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0,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贤圣
进贤
贤相
名贤
贤哲
贤劳
亲贤
贤达
贤豪
高贤
任贤
英贤
贤否
贤王
忠贤
《漢語大詞典》:贤圣(賢聖)
(1).道德才智极高。六韬·盈虚:“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盖 太姜 渊智非常,虽 太王 之贤圣,亦与之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念叠矩重规,当贤圣之君七作。”
(2).道德才智极高的人。战国策·赵策二:“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周京 赫赫, 成 康 之至教蔑闻; 鲁国 巖巖,贤圣之餘风可坠。”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陆中丞:“六岁受孝经论语,以古贤圣自期。” 郁达夫 《初秋杂感》诗之二:“何必珊瑚夸斗富,本来贤圣不言贫。”
(3).佛;菩萨。
(4).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宋 林逋 《答潘司理》诗:“岑寂园庐何所对,酒中贤圣药君臣。”参见“ 贤人 ”。
《國語辭典》:贤人(賢人)  拼音:xián rén
1.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一○:「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也作「贤者」。
2.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 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國語辭典》:进贤(進賢)  拼音:jìn xián
进用贤能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国君进贤,如不得已。」
《國語辭典》:进贤冠(進賢冠)  拼音:jìn xián guān
古时儒者所戴的黑布冠。见《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
《漢語大詞典》:进贤星(進賢星)
星名。旧云进贤星现,主卿相进贤任能。南齐书·天文志下:“十月丙戌,太白行在进贤星西南四寸,为犯。” 唐 独孤及 《送张徵君寅游江南序》:“初, 贞元 二年,进贤星明,於是夫子与 广陵 马曾 ,俱以元纁辟焉。”
《國語辭典》:贤相(賢相)  拼音:xián xiàng
具有才德,能辅佐君王的臣子。《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
《國語辭典》:名贤(名賢)  拼音:míng xián
有名的贤人。《文选。陆机。辩亡论》:「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分類:著名贤人
《國語辭典》:贤哲(賢哲)  拼音:xián zhé
德智兼备,术德兼修的人。《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致平端自亲贤哲,稔乱无非近佞臣。」《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身离恶俗,门墙又见儒修;客到名邦,晋接不逢贤哲。」
《國語辭典》:贤劳(賢勞)  拼音:xián láo
因富才具多担当而劳乏。《孟子。万章上》:「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今称人因公劳累为「贤劳」,乃称美之意。
分類:劳苦辛劳
《國語辭典》:亲贤(親賢)  拼音:qīn xián
亲近贤人。《礼记。表记》:「今父之亲子也,亲贤而下无能。」《孔子家语。卷一。王言解》:「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
《國語辭典》:贤达(賢達)  拼音:xián dá
1.贤能通达。《宋元戏文辑佚。王祥卧冰》:「冷地思之,婶婶贤达人怎比?」《孤本元明杂剧。降桑椹。第一折》:「这孩儿他三从四德为先,贞烈贤达第一。」
2.有才能、品德及声望的人。如:「社会贤达」。
《漢語大詞典》:贤豪(賢豪)
(1).贤明豪迈。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文侯 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柳宗元敢为诞妄:“其称 温 之弟 恭 亦贤豪絶人者。” 明 许三阶《节侠记·开宗》:“公子贤豪,将军义侠。”
(2).贤士豪杰。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 起 乃为置酒,悉召贤豪为会,阴令术者徧视之,皆不足当。”明史·俞大猷传:“ 大猷 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 孙中山 《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國語辭典》:高贤(高賢)  拼音:gāo xián
对贤明才智者的尊称。《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漢語大詞典》:任贤(任賢)
委用德才兼备的人。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人君之道:清浄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然则取士之方,任贤之事,故陛下素来所深知。” 宋 王禹偁 《拟贬萧瑀出家诏》:“朕失任贤之道,昧则哲之明,遂令宰执之中,互生猜忌,以致君臣之际,有是暌离。”
《漢語大詞典》:英贤(英賢)
德才杰出的人。后汉书·马严传:“能通《左氏春秋》,因览百家羣言,遂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 唐 杜甫 《喜晴》诗:“英贤遇轗軻,远引蟠泥沙。”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袞袞生英贤。” 王闿运 《丁文诚诔》:“窃微生之逢辰,交当代之英贤。”
分類:杰出
《高级汉语词典》:贤否
好的与坏的
《漢語大詞典》:贤王(賢王)
(1).有德行的君王。孟子·尽心上:“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新唐书·陆贽传:“ 周宣 中兴贤王也, 吉甫 文武贤臣也。”《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吾闻 成汤 身长九尺,而作贤王。”清史稿·后妃传论:“及 文宗 未造, 孝贞 、 孝钦 两皇后躬收政柄,内有贤王,外有名将相,削平大难,宏赞中兴。”
(2). 匈奴 贵族的封号。有左贤王、右贤王。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挥刃斩 楼兰 ,弯弓射贤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降将云帆北渡,贤王宝马东征。”
《國語辭典》:忠贤(忠賢)  拼音:zhōng xián
忠诚贤良。《文选。李康。运命论》:「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凤不可令久典事,宜退使就第,选忠贤以代之。」
分類:忠诚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