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7
词典
1
分类词汇
26
共26,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超忽
怅惘
迷云
觉性
愚迷
朦朦
觉岸
昏瞀
哀迷
昏倦
发迷
昏惘
温屯
迷殢
盿盿
《國語辭典》:
超忽
拼音:
chāo hū
1.遥远的样子。《文选。王巾。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
2.精神閒适悠逸。唐。
皮日休
〈
太湖诗。桃花坞
〉:「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
3.突然、迅速。《聊斋志异。卷四。促织》:「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分類:
遥远
迅速
惆怅
遥远貌
迅速貌
精神
迷惘
高逸
《國語辭典》:
怅惘(悵惘)
拼音:
chàng wǎng
惆怅失意。宋。
苏轼
〈
与滕达道书
〉:「会合邈未有期,不免怅惘。」《聊斋志异。卷七。阿英》:「值中秋,夫妻方狎宴,嫂招之,珏意怅惘。」
分類:
怅惘
惆怅
迷惘
《漢語大詞典》:
迷云(迷雲)
谓知觉迷惘,如蒙云雾。
《楞严经》
卷四:“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 唐
王勃
《释迦佛赋》
:“目容修广於青莲,寒生定水;毫相分明於皓月,照破迷云。”
分類:
知觉
迷惘
云雾
《漢語大詞典》:
觉性(覺性)
佛教语。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南朝 梁 沈积
《梁武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序》
:“莫能精求,互起偏执,乃使天然觉性自没。” 宋
秦观
《录龙井辩才事》
:“讼既往过愆,反本来清浄觉性。” 宋
储泳
《祛疑说》
:“人惟一觉性耳。觉之一字,可以断疑情,祛邪妄。”
分類:
佛教语
能断
迷惘
开悟
真理
《國語辭典》:
愚迷
拼音:
yú mí
无知迷糊,不明事理。亦指无知迷糊的人。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向是非海内,人我丛中,将那等不晓事的愚迷劝。」《西游记》第一三回:「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
分類:
愚昧
愚弄
迷惑
迷惘
执迷不悟
《漢語大詞典》:
朦朦
(1).迷惘貌。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河南尹太山羊翩祖》
:“ 翩祖 位则亚卿,雅有令称,义当纲纪人伦,为之节文,而首倡导犯礼违制,使 东岳 一郡朦朦焉,岂不愍哉!” 明
袁宏道
《与钱象先书》
:“数日前 白下 有人浪传恶信,僕惊愕,殊朦朦。讹言耶?……抑妬妇之口耶?”
(2).微明貌。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萤异》
:“七月七夕,纳凉庭中,月色朦朦。” 丁玲
《韦护》
第二章七:“天色已由朦朦的,变成透亮了,一定是好天气。”
分類:
微明
迷惘
微明貌
《漢語大詞典》:
觉岸(覺岸)
佛教语。由迷惘而到觉悟的境界。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证果》
:“与君永归三寳,指觉岸以同登。”
《花月痕》
第三二回:“万顷情波,都成觉岸。” 清 汪吉人 等
《〈军次实录〉序》
:“前所著之
《资政新篇》
、
《英杰归真》
一切寳制诸书,固已刊刷颁行。足登斯世於觉岸,不致终陷於沉沦矣。”
分類:
佛教语
迷惘
觉悟
境界
吉人
《國語辭典》:
昏瞀
拼音:
hūn mào
昏昧不明事理。三国魏。
曹植
〈
九愁赋
〉:「竞昏瞀以营私,害予身之奉公。」
分類:
昏沉
视觉
迷惘
愚昧无知
昏花
困惑
神志
模糊
昏乱
人
《漢語大詞典》:
哀迷
悲伤迷惘。
《晋书·惠帝纪》
:“昧於大道,不明于训,战战兢兢,夕惕若厉。乃者哀迷之际,三事股肱,惟社稷之重,率遵翼室之典,犹欲长奉先皇之制,是以有 永熙 之号。”
分類:
悲伤
迷惘
《漢語大詞典》:
昏倦
迷惘困倦。
《西游补》
第一回:“老和尚平日有些道气,再不如此昏倦。”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类·赤蛇》
:“公亦信以为神,但觉体中昏倦,渐至猜疑,欲絶之不能也。”
分類:
迷惘
困倦
《漢語大詞典》:
发迷(發迷)
(1).开导迷惑。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
:“发迷彻蔽,爱助激成, 空同子 功德我者厚矣。”
(2).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六一回:“随便那一项,都有人发迷的,像这种真是发秀才迷了。”
(3).显现迷惘的神情。
《
白雪遗音·马头调·二月春光
》
:“见卿独自守罗幃,手托香腮,杏眼发迷。”
分類:
显现
开导
迷惑
迷惘
物产
产生
神情
舍弃
爱好
《漢語大詞典》:
昏惘
昏沉迷惘。 茅盾
《春蚕·喜剧》
:“他的昏惘的神经就感到自己的被捕仿佛仅是昨日的事了。”
分類:
昏沉
沉迷
迷惘
《漢語大詞典》:
温屯
谓热屯聚不散,使人迷惘不爽。 唐
柳宗元
《愚溪对》
:“予闻 闽 有水,生毒雾厉气,中之者温屯呕泄。” 章士钊 指要:“屯,聚也。温屯与温暾,皆叠韵字,由字义言之,不冷不热曰温暾,热屯聚而不散曰温屯,二者固非无别;而在口语,则发音全同,可使闻者难於区分。又此二字, 唐 人最为习用,
《致虚杂俎》
:‘今人以人性不爽利者曰温暾。’ 子厚 使此二字时,可能意味人为毒雾所中,致形迷罔,因而二者从有别而流为无别。”
分類:
人迷
迷惘
不爽
《漢語大詞典》:
迷殢
迷惘烦恼。 钱锺书
《围城》
三:“他自觉这种惺忪迷殢的心绪,完全像填词里写的女人幽闺伤春的情境。”
分類:
迷惘
烦恼
《漢語大詞典》:
盿盿
迷惘貌。 明
刘基
《愁鬼言》
:“口不能言,心意迷惑,盿盿泯泯,若有求而不得。”
分類:
迷惘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