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追停
(1).谓收回成命,停止执行。北史·崔儦传:“詔授 易州 刺史,或言未合,乃追停。”
(2).谓收回旧物,停止通行。周书·武帝纪下:“八月壬寅,议定权衡度量,颁於天下。其不依新式者,悉追停。”
《漢語大詞典》:通辙(通轍)
车辆通行的痕迹。 南朝 宋 谢惠连 《咏冬》:“墀琐有凝污,逵衢无通辙。”
《漢語大詞典》:连蹄(連蹄)
形容车马通行频繁。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接櫂 隋 河溢,连蹄 蜀 栈刓。”
《漢語大詞典》:发传(發傳)
谓以准许通行的符信示之。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孟尝君 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司马贞 索隐:“封传犹今之驛券。”
《漢語大詞典》:静街
(1).寂静的街道。 唐 元稹 《春六十韵》:“静街乘旷荡,初日接瞳曨。”
(2).净街。谓在街道上戒严,禁止通行。太平广记卷二四○引《谈宾录·李林甫》:“﹝ 林甫 ﹞晚年多寃讐,惧其报復。出,广车僕,金吾静街,前驱百步之外。” 徐顺孩 《窑洞四昼夜》:“晚上静街以后,群众进洞,民兵安设地雷,放哨巡逻。”
《漢語大詞典》:路条(路條)
一种简便的通行凭证。 徐特立 《中国妇女的历史任务》:“在土地革命时期,妇女和较大的儿童,都担任后方放哨,检查路条。”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第二天一早, 白玉山 到农会来起了路条,回 双城 去了。” 周长胜 《第一次考验》:“别看我们是孩子,做事还挺认真,赶市查路条,碰上可疑的人还定不给走。”
《漢語大詞典》:京钱(京錢)
(1).京都所铸的钱。新唐书·食货志四:“ 淮南 节度使 李绅 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 明 代由朝廷所铸的钱,俗称黄钱,也称京钱。”
(2).旧时 北京 通行的钱。 清 沈涛 《瑟榭丛谈》:“今京师用钱,以五百为一千,名曰‘京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京城里小茶馆泡茶,只要两个京钱,合着外省的四文。”
《國語辭典》:畅行(暢行)  拼音:chàng xíng
毫无阻碍。如:「畅行无阻」。
《漢語大詞典》:行术(行術)
(1).通行的办法。荀子·仲尼:“天下之行术,以事君则必通,以为仁则必圣,夫是之谓天下之行术。”
(2).施行法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吴 时有 徐光 者,尝行术於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勿与。便从索瓣,杖地种之。俄而瓜生蔓延,生花成实。”
《漢語大詞典》:云辙(雲轍)
(1).借指远行的车驾。 南朝 宋 鲍照 《赠顾墨曹》诗:“云辙泉分,西艫东轨。”
(2).指神仙通行的道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寻自不登两龙于云辙,骋八骏于龟途。”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立祠》:“云辙霓旌,俯临鉴格。”
《漢語大詞典》:跸御(蹕御)
谓古时帝王出行,禁止行人车马通行以清道。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祝融 警而蹕御兮,清雰气而后行。”
《漢語大詞典》:道禁
(1).有关道路通行的法令。周礼·秋官·野庐氏:“掌凡道禁。邦之有大师,则令埽道路,且以几禁行作不时者、不物者。”
(2).佛教的禁忌。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诸国来集,共遵道法,诸寺舍子,皆七宝形象,众妙供具,如先王法。臣自修检,不犯道禁。”
《漢語大詞典》:对脉(對脈)
旧时宫中称医者切脉为对脉,后亦通行于民间。 唐 令狐澄 《大中遗事》:“ 唐 宫中以诊脉为对脉。”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宣宗 微疾,召医工 梁新 对脉。”原注:“禁中以诊脉为对脉。”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在 上饶 ,属其室病,呼医对脉。”
《国语辞典》:单径(单径)  拼音:dān jìng
1.仅容一人通行的小路。《魏书。卷五三。列传。李冲》:「西道险阨,单径千里,今欲深戍绝界之外,孤据群贼之中,敌攻不可卒援,食尽不可运粮。」
2.孤单、孤独。《金瓶梅》第九一回:「俺衙内老爹身边男花女花没有,好不单径。」
《國語辭典》:官话(官話)  拼音:guān huà
1.官场中的门面话。
2.国语的旧称。《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阁下在敝国三年,官话能说得这么好,实在是聪明绝顶。」
3.公共通用的语言。如:「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