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度数(度數) 拼音:dù shù
1.以度为单位的计量数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何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各有度数,移动不均?」《镜花缘》第五七回:「这总怪四哥看了天象,要候甚么『度数』,又是甚么『课上孤虚』,以致耽搁至今,真是养痈成患。」
2.标准、规则。《商君书。错法》:「法无度数而事日烦,则法立而治乱矣。」《宋史。卷二六二。列传・刘温叟》:「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3.器量、胸襟。《三国志。卷六。魏书。董二袁刘传。袁绍》:「太祖乃还救谭,十月至黎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仁君度数弘广,绰然有馀,当以大包小,以优容劣。」
4.道理。《韩非子。难一》:「君有道,则臣尽力而奸不生;无道,则臣上塞主明而下成私。管仲非明此度数于桓公也,使去竖刁,一竖刁又至,非绝奸之道也。」《朱子语类。卷八七。礼四。小戴礼》:「他只是说人做这个去合那天之度数。」
5.测算。《清史稿。卷一○七。选举志二》:「六年,议于同文馆内添设算学馆。时京僚瞢于时务,谤讟繁兴,原疏排斥众议,言之剀切。谓:『西人制器之法,无不由度数而生。』」
2.标准、规则。《商君书。错法》:「法无度数而事日烦,则法立而治乱矣。」《宋史。卷二六二。列传・刘温叟》:「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3.器量、胸襟。《三国志。卷六。魏书。董二袁刘传。袁绍》:「太祖乃还救谭,十月至黎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仁君度数弘广,绰然有馀,当以大包小,以优容劣。」
4.道理。《韩非子。难一》:「君有道,则臣尽力而奸不生;无道,则臣上塞主明而下成私。管仲非明此度数于桓公也,使去竖刁,一竖刁又至,非绝奸之道也。」《朱子语类。卷八七。礼四。小戴礼》:「他只是说人做这个去合那天之度数。」
5.测算。《清史稿。卷一○七。选举志二》:「六年,议于同文馆内添设算学馆。时京僚瞢于时务,谤讟繁兴,原疏排斥众议,言之剀切。谓:『西人制器之法,无不由度数而生。』」
《漢語大詞典》:道子
(1).道家子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在所住户南牀眠始觉,仍令 善生 下帘”自注:“ 善生 是两姨弟,本姓 朱 ,七岁,时在 永嘉 病十餘日,正尔就尽隐居,若为救治,仍捨给为道子。”
(2). 唐 代杰出画家 吴道玄 ,字 道子 。 唐 寒山 《诗》之一九二:“余见 僧繇 性希奇,巧妙间生 梁 朝时。 道子 飘然为奇特,二公善绘手毫挥。” 清 方亨咸 《武风子传》:“余尝见其箸作 凌烟阁 功臣图者,箸粗仅及绳,而旌旗鎧仗侍从卫列无不毕具,至 褒公 、 鄂公 英姿毛髮, 道子 传神,莫或过之。”
(1).开路喝道的声音。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只听的一下鼓,一下锣,撮枷稍的公吏搊搜,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太尉纔下轿,乐就止了,各项官吏人等预备进见。忽然一声道子响,一青衣承差手拿两个拜帖,飞走而来,递与门上人説:‘礼部 张爷 与学士 蔡大爷 来拜。’”
(2).道理;办法。《中国民间故事选·智歼邵本良》:“单说 杨司令 看见 邵本良 按兵不动,知道这里头有道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老俗道子,不兴这个了,你慢走吧。”
(3).线条;纹路。
(2). 唐 代杰出画家 吴道玄 ,字 道子 。 唐 寒山 《诗》之一九二:“余见 僧繇 性希奇,巧妙间生 梁 朝时。 道子 飘然为奇特,二公善绘手毫挥。” 清 方亨咸 《武风子传》:“余尝见其箸作 凌烟阁 功臣图者,箸粗仅及绳,而旌旗鎧仗侍从卫列无不毕具,至 褒公 、 鄂公 英姿毛髮, 道子 传神,莫或过之。”
(1).开路喝道的声音。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只听的一下鼓,一下锣,撮枷稍的公吏搊搜,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太尉纔下轿,乐就止了,各项官吏人等预备进见。忽然一声道子响,一青衣承差手拿两个拜帖,飞走而来,递与门上人説:‘礼部 张爷 与学士 蔡大爷 来拜。’”
(2).道理;办法。《中国民间故事选·智歼邵本良》:“单说 杨司令 看见 邵本良 按兵不动,知道这里头有道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老俗道子,不兴这个了,你慢走吧。”
(3).线条;纹路。
《國語辭典》:理论(理論) 拼音:lǐ lùn
1.由实践中归纳或由观念推演而得到的有系统、有组织的说理或论点。
2.论事物之理,对实际或实践而言。《北史。卷四四。列传。崔亮》:「光韶博学强辩,尤好理论。」唐。郑谷 〈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诗:「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
3.据理争论,讲理。《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若先嚷破了,反被他做了准备。不如竟到官司,与他理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心中不觉暗暗动怒;只不便同他理论。」
4.理会、注意。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五三出:「如今卢府著忙,不暇理论到此事。」《英烈传》第三一回:「那周颠日日也在帐中闲耍,太祖也不十分理论。」
5.道理、理由。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折:「你既是个女子,怎生不守闺门之训,这绣鞋儿却揣在郭华怀中,有何理论,从实招来。」
2.论事物之理,对实际或实践而言。《北史。卷四四。列传。崔亮》:「光韶博学强辩,尤好理论。」唐。郑谷 〈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诗:「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
3.据理争论,讲理。《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若先嚷破了,反被他做了准备。不如竟到官司,与他理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心中不觉暗暗动怒;只不便同他理论。」
4.理会、注意。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五三出:「如今卢府著忙,不暇理论到此事。」《英烈传》第三一回:「那周颠日日也在帐中闲耍,太祖也不十分理论。」
5.道理、理由。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折:「你既是个女子,怎生不守闺门之训,这绣鞋儿却揣在郭华怀中,有何理论,从实招来。」
《漢語大詞典》:譬大
比喻大的道理。《文选·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李善 注:“ 司马相如 《諫猎书》:‘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分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