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牛骍(牛騂)
赤色牛。古代用为祭祀的牺牲。语本《论语·雍也》:“犂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何晏 集解:“騂,赤也。” 汉 焦赣 《易林·恒之师》:“牛騂亡子,鸣於大野。”
《漢語大詞典》:绛矾(絳礬)
明矾之一种。由靑矾煅成,呈赤色,为透明结晶体。产于 山西 、 安徽 等地。可用于粉刷涂料及油漆。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绿矾:“緑矾、 晋 地、 河 内、 西安 、 沙州 皆出之,状如焰消。其中拣出深青莹浄者,即为青矾。煅过变赤,则为絳矾。入圬墁及漆匠家多用之。”
《漢語大詞典》:袾裷
赤色的衮衣。荀子·富国:“故天子袾裷衣冕。” 杨倞 注:“袾,古‘朱’字。裷,与‘衮’同。画龙于衣谓之衮,朱衮以朱为质也。”
分類:赤色衮衣
《漢語大詞典》:赭晕(赭暈)
赤色的圆形斑痕。 宋 张抡 《绍兴内府古器评》:“歷观 商 周 之器,或古色凝緑,或緑花萍缀,或赭晕斕斑,或土渍黯沁,而此鼎独灿然若精金,纹作龙虎,殊为美观。”
《漢語大詞典》:缊韨(縕韍)
古代祭服上的浅赤色蔽膝。礼记·玉藻:“一命緼韍幽衡。” 郑玄 注:“韍之言亦蔽也。緼,赤黄之间色,所谓韎也。” 孔颖达 疏:“他服称韠,祭服称韍……以蒨染之,其色浅赤。”
《漢語大詞典》:长庆赤(長慶赤)
涂饰墙壁的一种赤色颜料。 宋 陶谷 清异录·居室:“ 穆宗 喜华丽,所建殿阁,以纸膏胶水调粉饰墻名雪花泥,又一等鰾清和丹砂末谓之长庆赤。”
《漢語大詞典》:炎驹(炎駒)
赤色麒麟。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龙凤名状之一:“麟之青曰耸孤,赤曰炎驹。”一本作“甪驹”或“角驹”。
分類:赤色麒麟
《漢語大詞典》:骍驷(騂駟)
赤色的驷马。 汉 焦赣 《易林·随之颐》:“亡羊补牢, 张 氏失牛,騂駟奔走,鵠盗我鱼。”
分類:赤色驷马
《漢語大詞典》:骍犅(騂犅)
祭祀用的赤色公牛。《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鲁 祭 周公 ,何以为牲? 周公 用白牡, 鲁公 用騂犅,羣公不毛。” 何休 注:“騂犅,赤脊, 周 牲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事对》:“臣 汤 问曰:‘ 周 天子用騂犅,羣公不毛。 周公 ,诸公也,何以得用纯牲?’”
《漢語大詞典》:骍鬐(騂鬐)
赤色的马鬣。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既以为騂鬐四毳之驾,方瞳一角之人。”騂,一本作“ 赤 ”。
分類:赤色
《国语辞典》:赤色中国(赤色中国)  拼音:chì sè zhōng guó
共产党的标志多用赤色,且以各种斗争、清算为屠杀迫害的手段,故称共产党占据下的中国大陆为「赤色中国」。
《漢語大詞典》:黄鸟之旗(黄鳥之旗)
赤色的军旗。墨子·非攻下:“天赐 武王 黄鸟之旗。” 孙诒让 间诂:“黄与朱色近,故赤旟谓之黄鸟之旗。大赤为 周 正色之旗,流俗缘饰,遂以为天锡之祥矣。”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 周 称黄鸟之旗, 夏 有玄珪之锡。”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家冤将报,天赐黄鸟之旗;国害宜诛,神奉玄狐之籙。”
分類:赤色军旗
《漢語大詞典》:半支莲
一种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与叶皆为肉质、赤色,叶互生、线形而厚、基脚有长白毛,花大、无花梗;花瓣五片,可供观赏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四棱形,花浅紫色,全草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丹镂(丹鏤)
以赤色涂在刻纹上。三国志·吴志·贺齐传:“ 齐 性奢綺,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鏤,青盖絳襜。”
分類:赤色
《國語辭典》:赤练蛇(赤練蛇)  拼音:chì liàn shé
动物名。爬虫纲蛇亚目。长约八十公分,色淡黄,上有红、黑斑点,无毒而性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