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道情  拼音:dào qíng
1.道德的情操。南朝宋。谢灵运〈述祖德〉诗:「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2.一种以唱为主的说唱艺术。用渔鼓和简板伴奏,原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用以宣扬出世思想,警醒顽俗。后来也用一般民间故事做题材。《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行至半山,忽见张良渔鼓简子,口唱道情。」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七。乾淳奉亲》:「后苑小厮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
《國語辭典》:上知  拼音:shàng zhì
具有高度智慧的圣哲。《论语。阳货》:「惟上知与下愚不移。」《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然则上知大贤,唯几唯哲,或出或处,不常其节。」也作「上智」。
《漢語大詞典》:骨清
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蒋子文 者, 广陵 人也。嗜酒好色,挑达无度。常自谓己骨清,死当为神。” 唐 杜牧 《赠李秀才》诗:“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 徐陵 。”
《國語辭典》:不伦(不倫)  拼音:bù lún
不合道理、不像样。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袁张所制,偏驳不伦,薛谢之作,疏谬少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大姓虽怪他言语不伦,还不认真,说道:『老道平日专好说笑话耍。』」
《國語辭典》:不伦不类(不倫不類)  拼音:bù lún bù lèi
不像这类,也不像那类。形容不像样或不合格式。《红楼梦》第六七回:「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又见他说的不伦不类,也不便不理他。」《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赵元常见他的为人,呆头呆脑,说的话,不伦不类。」
《漢語大詞典》:凤沼(鳳沼)
(1).指凤凰池。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宋 谢庄 《让中书令表》:“臣闻壁门天邃,凤沼神深。” 宋 梅尧臣 《次韵景彝祀高禖书事》:“君门赐胙予何有,不似矜夸凤沼傍。” 清 朱彝尊 《送曹郡丞之官徽州》诗:“凤沼趍晨久,鸞臺典籍荣。”
(2).指超凡的境地。 唐 高适 《鹘赋》:“望凤沼而轻举,纷羽族以惊猜。”
(3).指琴底的洼处。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 雷 ( 雷文 ) 张 ( 张越 )製槽腹有妙诀,於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盖谓於龙池凤沼之弦,微令有脣餘处悉洼之。” 宋 岳珂 桯史·冰清古琴:“又书:‘ 大历 三年三月三日,上底 蜀郡 雷氏 斲。’凤沼内书:‘ 正元 十一年七月八日再修, 士雄 记。’”
《國語辭典》:师旷(師曠)  拼音:shī kuàng
人名。字子野,春秋时晋国乐师。生卒年不详。以善辨音律著名。
《國語辭典》:玉虚(玉虛)  拼音:yù xū
1.神仙所居住的地方。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六:「寂绝乘丹气,玄明上玉虚。」
2.比喻超凡的境界。宋。杨万里 雪晴诗:「何须师鲍谢,诗在玉虚中。」
《漢語大詞典》:道风(道風)
(1).道德风操。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序》:“於昔 安公 ,道风允被。” 南朝 梁武帝 《罢凤凰御书诏》:“朕君临南面,道风盖闕,嘉祥时至,为媿已多。” 宋 宋祁 《赐皇弟允迪让恩命不允批答》:“朝涣既颁,何执常谦,欲遂素守,道风虽亮,允令难稽。”
(2).谓超凡脱俗的风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持:“ 远 , 持 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予坐客未识司直者,见其蓬髩电目,面作松鳞,癭处頷左……已而道风披扬,绪论亹出。”
(3).谓诸凡道家之教义及其生活实践等。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书》:“僕夙渐法化,晚味道风,常以崇空贵无,宗趣一也。”
《國語辭典》:弃世(棄世)  拼音:qì shì
1.离开人世。《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臣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三国演义》第三回:「兄醉矣!先父弃世多年,安得与兄相会?」也作「去世」、「逝世」。
2.超脱尘俗,遗世独立。《庄子。达生》:「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宋。陈师道〈寒夜有怀晁无斁〉诗:「归怀属有思,弃世不待怒。」
《漢語大詞典》:鹤姿(鶴姿)
鹤的姿态。比喻超凡脱俗的姿质。 唐 李华 《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年十有五,琼章鹤姿。”
《國語辭典》:高峻  拼音:gāo jùn
1.山高而陡。汉。祢衡〈鹦鹉赋〉:「嬉游高峻,栖跱幽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空泠峡,峡甚高峻。」
2.比喻品格极高。《南史。卷二○。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
《國語辭典》:邈邈  拼音:miǎo miǎo
1.遥远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2.忧闷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上哲
具有超凡的道德、才智的人。后汉书·崔駰传:“固将因天质之自然,诵上哲之高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人稟五材,修短殊用,自非上哲,难以求备。”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三门四表,焕矣惟新;上哲师宗,肃焉如在。”
《漢語大詞典》:孤韵(孤韻)
(1).独特的风格;超凡的韵律。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耸孤韵以风迈,騫逸气以烟翔。”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鐘罄鸣环珂。”
(2).指单调或单一的音律。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僧灵澈》:“ 刘梦得 曰:‘诗僧多出 江 右, 灵一 导其源, 护国 袭之, 清江 扬其波, 法振 沿之,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音之乐。’”
《漢語大詞典》:仙标(仙標)
(1).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誉人的风度。 唐 李白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 裴公 有仙标,拔俗数千丈。”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访友》:“久慕仙标,今方亲炙。”
(2).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美鹤的丰姿。 宋 范仲淹 《谢柳太博惠鹤》诗:“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詎敢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