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45,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谈笑解围
天下士
谢法曹
谢家兄弟
一发双连
词典
留连
连天
连云
连城
连朝
连山
连日
流连
连宵
连年
典故
谈笑解围

相关人物
鲁仲连


《战国策》卷二十〈赵策·秦围赵之邯郸〉~703~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召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郤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咏史·咏史八首〉~988~
〈咏史八首〉其三:「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功成不受赏,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对圭不肯分。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例句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皇甫冉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

典故
相关人物
鲁仲连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2462~
新垣衍曰:「先生独不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畏之也。」鲁仲连曰:「呜呼!梁之比于秦若仆邪?」新垣衍曰:「然。」鲁仲连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垣衍怏然不悦,曰:「噫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鲁曰:「固也,吾将言之。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九侯有子而好,献之于纣,纣以为恶,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辩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王,卒就脯醢之地?齐湣王之鲁,夷维子为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途于邹。当是时,邹君死,湣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棺,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固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赙襚,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
典故
谢法曹

相关人物
谢惠连


《宋书》卷五十三《谢方明传》附《谢惠连传》
惠连先爱会稽郡吏杜德灵,及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馀首,文行于世。坐被徙废塞,不豫荣伍。尚书仆射殷景仁爱其才,因言次白太祖:「臣小儿时,便见世中有此文,而论者云是谢惠连,其实非也。」太祖曰:「若如此,便应通之。」元嘉七年,方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参军。

例句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 韩翃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典故
相关人物
谢惠连
 
谢灵运


《宋书》卷五十三《谢方明传》附《谢惠连传》
子惠连,幼而聪敏,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深相知赏,事在灵运传。

例句

友朋汉相府,兄弟谢家诗。 耿湋 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

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 鲍防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

典故
一发双连

相关人物
曹植


《曹植集》卷三〈名都篇〉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及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发。

例句

狡免初迷窟,纤骊讵著鞭。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薛存诚 御箭连中双兔

《國語辭典》:留连(留連)  拼音:liú lián
1.徘徊不忍离去。《初拍案惊奇》卷二七:「妻子既不见,留连于此无益。」《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梅花一枝枝如画在上面相似,两公子留连不忍相别。」也作「流连」。
2.一再挽留。《水浒传》第四回:「次日,赵员外要回,告辞长老,留连不住。」
《國語辭典》:连天(連天)  拼音:lián tiān
1.与天相连。比喻漫延广阔而辽远。《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唐。胡权〈济川用舟楫〉诗:「渺渺水连天,归程想几千。」
2.接连数日。如:「阴雨绵绵,连天不开。」
3.不断、不住。如:「叫苦连天」、「呵欠连天」。
《國語辭典》:连云(連雲)  拼音:lián yún
与天空之云相连。形容高远众多。宋。陆游〈山南行〉:「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國語辭典》:连城(連城)  拼音:lián chéng
1.并列相连的城。《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汉兴,大封诸侯王,连城数十。」
2.比喻物品贵重。如:「价值连城」。
3.县名。参见「连城县」条。
《漢語大詞典》:连朝(連朝)
犹连日。 唐 杜甫 《奉赠卢参谋》诗:“説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 元 戴表元 《招子昂饮歌》:“不见朱楼高到天,凤簫龙管连朝起。”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逼束风愈怒。”
分類:连日
《漢語大詞典》:连山(連山)
(1).古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连山》。” 唐 韩愈 《毛颖传》:“﹝ 蒙恬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
(2).连绵的山岭。 南朝 梁 吴均 《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絶涧连山漫不见。”
(3).满山。 唐 卢纶 《春日卧病示赵季黄》诗:“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 清 王凯泰 《台湾杂咏》:“好竹连山觉笋香,马蹄入市许先尝。”
(4).见“ 连山眉 ”。
《漢語大詞典》:连山眉(連山眉)
远山眉。 唐 温庭筠 《醉歌》:“ 临邛 美人连山眉,低抱琵琶含怨思。” 曾益 注:“:‘ 文君 眉色姣好,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亦省作“ 连山 ”。 清 蒲松龄 《锦边莲》诗:“慵妆一綫红生肉,画黛连山緑效顰。”参见“ 远山眉 ”。
分類:曾益
《國語辭典》:连日(連日)  拼音:lián rì
接连数日。《三国演义》第三二回:「熙与干离城三十里下塞,虚张声势。操兵连日攻打不下。」《红楼梦》第五四回:「我们不知道,大节下来惹祸了。姑娘们可连日辛苦了。」
分類:连日接连
《國語辭典》:流连(流連)  拼音:liú lián
1.贪恋玩乐而忘归。《孟子。梁惠王下》:「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2.留滞、徘徊不忍离去。《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刘馥传》:「封符指期,无流连之吏。」《文选。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游九京者,亦流连于随会。」也作「留连」。
3.转徙离散。《汉书。卷八六。师丹传》:「百姓流连,无所归心。」
4.流泪。《后汉书。卷四八。翟酺传》:「既坐,言无所及,唯涕泣流连。」
《漢語大詞典》:连宵(連宵)
犹通宵。《魏书·逸士传·李谧》:“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餘矣。犹括次专家,搜比党议,隆冬达曙,盛暑连宵。” 宋 苏辙 《次韵王巩见寄》:“君家有酒能无事,客醉连宵遣不迴。” 赵朴初 《滴水集·喜春来》:“连宵歌扇倾城赏,万里星槎两国欢。”
分類:通宵
《國語辭典》:连年(連年)  拼音:lián nián
接连好几年。汉〈古乐府。病妇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
《漢語大詞典》:天下士
才德非凡之士。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唐 高适 《咏史》诗:“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清 方文 《访孙豹人不遇因题其壁》诗:“ 虞翻 天下士,知己无一人。”
分類:才德非凡
《漢語大詞典》:谢家兄弟(謝家兄弟)
指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与从弟 谢惠连 。二人俱以诗文著称。后常用以指有文才的兄弟。 唐 鲍防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诗:“人日春风绽早梅, 谢 家兄弟看花来。”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皆梦轩》:“又谰言长语:‘《梦轩》一联云: 谢 家兄弟池塘草, 商 室君臣鼎鼐梅。’”参见“ 谢池草 ”。
《漢語大詞典》:谢池草(謝池草)
《南史·谢惠连传》:“族兄 灵运 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 惠连 輒得佳语’。尝於 永嘉 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 惠连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后遂以“谢池草”为怀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怀弟之作》:“相怜 谢 池草,明日又春华。”亦省作“ 谢草 ”。 清 张廷潞 《送魏定野归柏乡》诗:“ 莱 衣爱日春方永, 谢 草关情梦未安。”
分類:怀念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