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乖沴
(1).不和之气,邪气。 宋 李纲 《中兴至言序》:“譬犹康强之人,负持壮盛,蔑衞生调摄之经,得阴阳乖沴之疾。” 明 高启 《大水》诗:“阴阳致乖沴,孰能究其然。” 清 戴名世 《忧庵记》:“五行之乖沴入吾之膏肓,阴阳之颠倒蛊吾之志虑。”
(2).怪异;反常。 清 戴名世 《西狩获麟解》:“六鷁退飞,鸜鵒来巢,虽其至乖沴,亦莫不书,而况获麟之大乎?”
《漢語大詞典》:蛊气(蠱氣)
施行诅咒术的邪气。汉书·江充传:“是时,上春秋高,疑左右皆为蛊祝诅…… 充 既知上意,因言宫中有蛊气,先治后宫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遂掘蛊于太子宫,得桐木人。”
《漢語大詞典》:结胸(結胸)
(1).亦作“ 结匈 ”。古代传说中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 结匈国 ﹞其为人结匈。” 郭璞 注:“臆前胅出,如人结喉也。”《淮南子·墬形训》有“ 结胸 民”。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结胸国 有灭蒙鸟。”
(2).中医病症名。指邪气郁结于胸中的病症。《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结胸》:“按之满硬不痛痞,硬而满痛为结胸。大结从心至少腹,小结心下按方痛。”
《國語辭典》:乌烟瘴气(烏煙瘴氣)  拼音:wū yān zhàng qì
形容人事或环境黑暗混乱。《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何况问话的又正是海马周三、乌烟瘴气这班人,他那性格儿怎生瞥得住?」
《漢語大詞典》:跳茅山
指旧时道士名为驱除邪气的诵经跳舞等活动。 欧阳山 《三家巷》二七:“自从他一疯,大奶奶更是进香许愿,乞药请符,扶乩问亡,镇宅禳解,最后跳茅山,做道场,什么都来了。”
《漢語大詞典》:一正压百邪(一正壓百邪)
俗谚。谓正气能压倒各种邪气。 姚雪垠 《长夜》七:“俗语说‘一正压百邪’。只要 菊生 自己拿得稳,他要下手也要掂量掂量。” 柯蓝 《浏河十八湾》第一章:“来得正好:一正压百邪,来了位正神啦!”
《漢語大詞典》:邪燥
中医指使人耗伤津液的邪气或药性。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新郑论事矛盾:“ 保 ( 冯保 )私进邪燥之药,以损圣体,先帝遂至弥留。”
《漢語大詞典》:斜气(斜氣)
(1).犹邪气,不正之气。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唐纪·中宗》:“所以纱帽至今还有斜气。”
(2).方言。了不得。 邹韬奋 《道听途说》:“后来他讲到了《生活》周刊,指着报摊上那一厚迭《生活》笑着说道:‘这家报斜气!’”
《国语辞典》:风热感冒(风热感冒)  拼音:fēng rè gǎn mào
因受到风热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喉肿痛、咳嗽、痰稠黄、口渴、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等,都称为「风热感冒」。
《国语辞典》:太阳病(太阳病)  拼音:tài yáng bìng
中医的六经病症之一。为感受风寒邪气,正气开始抵抗的阶段,主要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颈项强硬。
《漢語大詞典》:不蛊(不蠱)
古谓不受邪气侵害。
《國語辭典》:打醋炭  拼音:dǎ cù tàn
古时用烧红的木炭,丢在醋里,发出酸气来薰房间,称为「打醋炭」,相传可以驱邪避祸。《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不可入去,这阁儿不顺溜!今日主人家便要打醋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