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3,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有辞
辞荣
训辞
朝辞
系辞
辞劳
言辞
辞避
辞章
辞官
楚辞
陛辞
辞气
致辞
辞去
《漢語大詞典》:有辞(有辭)
有怨言;有正言相告。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 周秉钧 易解:“辞,谓怨痛之辞。”孔丛子·论书:“ 孔子 见 齐景公 , 梁丘据 自外而至。公曰:‘何迟?’对曰:‘ 陈氏 戮其小臣,臣有辞焉,是故迟。’”
《漢語大詞典》:辞荣(辭榮)
逃避富贵荣华的生活。谓辞官退隐。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望 轩 唐 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旧唐书·隐逸传·王友贞》:“顷加徵命,作护储闈,固在辞荣,累陈情恳。” 宋 王禹偁 《寄金乡张赞善》诗:“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 清 朱彝尊 《同诸君圣安寺饯曹检讨》诗:“更闻 王万石 ,辞荣返故丘。”
《國語辭典》:训辞(訓辭)  拼音:xùn cí
教训的言语。《左传。僖公七年》:「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帅诸侯以讨郑,郑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公孙弘传》:「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也作「训词」。
分類:训教
《漢語大詞典》:朝辞(朝辭)
谓大臣外任,入朝叩辞帝王。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凡贵臣出守,朝辞例有颁赐。”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凡官外徙者皆放朝辞,而 询 独许入见。”
《国语辞典》:系辞(系辞)  拼音:xì cí
1.《易经》卦辞。相传为文王所作。
2.系辞传。《》传十翼之一,分为上下二篇,相传为孔子所作。主旨系阐释《易经》卦辞之义。
《漢語大詞典》:辞劳(辭勞)
因怕辛劳而推却。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出不辞劳,入不数功。” 唐 杜甫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貲》诗:“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劳。”
分類:辛劳推却
《國語辭典》:言辞(言辭)  拼音:yán cí
说话所用的词句或语汇。《文选。宋玉。高唐赋》:「传祝已具,言辞已毕。」《魏书。卷三六。李顺传》:「肃时侍饮,颇醉,言辞不逊,抗辱太傅、清河王怿,为有司弹劾。」
《漢語大詞典》:辞避(辭避)
托辞退避。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处子﹞復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宋史·刘保勋传:“吾受君命,未尝辞避。”
《國語辭典》:辞章(辭章)  拼音:cí zhāng
诗、词、曲、文章等的总称。《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士先器识而后辞章。果然内行克敦,文辞都是末艺。」也作「词章」。
《國語辭典》:辞官(辭官)  拼音:cí guān
辞去官职。《文明小史》第三七回:「第三件是:力争不来,要请钦差辞官。」
《國語辭典》:楚辞(楚辭)  拼音:chǔ cí
战国时代南方楚国的诗歌。楚怀王时的贤臣屈原,被谗而遭流放,作离骚以自伤,后人如宋玉、唐勒等人仿屈原文体而作,名篇备出,成为极重要的文学作品。而这一类文体的作品,通称为「楚辞」。楚辞为南方文学的代表,用句多是六言七言参差,描写个人情怀,富有浪漫神秘气息,其用韵而长篇铺叙,开汉赋的先河。汉刘向汇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作品,辑成《楚辞》。王逸为之注释,名为「楚辞章句」。
《國語辭典》:陛辞(陛辭)  拼音:bì cí
1.臣子拜谒后辞别天子。《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内诸司使、副授边任官者,陛辞时许奏子。」宋。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大率欲丰财而强兵,公因陛辞,极论其害。」
2.面见皇帝辞官。《聊斋志异。卷九。王司马》:「司马时年八十有三,力疾陛辞。」
《國語辭典》:辞气(辭氣)  拼音:cí qì
言辞语气。《论语。泰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三国演义》第五回:「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
《國語辭典》:致辞(致辭)  拼音:zhì cí
在集会时,发表祝颂、欢迎、勉励或答谢等的言辞。如:「主席致辞」、「来宾致辞」。《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也作「致词」。
《國語辭典》:致语(致語)  拼音:zhì yǔ
宋、元时,乐人所进的祝颂词。《宋史。卷一一三。礼志一六》:「八月,罢秋宴,以魏王出殡,翰林学士苏轼不进教坊致语故也。」《元史。卷七一。礼乐志五》:「乐止,念致语毕,乐作,奏长春柳之曲。」
《漢語大詞典》:辞去(辭去)
(1).辞别而去。战国策·齐策四:“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孔丛子·独治:“ 叔孙通 遂辞去,以法仕 秦 。”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2).去世的婉辞。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老身姓 温 ,夫主姓 刘 ,早年辞去,别无儿男。”
(3).辞掉,请求解除(自己的工作)。如: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到 上海 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