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1,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凶贼
贼火
军贼
贼虏
贼犯
贼乱
贼死
蝥贼
阴贼
五贼
贼曹
贼帅
谗贼
草贼
贼奴
《漢語大詞典》:凶贼(凶賊)
(1).谓凶猛强暴,有害于人者。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贼义残仁,莫斯为甚。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讎。辜讎之人,谓之凶贼。”
(2).凶狠暴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王元长 凶贼自詒。”
《漢語大詞典》:贼火(賊火)
见“ 贼伙 ”。
《漢語大詞典》:贼伙(賊伙,賊夥)
亦作“ 贼火 ”。贼人聚集的团伙;贼人的同伙。 明 王守仁 《请止亲征疏》:“贼伙内,有能自相擒斩首官者,与免本罪。” 清 陈维嵩 《寄赠侯叔岱》:“ 碻磝 贼火动地来,两手如飞左右射。”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岂知园内早藏了几个在那里接赃,已经接过好些,见贼伙跑回,大家举械保护。” 清 陈徽言 武昌纪事:“贼急闭二门,攻之未克,贼伙来援,乃夺其抬銃战鼓还。”
《漢語大詞典》:军贼(軍賊)
指军中败类。尉缭子·重刑令:“自百人已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军贼。”
分類:军中败类
《漢語大詞典》:贼虏(賊虜)
对敌寇的贬称。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贼虏忽然而过,未必死伤。” 北齐 魏收 《为侯景叛移梁朝文》:“盗憎主人,乃图逆节,拔本塞源,委身贼虏。” 清 唐鉴 《南征》诗之八:“贼虏善深谋,将弁甘久待。”
《漢語大詞典》:贼犯(賊犯)
盗窃犯。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生]老黄门,俺是箇贼犯!” 清 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己亥四十岁》:“奉委查办 寧远 贼犯 姚武 抢劫一案,亦係言官参奏。”《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我老爷把重要贼犯交你看管,你胆敢将他凌虐至死!”
分類:盗窃
《漢語大詞典》:贼乱(賊亂)
(1).为非作歹,制造混乱。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士仕者,污漫者也,贼乱者也,恣睢者也,贪利者也,触抵者也,无礼义而唯权埶之嗜者也。” 唐 李华 《质文论》:“文则奢,奢则不逊,不逊则诈,其行也痼瘠,天下诈极则贼乱。”
(2).祸乱。史记·天官书:“蚀大角,主命者恶之;心,则为内贼乱也。”左传·宣公二年“大史书曰‘ 赵盾 弑其君’” 唐 孔颖达 疏:“国内自有贼乱,非我所能禁之,故越境得免,由义絶故也。”
(3).指乱臣贼子。《汉书·李寻传》:“故曰朝廷亡人,则为贼乱所轻,其道自然也。”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夫警卫不脩,则患生非常。忽有醉酒狂夫,分争道路,既无尊严之仪,岂识上下之别。此为 胡 狄 起於轂下,而贼乱发於左右也。”
《漢語大詞典》:贼死
要死;几乎令人受不了。例如:累得贼死。
《國語辭典》:蝥贼(蝥賊)  拼音:máo zé
专吃禾稼的害虫。比喻败类、祸害的意思。《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剪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也作「蟊贼」。
《國語辭典》:阴贼(陰賊)  拼音:yīn zé
阴险且狠毒。《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郭解传》:「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汉书。卷七六。王尊传》:「素行阴贼,恶口不信,好以刀笔陷人于法。」
《漢語大詞典》:五贼(五賊)
(1).道教谓命、物、时、功、神为五贼。《阴符经》上:“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张果 注:“五贼者,命、物、时、功、神也……故反经合道之谋其名有五,圣人禪之乃谓之贼,天下赖之则谓之德。故贼天之命,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 黄帝 所以代 炎帝 也。贼天之物,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帝 尧 所以代帝 挚 也。贼天之时,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帝 舜 所以代帝 尧 也。贼天之功,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 大禹 所以代帝 舜 也。贼天之神,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 殷汤 所以革 夏 命也, 周武 所以革 殷 命也。故见之者昌,自然而昌也。” 清 钱谦益 《炼丹台》诗:“六相资辅弼,五贼收狂癲。”
(2).指五种有害禾稼的东西。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而除五贼。”
(3).五种自伤致疾之事。 清 唐甄 潜书·厚本:“思淫心疾,气淫肝疾,味淫脾疾,饮淫肺疾,色淫肾疾。此五者,内自贼者也。五贼日蚀,则渐伤而中虚,以成内疾。”
《國語辭典》:贼曹(賊曹)  拼音:zéi cáo
职官名。汉代郡太守之属吏,掌逐捕盗贼之事。
《漢語大詞典》:贼帅(賊帥)
盗贼的头领。亦指叛军首领。《陈书·高祖纪上》:“ 岭 南叛涣, 湘 郢 结连,贼帅既擒,兇渠传首。”隋书·刑法志:“其获贼帅及士人恶逆,免死付冶,听将妻入役,不为年数。”
《漢語大詞典》:谗贼(讒賊)
(1).诽谤中伤,残害良善。诗·陈风·防有鹊巢序:“《防有鹊巢》,忧谗贼也。” 孔颖达 疏:“忧谗贼者,谓作者忧谗人,谓为谗以贼害於人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无怨望忿怒之患,彊弱之难,无谗贼妒疾之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其辞述己之始生,以至壮大,迄于将终,正道直行,而罹谗贼。”
(2).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管子·四称:“良臣不使,谗贼是舍。”《楚辞·刘向〈九叹·愍命〉》:“刜谗贼於中廇兮,选 吕 管 於榛薄。” 王逸 注:“言己欲为君斫去谗贼之臣於堂廇之中,选进 吕尚 、 管仲 之徒以为辅佐,则邦国安寧也。”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夫何大夫之炳烈兮,王不寤夫谗贼。”
《國語辭典》:草贼(草賊)  拼音:cǎo zéi
草寇。《旧唐书。卷一九。僖宗本纪》:「七月,草贼王仙芝寇掠河南十五州,其众数万。」
分類:起义农民
《漢語大詞典》:贼奴(賊奴)
对贼寇、仇敌的詈词。晋书·周顗传:“ 顗 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繫肘。’” 宋 文天祥 《回永州杨守履顺书》:“求其忠义贯日月,处 汉 贼危疑之间,临大节而不可夺;至於杀贼奴,取纍纍金印,此事付度外,岂不凛凛大丈夫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学生北伐队宣告文》:“呜呼!三户亡 秦 ,廿年兴 越 ,我 江 东八千子弟,詎不足以灭彼贼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