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休声(休聲)
(1).赞美声。《北史·高允传》:“如此,则休声日至,谤议可除。” 宋 范仲淹 《贺胡侍郎致政状》:“国家兴廉让之节,疏涣汗之仁,宠数优贤,休声载路,耀锦南国。”
(2).美好的名声。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迈兹令德,蔼然休声。”旧唐书·韩瑗传:“冀欲闻逆耳之言,甘苦口之议,发扬大化,裨益洪猷,垂令誉於将来,播休声於不朽者也。”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人知公抚 吴 之勤,休声美实,洋溢羡衍,而岂知劳身焦思,独运於众人所不见者哉。”
《國語辭典》:徽号(徽號)  拼音:huī hào
1.古代旌旗的名号。《三国志。卷二五。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杨阜》:「隆又以为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
2.表示尊敬和赞美的称号。《晋书。卷五三。列传。悯怀太子》:「去年十二月,道文疾病困笃,父子之情,实相怜悯。于时表国家乞加徽号,不见听许。疾病既笃,为之求请恩福,无有恶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再看那署的款,却都是连篇累牍,犹如徽号一般的别号。」
《國語辭典》:要得  拼音:yào de
可以、很好。多用于表示称许或赞美。如:「此次国剧公演,演员们的唱腔、做工硬是要得。」
《國語辭典》:褒扬(褒揚)  拼音:bāo yáng
赞美表扬。《书经。洛诰》「以予小子扬文武烈」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公当留举大明德,用我小子褒扬文武之业而奉顺天。」《后汉书。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传。齐武王演传》:「肃宗下诏褒扬之,复封张子它人奉其祠。」
《國語辭典》:心许(心許)  拼音:xīn xǔ
1.默认、默许。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今徐城外有徐君墓,昔延陵季子解剑于此,所谓不违心许也。」
2.赏识、赞美。唐。丘为〈湖中寄王侍御〉诗:「晨趋玉阶下,心许沧江流。」宋。陆游 先少师宣和初有赠晁公以道诗偶读晁公文集泣而足之诗:「远闻佳士辄心许,老见异书犹眼明。」
分類:赞许赞美
《漢語大詞典》:徽称(徽稱)
褒扬赞美的称号。 南朝 宋 傅亮 《进宋公为宋王诏》:“乘马之制,有陋旧章,徽称之美,未穷上爵,岂足以显报懋功。”旧唐书·韦温传:“羣臣上尊号, 温 上疏曰:‘……今岁 三川 水灾, 江 淮 旱歉,恐非崇饰徽称之时。’帝深嘉之,乃止。” 元 揭傒斯 《进至大圣德颂表》:“皇太子暨丞相百僚耆耋等以皇帝陛下出抚边陲,入继大统,丰功盛德,高出千古,握符御极,宜获徽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真君封爵:“ 永乐 十五年加封 徐知证 、 徐知諤 二真君曰‘九天金闕明道达德大仙……’凡三十四字,至加上帝号则仅十八字,爵虽崇而徽称减矣。”参见“ 徽号 ”。
分類:褒扬赞美
《國語辭典》:徽号(徽號)  拼音:huī hào
1.古代旌旗的名号。《三国志。卷二五。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杨阜》:「隆又以为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
2.表示尊敬和赞美的称号。《晋书。卷五三。列传。悯怀太子》:「去年十二月,道文疾病困笃,父子之情,实相怜悯。于时表国家乞加徽号,不见听许。疾病既笃,为之求请恩福,无有恶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再看那署的款,却都是连篇累牍,犹如徽号一般的别号。」
《國語辭典》:溢美  拼音:yì měi
1.过分的赞美。《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唐。司空图〈释怨〉:「岂溢美而是竞,忘伪谦而自爱。」
2.非常的美好。汉。王充《论衡。齐世》:「方今圣明,承光武,袭孝明,有浸酆溢美之化,无细小毫发之亏。」
《國語辭典》:称美(稱美)  拼音:chēng měi
称扬人或事的美善。《礼记。祭统》:「铭之义,称美不称恶。」
《國語辭典》:凯风(凱風)  拼音:kǎi fēng
1.从南向北吹的风。《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楚辞。屈原。远游》:「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也称为「南风」、「薰风」。
2.《诗经。邶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凯风,美孝子也。」首章二句为:「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國語辭典》:歌乐(歌樂)  拼音:gē yuè
凡由人声所表现的音乐,统称为「歌乐」。
《漢語大詞典》:美号(美號)
褒扬赞美的称号。 汉 班固 《白虎通·号》:“所以有 夏 、 殷 、 周 号何?以为王者受命,必立天下之美号以表功,自克明易姓为子孙制也。”《汉书·王莽传上》:“圣王之法,臣有大功则生有美号,故 周公 及身在而託号於 周 。”《礼记·曲礼下》“不为父作諡” 唐 孔颖达 疏:“諡者,列生平德行,而为作美号。”
分類:褒扬赞美
《漢語大詞典》:颂祷(頌禱)
赞美祝褔。语出《礼记·檀弓下》:“善颂善祷。” 孔颖达 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祷者,求福以自辅也。”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三:“桥边有 关帝 庙,颇赫奕,故一时居民,皆归功颂祷云。” 李大钊 《“今”与“古”》:“我们惟有讴歌现代,颂祷今人,以今世为未来新时代的基础。”
分類:赞美
《國語辭典》:称誉(稱譽)  拼音:chēng yù
称扬、赞誉。《韩非子。八奸》:「其于说议也,称誉者所善,毁疵者所恶,必实其能,察其过,不使群臣相为语。」《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承太子閒,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称誉之。」
《漢語大詞典》:食牛
尸子卷下:“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鵠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贤者之生亦然。”后以“食牛”赞美青少年志壮心雄,气概豪迈。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明 李东阳 《题杜日川修撰日会中书兄弟趋朝图》诗:“食牛惊坐客,渡蚁识胡僧。” 清 黄遵宪 《和周朗山琨见赠之作》:“当时乳虎气食牛,众作蝉噪嗤噍啁。”参见“ 吞牛 ”。
《國語辭典》:吞牛  拼音:tūn niú
比喻意气极盛。宋。王十朋〈潘岐哥〉诗:「胸中之气已吞牛,开眼睛光如虎视。」
《國語辭典》:神笔(神筆)  拼音:shén bǐ
神仙所作的文章。比喻文笔神奇巧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