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57
词典
3
分类词汇
153
其它
1
共153,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大圣
解事
通明
明中
知兵
极知
知礼
旷然
博物
通经
博古
四达
贯通
通儒
旁通
《國語辭典》:
大圣(大聖)
拼音:
dà shèng
1.出类拔萃,道全德备的人。《荀子。哀公》:「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
2.佛的尊号。
3.孙悟空。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因其号为齐天大圣,故简称为「大圣」。《聊斋志异。卷一一。齐天大圣》:「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齐天大圣孙悟空云。」
分類:
大圣
称帝
佛教
帝王
道德
有神
神通
菩萨
完善
智能
超绝
通晓
万物
孙悟空
《國語辭典》:
解事
拼音:
jiě shì
晓事、懂事。《南史。卷七七。恩倖传。茹法亮传》:「法亮便僻解事,善于承奉,稍见委信。」唐。
杜甫
〈
彭衙行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分類:
解事
通晓
免职
通晓事理
晓事
事理
《國語辭典》:
通明
拼音:
tōng míng
1.十分明亮。如:「灯火通明。」
2.通晓事物之理。《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知陛下有贤圣通明之德,仁孝子爱之恩。」
分類:
通明
通晓
开通
十分明亮
方言
分明
晓明
指明
明亮
明了
贤明
月
五部
《漢語大詞典》:
明中
(1).明烛中天。极言首饰之闪烁光华。 汉
王粲
《七释》
:“戴明中之羽雀,杂华镊之葳蕤。珥照夜之双璫,焕焴爚以垂暉。”
(2).通晓星象历法。中,指中星。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
:“乃命审曲之官,选明中之士,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兴復表门,草创华闕。”
分類:
明中
通晓
明烛
星象
中天
历法
首饰
闪烁
中星
光华
《國語辭典》:
知兵
拼音:
zhī bīng
通晓军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兵未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
分類:
通晓
军事
后事
《漢語大詞典》:
极知(極知)
极其智慧。
《
韩非子·说难
》
:“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説行而有功则德忘。” 陈奇猷 集释:“谓所谋之事甚为智慧。”
通晓,深知。 唐
张守节
《
史记正义·谥法解
》
:“极知鬼神曰灵。” 唐
萧妃
《夜梦》
诗:“昨日梦君归,贱妾下鸣机。极知意气薄,不著去时衣。” 明
袁宏道
《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
诗:“极知实落栖真地,不是荒唐渺默乡。”
分類:
通晓
智慧
深知
《国语辞典》:
知礼(知礼)
拼音:
zhī lǐ
1.通晓礼节。《
儒林外史
》第一六回:「又在外边学得恁知礼,会打躬作揖!」《
红楼梦
》第六六回:「人说他不知礼,又没眼色。」
2.人名。(西元960~1020)北宋高僧,俗姓金,字约言,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幼年出家为僧,精研律典和天台宗教义。淳化二年(西元991)受请住持四明祥符寺,广弘天台宗教法,学徒云集。至道元年(西元995)移居保恩院。大中祥符六年(西元1013)创设念佛施戒会,结合僧俗万馀人同修念佛、发菩提心。从唐会昌毁佛以来,天台宗渐趋衰微,至知礼天台宗始蔚然中兴。著有《
十不二门指要钞
》二卷、《
四明十义书
》二卷等传世,著名弟子有尚贤、本如、梵臻等。
分类:
知礼
通晓
人名
礼节
高僧
俗姓
公元
《國語辭典》:
旷然(曠然)
拼音:
kuàng rán
1.旷达无累。《淮南子。泰族》:「见日月光,旷然而乐。」《文选。嵇康。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2.豁然通晓。《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传》:「此天所以遣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
3.广大开阔。《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五》:「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
分類:
虚空
开阔
宽宏
豁达
虚空貌
开阔貌
豁然
通晓
《國語辭典》:
博物
拼音:
bó wù
1.博通万物,知识广博。《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2.动物、植物、矿物等学科的总称。
分類:
通晓
万物
众物
动物
植物
人
矿物
生理
学科
《國語辭典》:
通经(通經)
拼音:
tōng jīng
1.通晓经典义理。《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序》:「东京学者猥众,难以详载,今但录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
2.打通经脉。如:「通经活络」。
3.中医称治疗月经过期不来,使之通畅的方法。
分類:
通经
中医
通晓
解释
经学
用药
药物
针灸
月经
通畅
《國語辭典》:
博古
拼音:
bó gǔ
1.通晓古代事物。汉。张衡〈
西京赋
〉:「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晋书。卷四五。列传。侯史光》:「光儒学博古,历官著绩,文笔奏议皆有条理。」
2.绘有古器物形状的中国画,或以古器物图形装饰的工艺品。如:「博古屏」、「博古瓶」、「博古画」。
分類:
通晓
图绘
古器
器物
模仿
仿古
款式
《國語辭典》:
四达(四達)
拼音:
sì dá
1.通达四方的道路。《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逵。」
2.通达四方,风行天下。《礼记。乐记》:「周道四达,礼乐交通。」
3.通晓事理。三国魏。
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
:「若比之于内视反听,爱气啬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
分類:
通达
通往
风行
通晓
四方
行天
晓事
治民
天下
事理
道路
四件
《國語辭典》:
贯通(貫通)
拼音:
guàn tōng
1.穿越、沟通。如:「这条干道贯通整个城市,带动了经济的成长与繁荣。」《清史稿。卷二六八。列传。田六善》:「若贼东出则东应,贼西出则西应,疲我师徒,分我威力,固原围解,贼气贯通,此断断不可者也。」
2.全面透彻地领会、深切知晓。《朱子语类。卷四一。论语。颜渊篇上》:「千条万绪,贯通来只是一个道理。夫子所以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是也。」《儒林外史》第一回:「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
分類:
贯通
连接
穿透
透彻
沟通
地理
理解
通晓
晓明
明白
《國語辭典》:
通儒
拼音:
tōng rú
博学多闻,言行可资效法的读书人。《后汉书。卷三六。贾逵传》:「逵所著经传义诂及论难百馀万言,……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儒林外史》第八回:「俗语说得好:『与其出一个斲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
分類:
通晓
古今
学识
渊博
儒者
《國語辭典》:
旁通
拼音:
páng tōng
曲尽其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分類:
遍通
广泛
通晓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