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1,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部列
部发
部臣
部丞
白部
丁部
仙部
湘部
部会
瞻部
鞠部头
部卒
方部
史部
吏部眠
《國語辭典》:部列  拼音:bù liè
布置、排列。如:「举行朝会前,先将所有班级部列整齐。」
分類:排列
《漢語大詞典》:部发(部發)
开发,勃发。部,通“ 剖 ”。荀子·王霸:“如是,则夫名声之部发於天地之间也,岂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 杨倞 注:“部,当为剖,谓开发也。”
《漢語大詞典》:部臣
中央各部的长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部臣以违例尼之,上曰:‘ 李永芳 孙,安可与他 汉 军比也?’”
分類:中央长官
《漢語大詞典》:部丞
古代中央各部的辅佐之官。史记·平準书:“ 弘羊 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汉书·平帝纪:“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
分類:中央辅佐
《漢語大詞典》:白部
古 鲜卑 部族名。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代王 什翼犍 使 白部 , 独孤部 南御 秦 兵,皆不胜,又使 南部 大人 刘库仁 将十万骑御之。” 胡三省 注:“ 鲜卑 有 白部 。 后汉 时 鲜卑 居 白山 者,最为强盛,后因曰 白部 。”
《漢語大詞典》:丁部
三国 魏 荀勗 把国家藏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 唐 以后改为经、史、子、集。丁部即集部。南史·徐君蒨传:“﹝ 君蒨 ﹞幼聪朗好学,尤长丁部书,问无不对。”隋书·经籍志:“ 魏 秘书郎 郑默 ,始製《中经》,秘书监 荀勗 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羣书……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讚,《汲冢书》。”
《漢語大詞典》:仙部
指记载神仙事迹的书籍。部,指书籍的门类。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考诸仙部,验以众説,未有异於斯乎!”
《骈字类编》:湘部
齐书江谧传重莅湘部显行断盗及居铨衡肆意受纳 南史杨公则传初公则东下湘部诸郡多未宾从及公则还州然后诸屯聚并散
《国语辞典》:部会(部会)  拼音:bù huì
称中央政府各部及其直属机构。如:「立法院开会时,中央各部会首长都需列席备询。」
《漢語大詞典》:瞻部
即 赡部洲 。佛经传说四大部洲之一。《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时则有 王舍 大城 频婆娑罗王 ,统渥(握) 瞻部 ,绍继 黔 黎,常以政法治国,不邪枉诸民。”参见“ 四大洲 ”。
《國語辭典》:四大洲  拼音:sì dà zhōu
佛教宇宙观中,以须弥山为世界的中心,四边咸海之中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八:「言洲异者,谓四大洲,一南赡部洲,二东胜身洲,三西牛货洲,四北俱卢洲。」也作「四天下」。
《國語辭典》:鞠部头(鞠部頭)  拼音:jú bù tóu
宋时有鞠夫人善歌舞,为仙诏院第一,称为「鞠部头」。后世因称戏班为「鞠部」。
《漢語大詞典》:菊部头(菊部頭)
宋高宗 时宫中伶人有 菊夫人 者,人称“菊部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 思陵 朝,掖庭有 菊夫人 者,善歌舞,妙音律,为 仙韶院 之冠,宫中号为 菊部头 。” 元 宋无 《宫词》:“ 高皇 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 菊部头 ”。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清 赵翼 《青山庄歌》:“法曲犹传菊部筝,新腔催打花奴鼓。”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萧蛰庵:“ 萧 故豪侈,得幛,即大徵菊部,流连数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 陈森书 号 少逸 , 道光 中寓居 北京 ,出入菊部中,因拾闻见事为书三十回。”
《國語辭典》:部卒  拼音:bù zú
士兵、随从。《三国演义》第九三回:「令部卒形貌相似者,假扮姜维攻城。」
分類:士兵
《漢語大詞典》:方部
犹州郡。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军麾命服之序,监督方部之数,斯固国史之所详,今可得略也。” 章炳麟 《訄书·分镇匡谬》:“ 李纲 始有分镇之议,虽不竟行, 南宋 卒赖是以完其方部。”参见“ 方州 ”。
分類:方部州郡
《國語辭典》:方州  拼音:fāng zhōu
1.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称大地为「方州」。《淮南子。览冥》:「背方州,抱圆天。」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
2.古称帝都。汉。班固 典引:「日月邦畿,卓荦乎方州,洋益乎要荒。」
3.州郡。也指州郡的长官。南朝陈。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彼豪门著姓,典牧方州,拘隔天朝,亟离寒暑。」唐。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國語辭典》:史部  拼音:shǐ bù
中国古代将图书分成经、史、子、集(甲、乙、丙、丁)四个大类,其中第二大类为「史部」。凡记事的书,如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传记以及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均属之。
《國語辭典》:四部  拼音:sì bù
晋时荀勖作新簿,将群书分类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为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见《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唐玄宗于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见《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后分类群书多沿唐例,以经、史、子、集为四部。
《漢語大詞典》:吏部眠
晋书·毕卓传:“﹝ 卓 ﹞ 太兴 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 卓 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 毕吏部 也,遽释其缚。”后因谓饮酒废事为“吏部眠”。 唐 杜甫 《游子》诗:“厌就 成都 卜,休为 吏部 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