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阿阇黎(阿闍黎)
亦作“ 阿闍梨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轨范师”。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 唐 颜真卿 《西林寺题名》:“﹝ 西林寺 ﹞有 法真 律师,深究清浄毗尼之学,即律祖师 志恩 之上足,余内弟 正义 之阿闍黎也。” 五代 齐己 《送谭三藏入京》:“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月明星稀,孰在孰亡。煌煌东方,惟有啟明。咨尔上座,及阿闍梨。代佛出世,惟大弟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这些规范,必需经阿闍梨(闍音shē,传法师)传授。” 奚侗 《辛亥岁暮杂诗》:“八国垂涎舍利子,西来健者又阿闍。天风吹满羣龙起,夺得魔王佛口鬚。”
《漢語大詞典》:奢摩他
亦作“ 奢摩它 ”。 梵语译音。寂止,寂静。谓精神集中,不为外界扰乱。《圆觉经》卷下:“以浄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万世界诸如来心,於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宗密 疏:“此翻云止,定之异名,寂静义也。” 清 龚自珍 《释二门三点同异》:“《楞严》有奢摩它,《圆觉》有奢摩它,《涅槃》有奢摩它。”
《漢語大詞典》:冒地
(1).谓触犯地神。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妾无罪兮冒地,又何辜兮负天!”
(2).佛教语。梵语bodhi(菩提)的另一译音。意译正觉。 唐 空海 《青龙寺惠果和尚之碑》:“从金刚萨埵稽首扣寂,师师相传,於今七叶矣,非冒地之难得,遇此法之不易也。”
《國語辭典》:瓦斯  拼音:wǎ sī
1.气体,特指一切能够燃烧的气体,如瓦斯、煤气、沼气等。为英文gas的音译。如:「瓦斯爆炸造成多人伤亡。」
2.专指煤气而言。参见「煤气」条。
3.军事上专指毒气。如:「战争中禁止使用毒瓦斯。」
《國語辭典》:法老  拼音:fǎ lǎo
古代埃及王的称号。为埃及语pharaoh的音译。原指埃及王宫,到新王国时期成为国王的同义语,后来遂成为埃及所有国王的通称。埃及人相信法老是神,具有至高无上的意志。
《國語辭典》:拷贝(拷貝)  拼音:kǎo bèi
原件的复制、复写或模仿。为英语copy的音译。
《國語辭典》:阿难陀(阿難陀)  拼音:ā nán tuó
人名。(?~西元前463)为梵语Ananda的音译。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当佛的侍者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國語辭典》:祖母绿(祖母綠)  拼音:zǔ mǔ lǜ
一种深绿色的宝石,属于绿柱石。晶石呈六角柱状,因含少量的铬而呈绿色。大型而完美者,价值与钻石相当。
《漢語大詞典》:伽那
(1).梵语的译音。象。 唐 段公路 北户录·象鼻炙:“ 广 之属城 循州 、 雷州 ,皆产黑象…… 梁 翔法师 云:‘象一名伽那。’”参见“ 伽耶 ”。
(2).梵语的译音。密合。《大日经疏》卷七:“梵云伽那是密合义。如众微相合成一细尘。诸藴相合而成一身等。”
(3).梵语的译音。厚。大智度论卷四八:“若闻伽字,即知诸法不厚不薄。伽那, 秦 言厚。”参阅翻梵语·外道法名
《漢語大詞典》:伽耶
梵语的译音。象。翻译名义集·畜生:“伽耶,或那伽,或那先,此云象。”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象:“伽耶,出北户録。”今本北户录作“伽那”。
分類:梵语译音
《漢語大詞典》:阿僧祇
梵语的译音。义译为无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何以云阿僧祇,阿者 秦 言无,僧祇者, 秦 言数,凡梵书称阿僧祇,即 华 言无数也。”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大乘入楞伽经第五云:‘大慧,我於娑婆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
《國語辭典》:曼荼罗(曼荼羅)  拼音:màn tú luó
佛教徒筑方圆土坛以安置诸佛尊以便祭供观修的地方。为梵语mandala的音译。意译为作坛、坛城。一般不筑造土坛,只采用图案形式。
《國語辭典》:撒旦  拼音:sā dàn
基督教中指称魔鬼者。参见「撒但」条。
《漢語大詞典》:剌马(剌馬)
藏语的译音。或译为“剌麻”、“喇嘛”。我国藏族、蒙族对喇嘛教僧侣的尊称,意为上人、师傅。 元 杨瑀 山居新话:“上曰:‘曾闻用人心肝为供,果有之乎?’ 班 曰:‘闻有此説,未尝目击,问之剌马可也。’”
《國語辭典》:马达(馬達)  拼音:mǎ dá
电动机的别称。参见「电动机」条。
《漢語大詞典》:亚门(亞門)
希伯来语āmēn的译音。或译为“亚孟”、“阿们”。意为“真诚”。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祈祷结束时的常用语,表示“心愿如此”。 鲁迅 《准风月谈·智识过剩》:“有了这样的实用教育,智识就不过剩了。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