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元都观
   
刘郎去后
 
刘郎已经老
 
刘郎未见
 
梦得重来郎省
 
吊麦伤桃
 
桃满观
 
桃花句
 
桃花误刘郎
 
无人不道看花回
 
燕麦兔葵
 
燕麦凫葵
 
玄都前度
 
玄都看花
  
玄都观中游
 
看花君子
 
看花才子
 
观中桃谢
 
观桃
 
观里千树

相关人物
刘禹锡


《本事诗·事感》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郎州司马,凡十年始徵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例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典故
东山
   
东山芳意
 
东山趣
 
东山捷径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下卷下《排调》
「初,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又「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
晋·孙盛《晋阳秋》
安家于会稽上虞县,优游山林,六七年间,徵召不至。

简释

东山:指隐居。唐王维《戏赠张五弟湮三首》之一:“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例句

东山有谢安,枉道降鸣銮。 刘宪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从此东山非昔游,长嗟人与弦俱绝。 刘禹锡 伤秦姝行

恩华辞北第,潇洒爱东山。 刘禹锡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以报洛中士君子兼见寄之什

功成名遂会归老,请问东山为近邻。 刘禹锡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 刘禹锡 庙庭偃松诗并序

诏书徵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 刘长卿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雅望期三入,东山未可寻。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

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 孟云卿 放歌行

清辉在昏旦,岂异东山游。 崔公信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

圣朝须助理,绝莫爱东山。 张谓 送青龙一公

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 李德裕 奉和太原张尚书(一作相公)山亭书怀

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 李白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 李白 留别西河刘少府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李白 赠常侍御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 李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李白 题元丹丘山居

东山夜宴酒成河,银烛荧煌照绮罗。 李群玉 长沙陪裴大夫夜宴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何时可为乐,梦里东山人。 李颀 寄镜湖朱处士

生事东山远,田园芳岁阑。 李颀 崔五宅送刘跂入京

常辞小县宰,一往东山东。 李颀 赠苏明府

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一作和徐相公贺襄阳徐副使加章服)

莺里花前选孟光,东山逋客酒初狂。 段成式 嘲元中丞(一作襄阳中堂赏花。为宪与妓人戏。语嘲之)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之一(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 王维 济上四贤咏(三首。济州官舍作。)之崔录事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一作送别)

东山期已定,相许便抽簪。 薛能 赠歌人

悔下东山石,贫于南阮家。 陆翱 閒居即事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韦应物 答冯鲁秀才

未真南宫拜,聊偃东山居。 韦应物 赠丘员外二首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高适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兹焉得高趣,高步谢东山。 高铢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

迹是东山恋,心惟北阙悬。 魏奉古 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之作

沈吟东山意,欲去芳岁晚。 贾至 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 陈子昂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 陈子昂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一作亭)重阳宴集作

东山芳意须同赏,子看囊盛几日传。 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

典故
围棋赌墅
 
东山赌墅
 
争棋墅
 
争棋赌墅
 
羊昙赌
 
谢傅别墅
  
谢赌
 
相关人物
谢安
 
羊昙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4~
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以总统功,进拜太保。

简释

赌墅:喻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或指舅甥关系。唐孙元晏《晋·谢公赌墅》:“自从乞与羊昙后,赌墅功成更有谁?”

典故
使君于此不凡
 
抚筝揽须
   
揽须
 
政尔良难君臣事
 
东山老听桓筝
 
桓伊不凡
 
桓伊哀弦
 
桓伊抚筝
  
桓筝
 
泪落哀筝曲
 
闻筝
 
闻筝堕泪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桓伊
 
谢安


《晋书》卷八十一〈桓宣列传·(族子)桓伊〉~28~
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内,而会稽王道子昏醟尤甚,惟狎昵谄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简释

桓伊筝:咏抚筝,或指心情悲愤。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


例句

谢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典故
墩犹姓谢
 
谢墩名字


《宋诗钞·临川诗钞》
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敦姓尚随公。
《全宋诗》卷五百四十一〈王安石四·谢公墩〉~6497~
走马白下门,投鞭谢公墩。昔人不可见,故物尚或存。问樵樵不知,问牧牧不言。摩挲苍苔石,点检屐齿痕。想此絓长樯,想此倚短辕。想此玩云月,狼籍盘与樽。井径亦已没,漫然禾黍村。摧藏羊昙骨,放浪李白魂。亦已同山丘,缅怀莳兰荪。小草戏陈迹,甘棠咏遗恩。万事付鬼箓,耻荣何足论。天机自开阖,人理孰畔援。公色无惧喜,傥知祸福根。涕泪对桓伊,暮年无乃昏。
典故
多谢无功

相关人物
司马睿(晋元帝)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排调〉~79~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
典故
玄晖风流
 
红药翻阶
 
翻阶句
 
药省
 
阶药翻红

相关人物
谢朓


《昭明文选》卷三十〈诗己·杂诗下·直中书省〉~408~
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玲珑结绮钱,深沈映朱网。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兹言翔凤池,鸣佩多清响。信美非吾室,中园思偃仰。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典故
玉树满庭
 
玉树高
  
芳庭树
 
相关人物
谢安
 
谢玄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例句

谢庭瞻不远,潘省会于斯。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子弟先卒伍,芝兰叠玙璠。 杜甫 览柏中允(一作丞)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

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之一

玉树满庭家转贵,云衢独步位初高。 钱起 重赠赵给事

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 陈子昂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

悬鱼庭内芝兰秀,驭鹤门前薜荔封。 颜萱 送羊振文归觐桂阳

典故
谢鲲吟未废
 
防梭

相关人物
谢鲲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江左名士传》:「鲲通简有识,不修威仪。好迹逸而心整,形浊而言清。居身若秽,动不累高。邻家有女,尝往挑之。女方织,以梭投折其两齿。既归,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其不事形骸如此。」

例句

防梭齿虽在,乞帽鬓惭斑。 段成式 和周繇见嘲

谢鲲吟未废,张硕梦堪思。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

典故 
荧草

相关人物
羊祜(字叔子)
 
谢弘微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祜历职二朝,任典枢要,政事损益,皆咨访焉,势利之求,无所关与。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凡所进达,人皆不知所由。或谓祜慎密太过者,祜曰:「是何言欤!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不能举贤取异,岂得不愧知人之难哉!且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
《宋书》卷五十八《谢弘微传》
六年,东宫始建,领中庶子,又寻加侍中。弘微志在素宦,畏忌权宠,固让不拜,乃听解中庶子。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上以弘微能营膳羞,尝就求食。弘微与亲故经营,既进之后,亲人问上所御,弘微不答,别以馀语酬之,时人比汉世孔光。

例句

藏弓身已退,焚稿事难闻。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对客默焚稿,何人知谏书。 杨巨源 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

焚草淹轻秩,藏书厌旧编。 权德舆 和张秘监阁老献岁过蒋大拾遗因呈两省诸公并见示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权德舆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两省阁老院长

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沉冥。 权德舆 送陆拾遗祗召赴行在

典故
乌衣年少
 
乌衣门巷
  
王亭谢馆
 
王家与谢家
 
王与谢
  
王谢乌衣
 
王谢邻里
 
王谢风流
 
旧时王谢
 
门巷乌衣
 
风流王谢

相关人物
王导
 
谢弘微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雅量〉~356~
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丹阳记》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邪诸王所居。」
《宋书》卷五十八〈谢弘微列传〉~590~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
《旧志》云:「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子弟为乌衣诸郎。」

例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金陵五题乌衣巷

迟回好风景,王谢昔曾游。 刘禹锡 题报恩寺

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杜甫 壮游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亲事遂停

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段成式 和周繇见嘲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羊士谔 忆江南旧游二首

王谢遗踪玉籍仙,三年闲上鄂君船。 陆龟蒙 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典故
风流谢安

相关人物
谢安


《南齐书》卷二十三〈王俭列传〉~436~
俭长礼学,谙究朝仪,每博议,證引先儒,罕有其例。八坐丞郎,无能异者。令史咨事,宾客满席,俭应接铨序,傍无留滞。十日一还学,监试诸生,巾卷在庭,剑卫令史仪容甚盛。作解散髻,斜插帻簪,朝野慕之,相与放效。俭常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盖自比也。世祖深委仗之,士流选用,奏无不可。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4~
寻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及中书令王坦之出为徐州刺史,诏安总关中书事。安义存辅导,虽会稽王道子亦赖弼谐之益。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安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察,弘以大纲,威怀外著,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羲之谓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安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时帝始亲万机,进安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固让军号。
典故  
心肝吐尽
  
狗苟蝇营
  
谢穷鬼
 
送穷文
  
韩氏有文曾饯汝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韩愈十一·送穷文〉~5640~2~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长,牛系轭下,引帆上墙,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长,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挈俦,去故就新,驾尘广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嚘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馀。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于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嗅臭香,糗长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主人应之曰:「子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奸欺,不忍害伤。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形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贵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我雠冤。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玉,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子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典故
估船运租
 
境同牛渚
 
客舟闻咏史
 
彦伯舟
 
牛渚吟
 
牛渚吟五章
 
牛渚闻高咏
 
租船咏史
 
袁宏夜吟
 
袁宏渚
 
袁宏烟月
 
袁宏咏史
 
谢将军
 
运租船

相关人物
袁宏
 
谢尚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68~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閒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擅道鸾《续晋阳秋》曰:「虎少有逸才,文章绝丽,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而贫,以运租为业。镇西谢尚,时镇牛渚,乘秋佳风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虎在运租船中讽咏,声既清会,辞文藻拔。非尚所曾闻,遂住听之,乃遣问讯。答曰:『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佳其率有胜致,即遣要迎,谈话申旦。自此名誉日茂。」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袁宏〉~239~
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例句

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 吴融 松江晚泊

早闻牛渚咏,今见鹡鸰心。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

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 岑参 送襄州任别驾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李白 劳劳亭歌

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皎然 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

乱后江山悲庾信,夜来烟月属袁宏。 郑谷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郑谷 荆诸七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典故
海棠花谢捲帘看


《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三〈懒起〉
百舌唤朝眠【百舌恼朝眠】,春心动几般。枕痕霞黯澹【枕霞红暗澹】,泪粉玉阑珊【泪粉玉阑干】。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暖嫌罗袜窄【暖怜罗袜窄】,瘦觉锦衣宽。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漢語大詞典》:兔葵燕麦(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凉。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绝句》引:“重游 玄都 ,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 宋 程先 《锁窗寒》词:“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 清 方文 《宿姜开先衍园》诗:“瑶草琼花何处覔?兔葵燕麦不胜情。”
分類:景象荒凉
《國語辭典》:前度刘郎(前度劉郎)  拼音:qián dù liú láng
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人,还乡后二人于太康年间重入天台山的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著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漢語大詞典》:玄都观(玄都觀)
(1). 北周 、 隋 、 唐 道观名。原名 通道观 , 隋 开皇 二年改名为 玄都观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南 崇业坊 。见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后废。 唐 刘禹锡 《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 金 元好问 《玄都观桃花》诗:“前度 刘郎 復 阮郎 , 玄都观 里醉红芳。”
(2).泛指道观。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好将 金谷 楼中女,改作 玄都观 里仙。”
《漢語大詞典》:东山意(東山意)
谓退隐的心愿。 唐 陈子昂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诗:“闻君 东山 意,宿习紫芝荣。” 唐 贾至 《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诗:“沉吟 东山 意,欲去芳嵗晚。”参见“ 东山 ”。
分類:退隐心愿
《國語辭典》:东山(東山)  拼音:dōng shān
1.日观峰的别名。参见「日观峰」条。
2.《诗经。豳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东山,周公东征也。」或亦指东征之士既归而述怀之诗。首章二句为:「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漢語大詞典》:东山屐(東山屐)
晋 谢安 在 金陵 城东筑别墅,常着屐来此游憩。 谢玄 等破 苻坚 ,有驿书至, 安 方对客围棋,阅书既竟,了无喜色,棋如故。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事见《晋书·谢安传》。后因以“东山屐”为典。 明 何景明 《将游东园以风雨遂止》诗之一:“雨阻 东山 屐,天留 北海 杯。”
《漢語大詞典》:谢安棋(謝安棋)
东晋 谢安 临危不惧,强敌压境之时,仍与客从容对弈。见晋书·谢安传。后遂以“谢安棋”形容为人具有雄才大略和从容镇定的风度。亦用为咏棋之典实。 唐 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之二:“坏陵 殷浩 謫,春墅 谢安 棋。” 元 张可久 《梧叶儿·鉴湖宴集》曲:“背写 兰亭 字,熟读《秦望碑》,懒对 谢安 棋。”
《漢語大詞典》:赌墅(賭墅)
晋书·谢安传载, 苻坚 率众百万,次于 淮 淝 ,京师震恐。 晋孝武帝 加 谢安 为征讨大都督。“ 安 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与 玄 围棊赌别墅。”后遂以“赌墅”表示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 唐 孙元晏 《晋谢公赌墅》诗:“发遣将军欲去时,略无情挠只贪棋。自从乞与 羊曇 后,赌墅功成更有谁!”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棋决雌雄》:“ 费褘 笑谈而退 魏 敌, 谢安 赌墅而破 秦 军。”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征虏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漢語大詞典》:揽桓须(攬桓須)
晋 谢安 功名盛极时,遭到构陷,见疑于 晋 孝武帝 。一天, 孝武帝 命 桓伊 吹笛, 桓伊 吹完一曲以后,又抚筝而歌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在座的 谢安 感动得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使君於此不凡!’” 孝武帝 也面有愧色。见《晋书·桓伊传》。后用为忠而见疑的典故。 宋 苏轼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不矜持 汉 节,犹喜揽 桓 须。”
《漢語大詞典》:桓伊筝
见“ 桓郎笛 ”。
《漢語大詞典》:桓郎笛
《晋书·桓伊传》载, 桓伊 为 江州 刺史,善吹笛,独擅 江 左。 谢安 位显功盛,为人所谗, 孝武帝 疑之。会帝召 伊 饮宴, 安 侍坐。帝命 伊 吹笛,吹一弄后, 伊 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 安 泣下沾衿,乃越席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后因以“桓郎笛”为巧用乐曲传达心曲的典故。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笑 谢公 旷达,暮年垂泪,听 桓郎 笛。” 清 赵翼 《六哀诗·阿文成公》:“敢抚 桓伊 筝,聊破弥远钻。” 清 徐夔 《闻笛有忆》诗:“谁将清夜 桓伊 笛,吹入 山阳 向秀 心。”参见“ 桓伊三弄 ”。
《國語辭典》:芝兰(芝蘭)  拼音:zhī lán
芝、兰为两种香草。比喻人德操、才质的美好。《孔子家语。卷五。在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三国演义》第六○回:「吾与仁人相会,如亲芝兰,如何数侮于吾耶!」
《國語辭典》:芝兰玉树(芝蘭玉樹)  拼音:zhī lán yù shù
比喻优秀的子弟。语出《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用作对别人子弟的赞美词。《再生缘》卷一:「人间富贵荣华尽,膝下芝兰玉树齐。」
分類:子弟优秀
《漢語大詞典》:谢庭(謝庭)
(1). 谢安 的门庭。喻指子弟优秀之家。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为老母寿》词:“明年今日称觴处,更有孙枝满 谢 庭。” 清 陈维嵩 《李映碧先生八十征诗文启》:“更 谢 庭之多凤,矧 荀 里之皆龙。” 柳亚子 《山村道畔遇陈君葆口占一律奉赠》:“更喜 谢 庭才咏絮,老夫眼为凤鸞明。”参见“ 谢庭兰玉 ”。
(2).旧时对舅家或妻家的代称。 清 龚自珍 《长相思》词:“早寒时,暮寒时, 江 上春潮平岸时, 谢 庭书到时。”参见“ 谢舅 ”。
《漢語大詞典》:谢庭兰玉(謝庭蘭玉)
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晋 裴启 语林:“ 谢太傅 问诸子姪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於阶庭耳。’”后遂用以“谢庭兰玉”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宋 曾巩 《庭桧呈蒋颖叔》诗:“ 汉 节从来纵真赏, 谢 庭兰玉载芳音。”亦省称“ 谢玉 ”。 清 王昶 金石萃编·唐〈杜君绰碑〉:“并光凌 谢 玉,彩嗣 韦 珠。”参见“ 谢兰燕桂 ”。
《漢語大詞典》:谢舅(謝舅)
指 晋 羊昙 之舅 谢安 。舅甥情谊深厚。见晋书·谢安传。后遂以“谢舅”作为吟咏舅甥情谊的典故。 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之子夫君 郑 与 裴 , 何 甥 谢 舅当世才。”
《漢語大詞典》:焚稿
(1).犹焚草。烧掉底稿。旧唐书·高士廉传:“ 士廉 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輒焚稿,人莫知之。”宋史·张庭坚传:“ 庭坚 言论深切,退輒焚稿。”参见“ 焚草 ”。
(2).焚烧诗文手稿。红楼梦第九七回回目:“ 林黛玉 焚稿断痴情, 薛寳釵 出闺成大礼。”
《國語辭典》:焚草  拼音:fén cǎo
1.章奏缮就,焚去草稿。古名臣以示谨密。《南史。卷二○。谢弘微传》:「每献替及陈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
2.烧草。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焚草为香,采花为供,年十有五,琼章鹤姿。」
《漢語大詞典》:乌衣门第(烏衣門第)
指世家望族。 清 陈维嵩 《渡江云·扬州感旧》词:“风流推 宋玉 ,更有 乌衣 门第旧 瑯琊 。珠帘璧月宾徒盛,多少繁华。”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赠梁汾》词:“ 德 也狂生耳,偶然间緇尘京国, 乌衣 门第。”参见“ 乌衣巷 ”。
分類:世家望族
《國語辭典》:乌衣巷(烏衣巷)  拼音:wū yī xiàng
地名。位于今南京市东南。东晋时王导、谢安诸贵族多居此,故世称王谢子弟为「乌衣郎」。《晋书。卷六八。纪瞻传》:「厚自奉养,立宅于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玩焉。」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國語辭典》:王谢(王謝)  拼音:wáng xiè
六朝望族王氏和谢氏的合称。《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又请娶于王、谢,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后比喻豪门望族。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漢語大詞典》:五穷(五窮)
唐 韩愈 作《送穷文》,谓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 宋 陆游 《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 金 边元勋 《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礱,薄命 刘蕡 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 李广 数难封。” 清 张令仪 《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復难送。”
《國語辭典》:五鬼  拼音:wǔ guǐ
1.知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鬼。见唐。韩愈〈送穷文〉。
2.南唐李璟所用的冯延巳、冯延鲁、陈觉、魏岑、查文徽等五位奸邪的臣子。
3.宋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圭,奸邪险伪,时称为「五鬼」。见《宋史。卷二八三。王钦若传》。
《漢語大詞典》:五穷(五窮)
唐 韩愈 作《送穷文》,谓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 宋 陆游 《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 金 边元勋 《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礱,薄命 刘蕡 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 李广 数难封。” 清 张令仪 《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復难送。”
《漢語大詞典》:文穷(文窮)
旧时文人失意,自谓以能文而致穷。 唐 韩愈 《送穷文》:“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 宋 刘克庄 《一剪梅·中秋解宜春郡印》词:“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
《國語辭典》:齑盐(虀鹽)  拼音:jī yán
齑,咸菜。齑盐指人吃饭只配咸菜和盐。形容非常穷困。宋。朱松 招友生诗:「读书有味齑盐好,对境无情梦寐清。」《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四折》:「守儒业平登显职,受齑盐坐享堂食。」也作「齑盐」。
《國語辭典》:齑盐(齏鹽)  拼音:jī yán
齑,咸菜。盐,盐巴。齑盐指人吃饭只配咸菜和盐。形容非常穷困。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想著那古来的将相出寒门,则俺这夫妻现受著齑盐困,就似他那蛟龙未得风雷信。」也作「齑盐」。
《漢語大詞典》:送穷鬼(送窮鬼)
旧俗之一。祭送穷鬼。 唐训方 《里语徵实》《四时宝镜》:“正月晦日衣敝食糜,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 明 陈耀文 天中记·晦日·送穷鬼:“ 高阳氏 子瘦约,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南·洛阳风俗琐录》:“腊月三十送穷鬼,与南方送更饭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