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57,分9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宣远
颜谢
羊何
一丘一壑
永嘉游
幼度
幼舆高志
元规端委,幼舆丘壑
知名自谢公
紫囊
遵渚来鸿
沈谢
谢娘桥(又作:谢娘 谢桥)
词典
谢公
多谢
典故
宣远

相关人物
谢瞻


《宋书》卷五十六〈谢瞻列传〉~557~
谢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第三兄也。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初为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瞻幼孤,叔母刘抚养有恩纪,兄弟事之,同于至亲。刘弟柳为吴郡,将姊俱行,瞻不能违,解职随从,为柳建威长史。寻为高祖镇军、琅邪王大司马参军,转主簿,安成相,中书侍郎,宋国中书、黄门侍郎,相国从事中郎。弟晦时为宋台右卫,权遇已重,于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辏,门巷填咽。时瞻在家,惊骇谓晦曰:「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乾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乃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及还彭城,言于高祖曰:「臣本素士,父、祖位不过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特乞降黜,以保衰门。」前后屡陈。高祖以瞻为吴兴郡,又自陈请,乃为豫章太守。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辄向亲旧陈说,以为笑戏,以绝其言。晦遂建佐命之功,任寄隆重,瞻愈忧惧。永初二年,在郡遇疾,不肯自治,幸于不永。晦闻疾奔往,瞻见之,曰:「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时果有诉告晦反者。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瞻曰:「吾有先人弊庐,何为于此!」临终,遣晦书曰:「吾得启体幸全,归骨山足,亦何所多恨。弟思自勉厉,为国为家。」遂卒,时年三十五。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

例句

他日新诗应见报,还如宣远在安城。 韩翃 送中兄典邵州

典故
相关人物
谢灵运
 
颜延之(字延年)

参考典故
颜光禄


《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
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自潘岳、陆机之后,文士莫及也,江左称颜、谢焉。所著并传于世。

例句

颜谢徵文并,钟裴直事同。 司空曙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世业大小礼,近通颜谢诗。 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 李白 留别金陵诸公

典故
羊何

相关人物
羊璿之
 
谢灵运


《昭明文选》卷二十五〈诗丁·赠答三·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98~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列传〉~774~
灵运既东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例句

别后遥传临海作,可见羊何共和之。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典故
一丘一壑
 
一邱一壑

相关人物
司马绍(晋明帝)
 
谢鲲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品藻〉~53~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鲲随王敦下,入朝,见太子于东宫,语及夕,太子从容问鲲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孰愈?』对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臣不如亮。纵意丘壑,自谓过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巧蓺〉~722~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典故
永嘉游

相关人物
谢灵运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
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踰旬朔。理人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

例句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我来游秋浦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 李白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潭在秋浦桃树陂下。余新名此潭)

典故
幼度

相关人物
谢玄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奕子)谢玄〉~2080~
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及长,有经国才略,屡辟不起。后与王珣俱被桓温辟为掾,并礼重之。转征西将军桓豁司马、领南郡相、监北征诸军事。于时苻坚强盛,边境数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禦北方者,安乃以玄应举。中书郎郗超虽素与玄不善,闻而叹之,曰:「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时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于是徵还,拜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而凉州之师始达咸阳,蜀汉顺流,幽并系至。先遣苻融、慕容炜、张蚝、苻方等至颍口,梁成、王显等屯洛涧。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叔父征虏将军石、从弟辅国将军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檀玄、建威将军戴熙、扬武将军陶隐等距之,众凡八万。
典故
幼舆高志

相关人物
谢鲲


《晋书》卷四十九〈谢鲲列传〉~377~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祖缵,典农中郎将。父衡,以儒素显,仕至国子祭酒。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杜韬功封咸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敦有不臣之?,显于朝野。鲲知不可以道匡弼,乃优游寄遇,不屑政事,从容讽议,卒岁而已。每与毕卓、王尼、阮放、羊曼、桓彝、阮孚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温峤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喻孙权不过也。」
典故
元规端委,幼舆丘壑

相关人物
司马绍(晋明帝)
 
谢鲲
 
庾亮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品藻〉~53~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鲲随王敦下,入朝,见太子于东宫,语及夕,太子从容问鲲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孰愈?』对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臣不如亮。纵意丘壑,自谓过之。』」
典故
知名自谢公

相关人物
谢安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6~
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

例句

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 雍裕之 题蒲葵扇

典故
紫囊
  
紫香囊

相关人物
谢玄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附《谢玄传》
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

简释

紫罗囊:喻指香囊,或喻精美之物。唐杜甫《又示宗武》:“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例句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杜甫 又示宗武

归时每爱怀朱橘,戏处常闻佩紫囊。 卢纶 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行乐远誇红布旆,风流近赌紫香囊。 韩翃 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

典故
遵渚来鸿

相关人物
谢瞻


《诗经·豳风·九罭》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
《昭明文选》卷二十南朝宋·谢宣远(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巢幕无留燕,遵渚有来鸿。」唐·李善注:「《毛诗》曰:『鸿飞遵渚。』《礼记》曰:『九月之节,鸿雁来宾。』」

例句

栖枝犹绕鹊,遵渚未来鸿。 骆宾王 月夜有怀简诸同病

典故
相关人物
沈约
 
谢灵运

参考典故
沈约
 
谢康乐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也。祖玄,晋车骑将军。父瑍,生而不慧,为秘书郎,蚤亡。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谓亲知曰:「我乃生瑍,瑍那得生灵运!」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从叔混特知爱之。袭封康乐公,食邑二千户。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抚军将军刘毅镇姑孰,以为记室参军。毅镇江陵,又以为卫军从事中郎。毅伏诛,高祖版为太尉参军,入为秘书丞,坐事免。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高祖受禅,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邑千户,常侍如故。又拜约母谢为建昌国太夫人。奉策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馀人咸来致拜,朝野以为荣。俄迁尚书左仆射,常侍如故。寻兼领军,加侍中。天监二年,遭母忧,舆驾亲出临吊,以约年衰,不宜致毁,遣中书舍人断客节哭。起为镇军将军、丹阳尹,置佐史。服阕,迁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关尚书八条事,迁尚书令,侍中、詹事、中正如故。累表陈让,改授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令、前将军,置佐史,侍中如故。寻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九年,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少傅如故,给鼓吹一部。……约历仕三代,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文章,约兼而有之,然不能过也。自负高才,昧于荣利,乘时藉势,颇累清谈。及居端揆,稍弘止足,每进一官,辄殷勤请退,而终不能去,论者方之山涛。用事十馀年,未尝有所荐达,政之得失,唯唯而已。……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及闻赤章事,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约惧遂卒。有司谥曰文,帝曰:「怀情不尽曰隐。」

例句

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 任华 寄杜拾遗

新文生沈谢,异骨降松乔。 杜甫 哭王彭州抡

从骑尽幽并,同人皆沈谢。 韩翃 祭岳回重赠孟都督

典故
谢娘桥
  
谢桥


出处未明
相传六朝时即有此桥名。 谢娘, 未详何人, 或谓名谢秋娘者。谢娘,未详何人,或谓名谢秋娘者。 诗词中每以此桥代指冶游之地, 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诗词中每以此桥代指冶游之地,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 晏几道《鹧鸪天》:" 梦魂惯得无拘检, 又踏杨花过谢桥。" 纳兰反用其意, 谓在梦中追求的欢乐也完全幻灭了晏几道《鹧鸪天》:"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漢語大詞典》:谢公(謝公)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漢語大詞典》:谢公笺
同“谢公牋”。
一种样式的纸。为宋谢景初初创,故称。
分類:样式初创
《國語辭典》:多谢(多謝)  拼音:duō xiè
1.很感谢。为道谢之辞。《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当下雷太守道了多谢,辞别回署去了。」《红楼梦》第八回:「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著。」
2.郑重告诉。汉。辛延年 羽林郎诗:「人生有新旧,贵贱不相踰。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辞。焦仲卿妻》:「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傍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漢語大詞典》:颜谢(顔謝)
南朝 宋 诗人 颜延之 与 谢灵运 的并称。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与 陈郡 谢灵运 俱以词彩齐名,自 潘岳 、 陆机 之后,文士莫及也, 江 左称 颜 谢 焉。” 唐 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诗:“世业大小礼,近通 颜 谢 诗。”
《漢語大詞典》:紫罗囊(紫羅囊)
用紫罗缝制的香囊。一种佩饰。晋书·谢玄传:“ 玄 少好佩紫罗香囊, 安 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紫罗囊,指戏具。暇日方饮,戒其勿纵酒以旷时。” 清 陈维嵩 《菩萨蛮·赠梁陶侣》词:“谁爱紫罗囊,书籤玳瑁装。”
《漢語大詞典》:沈谢(沈謝)
(1).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 南朝 梁 沈约 的并称。两人均为著名文学家。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 沉 谢 ,异骨降 松 乔 。” 仇兆鳌 注:“ 沉 谢 、 沈约 、 谢灵运 。”
(2).为 沈约 和 南朝 齐 谢朓 的并称。 宋 张孝祥 《南歌子·赠吴伯承》词:“人物 羲皇 上,诗名 沉 谢 间。”
《漢語大詞典》:谢娘(謝娘)
(1). 晋 王凝之 妻 谢道韫 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 唐 韩翃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诗:“承颜 陆郎 去,携手 谢娘 归。”参见“ 谢女解围 ”、“ 谢家咏雪 ”。
(2). 唐 宰相 李德裕 家 谢秋娘 为名歌妓。后因以“谢娘”泛指歌妓。 唐 李贺 《恼公》诗:“春迟 王子 态,鶯囀 谢娘 慵。” 唐 温庭筠 《归国遥》词:“ 谢娘 无限心田,晓屏山断续。” 郁达夫 《偶感》诗:“ 谢娘 偏有意,怜及白衣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