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23,分10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
吏部
礼部
户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部郎
所部
部使
部员
部曲
水部
一部
本部
部落
《國語辭典》:吏部  拼音:lì bù
职官名。旧时官制的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铨叙、勋阶、黜陟等事。汉时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部曹;魏晋以后皆称为「吏部」。因专司铨选,故也称为「铨部」。
《國語辭典》:礼部(禮部)  拼音:lǐ bù
古代官署。汉时为尚书的客曹,至北周始称为「礼部」。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掌礼仪、祭祀、贡举、学校、宗俗教化、接待外宾之事,礼部尚书为其长官。清以后改为典礼院。《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也称为「春台」、「春官」。
《國語辭典》:户部(戶部)  拼音:hù bù
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等事务,为国家财务行政的最高机构。
《國語辭典》:工部  拼音:gōng bù
古代负责营造工作的官署,为六部之一。《儒林外史》第四○回:「少保据著萧云仙的详文,咨明兵部。工部核算。」
《國語辭典》:刑部  拼音:xíng bù
中国古代掌管刑法及狱讼事务的机关,属六部之一。由隋朝开始设置,历代因之,至清光绪时更名为法部。
《國語辭典》:兵部  拼音:bīng bù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三国魏置五兵尚书,隋唐时设立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之政。
《漢語大詞典》:部郎
中央六部中的郎官。《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金榜开时,高高掛一个 黄损 名字,除授部郎之职。” 顾学颉 注:“部郎,部,指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郎,泛指部里的中下级的官员。”《廿载繁华梦》序二:“盖 潘 得简运司,以为殊荣;而 卢 叶 则不过部郎而已。”
《漢語大詞典》:所部
管辖的部门或管领的部属。汉书·何并传:“ 并 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请令诸路提点刑狱官亲行所部,凡翻异驳勘之狱,同守臣审鞫,便宜予决,毋得滞留。”
《漢語大詞典》:部使
指御使。封建王朝的御使一般由中央各部郎官充任,故名。 元 揭傒斯 《题江东王使君所序张道士祷雨卷后》诗:“前年 宣城 岁大旱,千里炎埃暗云汉,部使忧危病日增,太守呼天天不管。”
《國語辭典》:部员(部員)  拼音:bù yuán
各部的职员。如:「这次财经会议,各有关财经部会首长都率同重要部员出席。」
分類:部员人员
《國語辭典》:部曲  拼音:bù qū
1.古代军队编制的单位。《文选。张衡。西京赋》:「结部曲,整行伍。」李善注引司马彪《续汉书》曰:「大将军营五部,部有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
2.泛指军队。南朝宋。鲍照东武吟〉:「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公兄弟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若使尽力,事在掌握。」
《國語辭典》:水部  拼音:shuǐ bù
职官名。掌管有关水道的政令。魏时尚书设有水部郎,隋朝则设水部侍郎,至唐乃隶属于工部,为工部四司之一。
《漢語大詞典》:何水部
即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因其曾兼任尚书水部郎,后世因称之为 何水部 。见南史·何逊传。 清 孙枝蔚 《同孝威仙裳田授饮赵乾符郡丞署中》诗:“且和吟梅 何水部 ,休歌行路 鲍参军 。”
《國語辭典》:一部  拼音:yī bù
表数量:(1)书一种或一套。如:「一部二十五史」。(2)车一辆。如:「一部公共汽车」。(3)机器一台。如:「一部电脑」。
《國語辭典》:本部  拼音:běn bù
机关的主体、中心部分。如:「参谋本部」。《三国演义》第九回:「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
《國語辭典》:部落  拼音:bù luò
1.人民聚居的地方。
2.指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系统、图腾氏族,或指以地缘关系所形成亲属关系之村子,具有特定语言与文化。由亲属群体共同组成的祭祀团体,并以祖灵规范为家族和聚落的核心。社会制度为氏族世袭,有母系中心、父系中心、性别平权或男性长子中心等形式。其政治、经济与宗教职务采取任务编制分工合作,重视分担与分享。集会所为部落的行政、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