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4,分3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成败
败叶
败事
败坏
必败
大败
败亡
败荷
胜败
一败
败绩
祸败
败衄
旷败
败盟
《國語辭典》:成败(成敗)  拼音:chéng bài
1.成功与失败。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载籍既记其成败,古今又著其愚智矣!」《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成败之事,在此一举,汝等始终勿改,如有言退者立斩。」
2.造成失败。《后汉书。卷六九。窦何列传。何进》:「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前汉书平话。卷上》:「当日萧何三箭,登坛拜将。今日成败都是萧何用机,人皆作念怨之。」
《国语辞典》:败叶(败叶)  拼音:bài yè
凋零的落叶。唐。李商隐〈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诗:「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宋。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词:「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
《國語辭典》:败事(敗事)  拼音:bài shì
破坏事情的进展。如:「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馀,好好的计划给搞砸了。」
《國語辭典》:败坏(敗壞)  拼音:bài huài
毁坏、破坏。如:「为官者若只为自己著想,甚至为了私利而做出败坏国家社会的事,那是很可怕的。」《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义纵》:「纵必以气凌之,败坏其功德。」《三国演义》第二○回:「结连党伍、败坏朝纲。」
《高级汉语词典》:必败
一定败
分类:必败
《国语辞典》:大败(大败)  拼音:dà bài
严重的战败。《三国演义》第一○回:「李傕、郭汜令张济引军赶马腾,樊稠引军赶韩遂,西凉军大败。」
《國語辭典》:败亡(敗亡)  拼音:bài wáng
失败灭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天悯周公之德,痛其将有败亡之祸,故于郊祭而见戒云。」
《韵府拾遗 歌韵》:败荷(败荷)
钱惟演诗水风犹猎败荷香
《漢語大詞典》:胜败
胜利或者失败。例如:胜败乃兵家常事。
成功或者失败
《漢語大詞典》:一败(一敗)
(1).一旦失败或一次失败。新唐书·文艺传下·吴武陵:“假使官军百败,而行阵未尝乏;足下一败,败成禽矣。”二程遗书卷二上:“今日堂堂天下,只西方一败,朝廷遂震,何也?”《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 李克用 喜曰:‘ 周阳五 此举,足以雪 沧滩 一败之耻矣!’”
(2).完全失败。新唐书·魏徵传:“始 魏公 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 唐 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3).全部败落。 唐 杨炯 《幽兰赋》:“悲秋风之一败,与蒿草而为芻。”
《國語辭典》:败绩(敗績)  拼音:bài jī
1.战败。《左传。鲁襄公三十一年》:「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史记。卷六四。司马穰苴传》:「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2.功业毁坏。《楚辞。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3.行列错乱。《礼记。檀弓上》:「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
《漢語大詞典》:祸败(禍敗)
灾祸与失败。左传·襄公九年:“ 商 人閲其祸败之衅,必始於火。”国语·晋语八:“民志不厌,祸败无已。”《后汉书·李固传》:“譬犹一门之内,一家之事,安则共其福庆,危则通其祸败。” 宋 苏舜钦 《猎狐篇》:“久纵此凶妖,一旦果祸败。”
分類:灾祸失败
《國語辭典》:败衄(敗衄)  拼音:bài nǜ
挫败、战败。《新五代史。卷二五。唐臣传。符存审》:「存审为将,有机略,大小百馀战,未尝败衄,与周德威齐名。」《金史。卷一一四。列传。白华》:「白华以儒者习吏事,以经生知兵,其所论建,屡中事机,然三军败衄之馀,士气不作,其言果可行乎。」
《漢語大詞典》:旷败(曠敗)
失败;失误。宋史·陈韡传:“帝称其平寇功, 韡 顿首言曰:‘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灵,苟逃旷败耳,何功之有。’” 宋 苏辙 《辞御史中丞札子》:“﹝臣﹞常恐才小责重,一有旷败,孤负圣恩。”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求人之际,但信其言而用之;有所旷败,亦如其言而坐之。”
分類:失败失误
《國語辭典》:败盟(敗盟)  拼音:bài méng
毁约、违约。宋。陆游 湖水愈缩戏作诗:「今秋雨少烟波窄,堪笑沙鸥也败盟。」《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说了死誓,不许败盟。」
分類: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