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期集费(期集費)
亦称“ 期集钱 ”。 宋 代皇帝赐给新及第进士游宴及造名册的费用。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二:“ 熙寧 五年,詔赐新及第进士钱三千緡,诸科七百緡,为期集费。”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五:“国初进士期集,以甲次高下率钱,刊小録,事游燕。或富而名次卑,所出无几;或贫而名次高,至於假丐。 熙寧 六年三月庚申,詔赐进士及第钱三千緡,诸科七百緡,为期集费,一时歆艳,以为盛事。次举 熙寧 九年三月戊寅, 练亨甫 奏罢期集钱,止赐钱造小録,及第五百千,诸科二百千,而游燕之费,復率钱为之。至 元祐 三年三月甲戌,詔復增进士钱百万,酒五百壶,为期集费。相仍至今,定为千七百緡。”
《漢語大詞典》:期集院
亦称“ 期集所 ”。 新科进士聚会的地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谢恩:“饮酒数巡,便起赴期集院。”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期集:“谢恩后,方诣期集院。” 宋 文天祥 《纪年录》:“ 寳祐 四年……时 革斋先生 卧病客邸,予自期集所请朝假,侍汤药。”
《漢語大詞典》:铺地钱(鋪地錢)
指岳家为女婿进士登第后赴宴 琼林 所花的费用。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进士登第,赴燕 琼林 ,结婚之家为办支费,谓之铺地钱。”
《漢語大詞典》:旗扁银两(旗扁銀兩)
清 制,发给新中式举人、进士树旗立匾于宅门的银两。《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乡、会试中式人员,应得旗扁银两及表里缎疋,应照举人、进士例给予。”
《漢語大詞典》:琼林锦绣仙(瓊林錦繡仙)
指新进士。进士及第,衣锦绣,赐 琼林 宴,故称。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正是移将 金谷 繁华景,妆点 琼林 锦绣仙。”参见“ 琼林宴 ”。
《國語辭典》:琼林宴(瓊林宴)  拼音:qióng lín yàn
1.本指宋代皇帝于琼林苑设宴款待进士。后泛指在礼部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也称为「恩荣宴」、「闻喜宴」。
2.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参见「打棍出箱」条。
《漢語大詞典》:青袍角带(青袍角帶)
青色袍服,角饰腰带。 明 代未授职进士服式。借指未授职进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荐主同咨:“自戊戌一咨,候命輦下者五载,青袍角带,鳞集都城。”
《國語辭典》:泥金帖子  拼音:ní jīn tiě zi
以金屑涂饰的笺简,唐代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时所用。宋。杨万里 送族弟子西赴省诗:「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
《漢語大詞典》:热赶郎(熱趕郎)
唐 妓 王苏苏 善谐谑。有进士 李标 造饮,饮次题诗云:“洞中仙子多情态,留住 刘郎 不放归。” 苏苏 作答云:“阿谁乱引閒人到,留住青蚨热赶归。” 标 惭而归。后 苏苏 见 王 家郎君,辄询“热赶郎在否”。见 唐 孙棨 《北里志·王苏苏》。后因戏称嫖客为“热赶郎”。
分類:谐谑进士
《漢語大詞典》:魁解
指科举制乡试中式的第一名。 唐 制,进士由乡而贡曰解; 明 清 乡试称解试,故中式的举人第一名称魁解,又称解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 陶 扇炉进酒,因问:‘闈中何题? 去恶 魁解否?’”参阅明史·选举志二
《漢語大詞典》:老虎班
明 清 时进士经过朝考,按等第分别授官,其中一部分人被点为知县当即分省任用,称榜下即用知县,俗称“老虎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又有一班外行朋友説是:这榜下即用是‘老虎班’,一到就补好缺的。”
《漢語大詞典》:老年兄
(1).科举时代同年考中举人进士者的互称。 清 李渔 《怜香伴·斋访》:“自前科京邸一别又是三年,老年兄愈加矍鑠了。”
(2).对平辈中男性年长者的尊称。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这老年兄去年临别之前,曾説等姑娘满孝,他一定进京来看姑娘。”
《國語辭典》:誇官  拼音:kuā guān
旧时中状元者游街三日,称为「誇官」。《西游记》第一二回:「又赐两队仪从,著多官送出朝门,教他上大街行道,往寺里去,就如中状元誇官的一般。」
《漢語大詞典》:京解之才
谓有考中举人、进士的才能。京,指到京城参加礼部会试和殿试,中者称进士。解,指到省城(包括京城)参加乡试,中者称举人,即取得被解送至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有几个老学,看了舍亲的文字,都许他京解之才。”
《漢語大詞典》:免解举人(免解舉人)
即免解进士。 唐 宋 时,进士即是举人,与 明 清 时乡试榜称举人,会试榜称进士者不同。宋史·选举志二:“应该恩免解举人,值兵燬失公据者,召京官二员委保,所在州军给据,仍申部注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