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歌韵》:诸魔(诸魔)
释氏要论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一念计生死即落诸魔
《漢語大詞典》:诸务(諸務)
(1).指各种家产。《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你诸务的没了,单只这两间房,驴粪球儿且外面光着。”
(2).各种事务。 梁启超 《变法通议》:“然立学诸务,责在有司。”
《漢語大詞典》:诸根(諸根)
佛教语。谓信、勤、念、定、慧五根及其他一切善根;或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无量寿经》卷上:“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浄,光颜巍巍。” 清 敬安 《雪中酬徐叔鸿郎中见怀之作》诗:“断妄诸根寂,观空万事慵。”
《漢語大詞典》:或诸(或諸)
犹或者。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礼记·郊特牲:“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或诸远人乎?”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或诸,即或者。”
《國語辭典》:望诸君(望諸君)  拼音:wàng zhū jūn
战国时赵国封给乐毅的名号。
分類:乐毅封号
《韵府拾遗 宥韵》:诸旧(诸旧)
宋书褚叔度传凡诸旧及有一面之款无不厚加赠遗
《漢語大詞典》:诸漏(諸漏)
佛教语。各种烦恼。漏,指贪欲、瞋恨、愚痴带来的烦恼。正法华经·光瑞品:“无有诸漏,无所不入。” 宋 王安石 《平甫游金山同大觉见寄相见后次韵》之二:“独往便应诸漏尽,相逢未免故情深。” 梁启超 《公祭康南海先生文》:“事已则宜返其乡,诸漏已尽不受后有,奚恋乎末次报身之一皮囊。”
《國語辭典》:诸葛亮(諸葛亮)  拼音:zhū gé liàng
人名。(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殁,辅助后主刘禅,封武乡侯。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与魏长期争战,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谥号忠武。著有《诸葛武侯集》。
《漢語大詞典》:诸趣(諸趣)
佛教语。六道轮回的别称。佛教的轮回说认为人死后神识进入轮回各道。由于自我善恶业力的不同,在六道中升降浮沉。《楞伽经》卷四:“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 章太炎 《菌说》:“六道升降,由于志念进退,其説亦近,而所化者乃其胤胄,非如佛家谓灵魂堕入诸趣也。”
《漢語大詞典》:诸僚(諸僚)
(1).同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鬼怪·穆象元判冥:“诸僚新旧代去者,或未识面,间以相问,则旧者告以此旧寅丈 穆公 。”
(2).古代少数民族名。分布于 岭 南一带和海中岛屿上。《文汇报》1985.10.7:“这些民族在古代被称为 越 人、 百越 、 诸僚 、 五溪 、 僰 人、 濮 人、 侹 人等,悬棺葬葬法会不会和如此众多的民族都有关系呢?”僚,旧作“獠”。
《漢語大詞典》:五诸侯(五諸侯)
(1).古星名。属井宿,共五星。后汉书·献帝纪:“﹝ 建安 十七年﹞冬十二月,星孛於五诸侯。” 李贤 注:“五诸侯,星名也。”晋书·天文志上:“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主刺举,戒不虞……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
(2).古星名。属太微垣,共五星。宋史·天文志:“内五诸侯五星,在九卿西。”
《漢語大詞典》:诸御(諸御)
(1).嫔妃。庄子·德充符:“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 成玄英 疏:“夫帝王宫闈,拣择御女,穿耳翦爪,恐伤其形。”
(2).官名。军中理事官员。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 吴 。” 司马贞 索隐:“诸御谓诸理事之官在军有职掌者。”
(3).复姓。 春秋 齐 有 诸御鞅 。见左传·哀公十四年
《漢語大詞典》:诸头(諸頭)
即都将,都头。诸,通“ 都 ”。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或被分割队伍,隶属诸头。” 马其昶 校注引 沈钦韩 曰:“牙门都将为都头。诸头,即谓都头也。”参见“ 都头 ”。
《國語辭典》:都头(都頭)  拼音:dū tóu
1.职官名。唐置,掌理一都。五代因之。宋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于指挥使。
2.领袖、专家。《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见王员外没有子嗣,以为自己是个赘婿,这家私恰像木榜刻定是他承受,家业再无人统核的了。遇著个浑家却又是一个不贤都头,一心只向著老公。」
3.州县的捕盗头目。《水浒传》第一三回:「知县随即叫唤尉司捕盗官员,并两个巡捕都头。」
《漢語大詞典》:诸真(諸真)
诸仙人。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百神守护,诸真班列。”
分類:仙人
《漢語大詞典》:鉴诸(鑑諸)
即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说文·金部:“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於月。” 王筠 句读:“诸是 汉 名,鑑乃古名。”旧唐书·礼仪志三引 汉 卫宏 《汉旧仪》:“以鑑诸取水於月,以阳燧取火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