》:「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
《漢語大詞典》:铜坑(銅坑)
亦作“ 铜阬 ”。 开采铜矿的坑穴。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 行逢 少时尝坐事黥,隶 辰州 铜阬。”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绿青:“石緑,阴石也,生铜坑中,乃铜之祖气也。”
分類:开采铜矿
《漢語大詞典》:白铜鞮(白銅鞮)
(1).见“ 白铜蹄 ”。
(2).见“ 白铜堤 ”。
《漢語大詞典》:白铜蹄(白銅蹄)
亦作“ 白铜鞮 ”。 南朝 梁 歌谣名。隋书·音乐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镇 ,有童謡云:‘ 襄阳 白铜蹄,反缚 扬州 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 扬州 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 唐 李涉 《汉上偶题》:“今日 汉江 烟树尽,更无人唱《白铜鞮》。” 明 高启 《长安有狭斜行》:“小妇劝杯酒,能唱《白铜鞮》。”
分類:歌谣
《漢語大詞典》:白铜堤(白銅堤)
古代 襄阳 境内 汉水 堤名。 唐 刘禹锡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之二:“ 汉水 青山郭, 襄阳 白铜堤 。”一本作“ 白铜鞮 ”。《全唐诗》卷七八五载《春》之一:“ 白铜堤 下烟苍苍,林端细蕊参差香。” 前蜀 韦庄 《浣溪沙》词之四:“緑树藏鶯鶯正啼,柳丝斜拂 白铜堤 。”一本作“ 白铜鞮 ”。
《骈字类编》:铜铁(铜铁)
周语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注钱者金币之名贾侍中云虞夏商周金币三等或赤或白或黄黄为上币铜铁为下币盐史记货殖传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 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 汉书东方朔传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类之物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黄又贡禹传见铁官下阳又西域传姑墨国出铜铁雌 吴志诸葛恪传丹 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大宋书吐谷浑传白兰土出黄金铜铁其国虽随水草 扺治慕贺州 魏书邢峦传先王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至乃以纸绢为帐扆铜铁为辔勒岁唐书王涯传自李师道平三道十二州皆有铜铁官 取冶赋百万观察使擅有之不入公上涯始建白如建中元年九月戊辰诏书收隶天子盐铁诏可 淮南子逮至衰世镌山石锲金玉擿蚌蜃消铜铁而万物不滋铜说苑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铁修其刅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 道德指归论无形之物不以坚坚不以壮壮故能蔽天地销铜铁风驰电骋经极日月万刀剑录吴王孙权以黄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千古 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偃拾遗记见铁胆下掘开河记至彭城路经大林中有 王墓掘数尺不可 乃铜铁也 异物志有大人生于北边偃卧于野其高如山顶脚成谷横身塞川唯可遥看不可到到则雷霆流铜铁之丸以击人 本草空青其腹中空能化铜铁铅锡作金
分类:铜铁
《漢語大詞典》:铜铺(銅鋪)
亦作“ 铜舖 ”。 铜质铺首。 唐 李贺 《宫娃歌》:“啼咕弔月钩阑下,屈膝铜舖锁 阿甄 。” 宋 姜夔 《齐天乐》词:“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清 黄景仁 《春风怨》诗:“桂馆铜铺四望通,浓装冶服出当风。”
分類:铺首
《漢語大詞典》:铸铜(鑄銅)
(1).用铜铸造(器物)。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 倪璠 注引《广州记》:“ 马援 到 交阯 ,立铜柱为 汉 之极界也。” 唐 韩愈 《钱重物轻状》:“禁人无得以铜为器皿,禁铸铜为浮屠佛像鐘磬者。”
(2).一种含锌的铜。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铜:“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倭铅和写(泻)为铸铜。”
《骈字类编》:铜钲(铜钲)
宋 苏轼 新城道中二首 其一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漢語大詞典》:青铜钱(青銅錢)
用青铜铸的钱币,为铜钱中的上品。也泛指一般铜钱。 唐 杜甫 《偪侧行赠毕四曜》:“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南唐 沈汾 续仙传·马自然:“又於遍身及袜上摸钱,所出钱不知多少,掷之皆青铜钱。”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赶紧取了一个青铜钱,一把子麻秸,连刮带打,直弄的周身紫烂浑青。”
《漢語大詞典》:铜花(銅花)
(1).亦作“ 铜华 ”。铜锈;铜绿。 唐 李贺 《长平箭头歌》:“漆灰骨末丹水砂,凄凄古血生铜花。”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要斩 楼兰 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 宋 梅尧臣 《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诗:“朝闻鸣鷄夕闻鵶,眼昏秋匣生铜花。”
(2).铜屑。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赤铜
分類:铜绿
《漢語大詞典》:铜辇(銅輦)
(1).太子所乘之车。《文选·陆机〈赴洛诗〉之二》:“抚劎遵铜輦,振缨尽祗肃。” 吕延济 注:“铜輦,太子车也。” 明 高启 《皇太子游东苑池上呈青坊诸公》诗:“铜輦出紆徐,春宫昼讲餘。” 清 钱谦益 《见盛集陶次他字韵诗重和》之三:“秋衾铜輦梦频过,四壁阴虫聒谓何!”
(2).借指太子。 唐 李贺 《还自会稽歌》:“臺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輦。”参见“ 铜龙 ”。
分類:太子
《國語辭典》:铜龙(銅龍)  拼音:tóng lóng
1.铜制的龙形器物。
2.以铜制成龙首形状的刻漏器或喷水器。晋。陆翙〈邺中记〉:「华林园中千金堤上,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天池。」唐。戴叔伦〈白苧词〉:「大家为欢莫延伫,顷刻铜龙报天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