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老豆腐  拼音:lǎo dòu fu
1.用锅子煮豆浆,点入盐卤数滴,即逐渐凝固成脑浆状,称为「豆腐脑儿」;其凝固较坚硬的,称为「老豆腐」。
2.戏称年纪大的人。如:「我年纪都这么一大把了,你就别再取笑我,吃我老豆腐!」
《國語辭典》:酱豆腐(醬豆腐)  拼音:jiàng dòu fu
一种黄豆的加工品,将小块豆腐利用黴菌发酵而制成。也称为「腐乳」。
《高级汉语词典》:麻豆腐  拼音:má dòu fǔ
做团粉等剩下的渣子,可以做菜吃
《國語辭典》:麻婆豆腐  拼音:má pó dòu fu
一种川菜。相传是一位四川陈姓麻脸妇人所创。以豆腐、绞碎或剁碎的猪肉或牛肉、蒜屑、辣豆瓣酱、葱屑及多种调味料配合烹制而成。如:「麻婆豆腐是一道富有地方风味特色的菜肴,现已风靡全世界。」
《國語辭典》:磨豆腐  拼音:mò dòu fu
1.用石磨研碎豆子来做豆腐。如:「老师傅一大早赶著磨豆腐,以便拿到市场去卖。」
2.比喻人反复说个没完。如:「该说的事说一遍就够了,请不要一直磨豆腐。」
《漢語大詞典》:白玉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晋书·慕容德载记:“ 障水 得白玉,状若璽。”红楼梦第四回:“ 贾 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至于青瑶窗里,明月初回;白玉房前,垂杨自见。”
(2).喻指豆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豆腐诗》:“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國語辭典》:白虎  拼音:bái hǔ
1.神话传说中的野兽。《诗经。召南。驺虞》:「于嗟乎驺虞。」汉。毛亨。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2.星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
3.中国神话或星相家所说的凶神。《水浒传》第三七回:「才离黑煞凶神难,又遇丧门白虎灾。」《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白虎临身日,临身必有灾。」
4.俗称无阴毛之女子。
《國語辭典》:白虎观(白虎觀)  拼音:bái hǔ guàn
汉代的宫殿。汉章帝时曾会集大夫、博士、儒生等多人于此地讲议五经同异。《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
《國語辭典》:菽乳  拼音:shú rǔ
豆腐的别名。参见「豆腐」条。
分類:豆腐
《漢語大詞典》:黎祁
豆腐的别称。 宋 陆游 《邻曲》诗:“拭盘堆连展,洗鬴煮黎祁。”自注:“ 蜀 人以名豆腐。”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一:“ 淮南王 弄术成豆腐,豆腐一名黎祁。”
分類:豆腐
《國語辭典》:豆脯  拼音:dòu fǔ
豆腐的别名。参见「豆腐」条。
分類:豆腐
《漢語大詞典》:小宰羊
谓豆腐。 宋 陶谷 清异录·官志:“ 时戢 为 青阳 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箇。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
分類:豆腐
《國語辭典》:黄豆(黃豆)  拼音:huáng dòu
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青皮豆」的别名。参见「大豆」条。
《国语辞典》:豆乾  拼音:dòu gān
以布包豆腐,加上香料,压去水分蒸制而成的食品。参见「豆腐乾」条。
《漢語大詞典》:淮王术(淮王術)
(1).指 汉 淮南王 刘安 的方术。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欲得 淮王 术,风吹晕已生。”亦称“ 淮南法 ”。 唐 吕岩 《忆江南》词:“ 淮南 法,秋石最堪夸。”参见“ 淮南王 ”。
(2).相传由 汉 淮南王 刘安 所创的制作豆腐的方法。 宋 朱熹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豆腐》:“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 淮王 术,安坐获泉布。”一本作“ 淮南术 ”。参阅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识卷六, 汪汲 《事物原会》引 五代 谢绰 《宋拾遗录》
《漢語大詞典》:淮南王
(1). 汉高祖 子 刘长 的封号。 高祖 十一年封 长 为 淮南王 。 文帝 时 刘长 谋反,谪徙 蜀郡 ,途中不食而死。
(2). 汉 刘安 袭其父 刘长 的封号。 安 好文学,喜神仙之术,传说甚多,故一般所称 淮南王 多指 安 。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王阳能铸黄金》:“ 淮南王 安 鋭精黄白,庶几轻举,卒离亲伏白刃之罪。” 章炳麟 《原儒》:“ 淮南王 犬吠天上,鸡鸣云中。”
(3).古曲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淮南王》, 淮南小山 之作也。王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八公相携俱去,莫知所在。王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之曲。”
《國語辭典》:豆渣  拼音:dòu zhā
制豆浆剩下的渣滓,可做饲料。也称为「豆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