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5,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无经
资给
点化
含糊
危行
辞色
详言
讽谕
唇舌
叩角
温和
法语
恶言
佳语
不可状
《漢語大詞典》:无经(無經)
(1).没有常规或法度。《楚辞·九章·悲回风》:“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茫茫之无纪。” 洪兴祖 补注:“此言 楚国 变乱旧常,无定法也。” 明 李东阳 《东祀录·通达下情题本》:“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繁,科派重叠。”
(2).谓不能用通常的言语文字表述。 唐 张蠙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诗:“静室谭玄旨,清宵独细听;真身非有像,至理本无经。”
《漢語大詞典》:资给(資給)
(1).天资聪敏,言语便捷。 汉 刘向 说苑·敬慎:“高上尊贤,无以骄人;聪明圣智,无以穷人;资给疾速,无以先人;刚毅勇猛,无以胜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辨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辨, 乐毅 、 曹邱生 是也。”
(2).资助,供给。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璋 资给 先主 ,使讨 张鲁 ,然后分别。”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玉 常以薪蒭衣服,资给於 崔 。”
(3).货财富足。《晋书·郤詵传》:“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资给,和乐兴焉。”
(4).资财给养。《北史·邢峦传》:“昔 邓艾 、 钟会 率十八万众,倾中国资给,裁得平 蜀 。”南史·何尚之传:“时或遣军北侵,资给戎旅,悉以委之。”
《國語辭典》:点化(點化)  拼音:diǎn huà
1.以法术变化事物。《西游记》第二一回:「他既奉法旨暗保师父,所以不能现身明显,故此点化仙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学生家事虽寒,数千之物还尽可办。若肯不吝大教,拜迎到家下点化一点化,便是生平愿足。」
2.指点教化。《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历代三》:「纯夫议论,大率皆只从门前过。资质极平正,点化得,甚次第,不知伊川当时如何不曾点化他。」明。贾仲名《升仙梦》第四折:「我奉上仙法旨特来点化,先教你为人,后教你成仙。」
3.变化,别出新意。《朱子语类。卷七。小学》:「古人于小学存养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学,只就上面点化出些精彩。」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
《國語辭典》:含糊  拼音:hán hú
1.言语不明白。《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听了他这一片狂妄的话,也犯不著合他斗气,只得含糊著答应了几个『是』。」也作「含胡」。
2.做事不澈底,马马虎虎。《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也作「含胡」。
《國語辭典》:危行  拼音:wéi xìng
正直的品行。《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國語辭典》:辞色(辭色)  拼音:cí sè
言语态度。《晋书。卷六二。祖逖传》:「辞色壮烈,众皆慨叹。」《三国演义》第四一回:「瑁遂与张允同至樊城,拜见曹操。瑁等辞色甚是谄佞。」
《漢語大詞典》:详言(詳言)
(1).谓言语审慎。后汉书·张湛传:“及在乡党,详言正色,三辅以为仪表。” 李贤 注:“详,审也。”
(2).犹正言,直言。 宋 宋祁 《张尚书行状》:“及司封駮,则详言粹议,有 任傀 之沉正。”
(3).细说。朱子语类卷五七:“ 孟子 之意,是欲见其曲折而详言之。”
《國語辭典》:讽谕(諷諭)  拼音:fèng yù
讽谏告谕。《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國語辭典》:唇舌(脣舌)  拼音:chún shé
1.比喻口才。《汉书。卷九二。游侠传。楼护传》:「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
2.言语。《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为这件事,不知费了多少唇舌!」
《漢語大詞典》:叩角
敲牛角。艺文类聚卷九四引 汉 蔡邕 《琴操》:“ 宁戚 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 齐桓公 闻之,举以为相。”后因以“叩角”为求仕或用言语打动君主而获显官之典。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博采之道弘,则异闻毕集;庭燎之耀辉,则奇士叩角。” 唐 刘沧 《汶阳客舍》诗:“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叩角谁賡 宁戚 歌,飞鳧莫辨 王乔 舄。”
《國語辭典》:温和(溫和)  拼音:wēn hé
1.不冷不热。《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又蚕性畏寒怕热,惟温和为得候。」
2.人的性情或态度平和温顺。《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政崇温和,好才爱士。」《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宇为人恭俭温和,不肯当此大任,坚辞不受。」
《國語辭典》:法语(法語)  拼音:fǎ yǔ
1.可作为法则的言语。《论语。子罕》:「法语之言,能无从乎。」
2.宗教的教言。《禅关策进》:「诸祖法语,今不取向上玄谈,唯取做工夫吃紧处。」
3.法兰西民族的语言。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属印欧语系罗马语族。分布在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地。使用人数在六千万以上,文字采用拉丁字母。旧音ㄈㄚˋ ㄩˇ fà yǔ。
《國語辭典》:恶言(惡言)  拼音:è yán
无礼、辱骂人的话。《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仲由传》:「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云长知此人有忠义之气,更不以恶言相加,亦不出战。」
《漢語大詞典》:佳语(佳語)
(1).好话。赞颂的话。三国志·魏志·崔琰传:“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
(2).好话。吉祥的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徽宗 尝乘轻舟泛 曲江 ,有宫嬪持寳扇乞书者。上揽笔亟作草书一联……俄復取笔涂去‘犯钩陈’三字,曰:此非佳语。”
(3).指妙语,意味隽永的言语。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卷中:“‘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写物态,慰人情也。 谢玄 爱之。‘远猷辰告’, 谢安 以为佳语。”
《国语辞典》:不可状(不可状)  拼音:bù kě zhuàng
无法用言语形容。唐。李群玉〈感春〉诗:「春情不可状,艳艳令人醉。」也作「难为状」。
分类: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