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酸软(痠軟)  拼音:suān ruǎn
身体酸痛而疲软。
《國語辭典》:酸软(酸軟)  拼音:suān ruǎn
疲乏无力。《西游记》第二八回:「遍体酥麻,两腿酸软。」《红楼梦》第一○回:「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國語辭典》:细酸(細酸)  拼音:xì suān
元时对秀才的讥称,意谓卑微寒酸。清。焦循《剧说》卷一:「庄岳委谈云:『世谓秀才为措大,元人以秀才为细酸。』」
《漢語大詞典》:酽酸(釅酸)
浓浓的酸味。 宋 杨万里 《人日宿味田驿》诗:“南中气候从头错,人日青梅已釅酸。”
分類:酸味
《漢語大詞典》:酸衷
悲痛的心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君被逮时,妾奔走戚眷间,并无一人代一谋者。尔时酸衷,诚不可以告愬。”
分類:悲痛心情
《漢語大詞典》:酸酽(酸釅)
酸味很浓的汁液。 宋 苏轼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诗之二:“酸釅不堪调众口,使君风味好攒眉。”
分類:酸味汁液
《漢語大詞典》:酸馅气(酸餡氣)
僧家素食,常食酸馅,因以“酸馅气”讥称僧人言词诗文的特有腔调和习气。 宋 苏轼 《赠诗僧道通》“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自注:“谓无酸馅气也。”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近世僧学诗者极多,皆无超然自得之气,往往反拾掇摹傚士大夫所残弃。又自作一种僧体,格律尤凡俗,世谓之酸馅气。”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僧皎然:“无酸馅气,甚佳。”
《漢語大詞典》:酸士
犹酸丁。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卷十一:“若 退之 之 桃 柳 , 乐天 之 蛮 素 ,虽见词章,酸士所获,寧堪上駟哉!”
《漢語大詞典》:酸徕
旧时对读书人的蔑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哎,你个馋穷酸倈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莫不图谋你的东西来到此?” 王季思 校注:“ 元 剧调侃书生,或曰穷酸,或曰饿醋,或曰酸倈,并言其寒酸也。” 明 汤显祖 《紫钗记·醉侠闲评》:“两个酸倈到此许久?”
《漢語大詞典》:酸黄齑
(1).切成细末的酸咸菜。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浮沙羹,宽片粉,添些杂糝,酸黄虀、烂豆腐休调啖。”
(2).喻寒酸。《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所以古人会择壻的,偏拣着富贵人家不肯应允,却把一个如花似玉的爱女嫁与那酸黄虀、烂豆腐的秀才。”
分類:寒酸咸菜
《漢語大詞典》:酸号(酸號)
悲痛号叫。 宋 方岳 《深雪偶谈》:“孤猿忆子,抱树酸号。”
分類:悲痛号叫
《漢語大詞典》:酸耿
悲痛忧伤。《梁书·殷钧传》:“知比诸德,哀顿为过,又所进殆无一溢,甚以酸耿。” 清 刘岩 《与履安夜话》诗:“穷冬岁欲徂,不觉增酸耿。”
《漢語大詞典》:酸迂
酸腐,迂腐。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必求出处, 宋 人之陋也。其尤酸迂不通者,既於诗求出处,抑以诗为出处考证事理。”
分類:酸腐迂腐
《漢語大詞典》:酸毒
(1).痛恨。后汉书·朱穆传:“遂令将军结怨天下,吏人酸毒,道路嗟嘆。”
(2).苦痛。
分類:苦痛痛恨
《漢語大詞典》:酸惨(酸慘)
悲惨。宋书·夷蛮传论:“将卒申好杀之愤,干戈穷酸惨之用。” 唐 李翱 《祭李宾客文》:“所録既到,酸惨啟书,披寻未穷,漫洟盈裾。”
分類:悲惨
《國語辭典》:酸败(酸敗)  拼音:suān bài
含有糖类、醇类或油脂等有机物质受氧气、温度、热、日光、细菌、酵素等作用,而呈酸味的现象。如牛乳中的乳糖受乳酸发酵菌的作用而变为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