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8,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分类词汇(续上)
熟字
仞识论
认识论
扣盘扪龠
扣盘扪烛
静因之道
逻辑思维
良心发现
《國語辭典》:熟字  拼音:shú zì
已认识的字。如:「这些都是已经教过的熟字了,怎么还错那么多?」
分類:认识
《漢語大詞典》:仞识论(仞識論)
即认识论。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仞,“ 认 ”的古字。 章炳麟 《订孔》:“ 荀卿 以积伪俟化治身,以隆礼合羣治天下……其正名也,世方诸仞识论之名学,而以为在 琐格拉底 、 亚歷斯大德 间。”
《國語辭典》:认识论(認識論)  拼音:rèn shi lùn
研究关于知识的来源、发展过程、认识方法,以及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可分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漢語大詞典》:扣盘扪龠(扣槃捫籥)
见“ 扣槃捫烛 ”。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同扣槃扪烛。
《國語辭典》:扣槃扪烛(扣槃捫燭)  拼音:kòu pán mén zhú
盲人不知日的形状,人告以日形如铜槃,他敲铜槃而有声;后闻钟声,即以为日。又有人告以日光如烛,他摸烛而知形状;后摸籥,也以为日。典出宋。苏轼〈日喻〉。后用来比喻认识不确切而产生误会。宋。王开祖〈儒志编。序〉:「言皆治国修身之要,见匪扣槃扪烛之为,如斯人者,岂易得哉!」
《漢語大詞典》:静因之道
战国 时期一部分道家的认识方法。认为心要保持虚静,并因应事物之理而偶合之,才能有正确的认识。管子·心术上:“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逻辑思维(邏輯思維)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同形象思维不同,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也叫抽象思维。
《國語辭典》:良心发现(良心發現)  拼音:liáng xīn fā xiàn
比喻悔悟、悔改。如:「在长辈的提醒下,他终于良心发现,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醒世姻缘传》第四回:「五更头寻思起来,未免也有些良心发现,所以近来也甚雁头鸱劳嘴的,不大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