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畿要
(1).京畿要冲。 南朝 梁 沈约 《大赦诏》:“凡与 崔惠景 协契同谋,首为奸逆……悉皆盪涤,一无所问;凡诸反侧,咸与维新,并加宣慰,还復民伍。国信之明,皎如日月,榜勒畿要,咸使闻知。”
(2).指靠近京畿的要地。梁书·元帝纪:“贼臣 侯景 , 匈奴 叛臣,鸣鏑餘噍。 悬瓠 空城,本非国寳, 寿春 畿要,赏不踰月……敢兴逆乱,梗我王畿。”
《國語辭典》:嘉峪关(嘉峪關)  拼音:jiā yù guān
中国大陆著名的古关口,位于甘肃省酒泉县西嘉峪山的西麓,明洪武年间所置,居高凭险,为当时的边防要地。
《漢語大詞典》:八冲(八衝)
(1).泛指要冲之地。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雍 益 二州,顺流而东; 青 徐 战士,列江而西: 荆 、 扬 、 兗 、 豫 ,争驱八衝;征东甲卒,虎步 秣陵 。”
(2).指通衢。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掷火万里’,亦用《度人经》‘掷火万里流铃八衝’之语。”
分類:通衢要冲
《漢語大詞典》:衢地
古代用兵的九种地势之一。指各国相毗邻的要冲。孙子·九变:“凡用兵之法,将受命於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孙子·九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 张预 注:“衢者,四通之地。我所敌者,当其一面,而旁有邻国,三面相连属,当往结之,以为己援。”参见“ 九地 ”。
《國語辭典》:九地  拼音:jiǔ dì
1.根据地质、地形,可将土地分为沙泥、泽池、沚崖、下田、中田、上田、下山、中山、上山等九种。见汉。扬雄《太玄经。卷八。太玄数》。
2.大地、遍地。《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重玄匪奥,九地匪沉。」宋。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底事昆崙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3.地之最深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聊斋志异。卷一○。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漢語大詞典》:军冲(軍衝)
军事要冲。后汉书·隗嚣传:“而 孺卿 以奔离之众,拒要阸,当军衝,视其形势何如哉?”南史·垣护之传:“﹝ 齐高帝 ﹞以为军衝必在 寿春 ,非 崇祖 莫可为捍。”
《漢語大詞典》:吭咽
咽喉。比喻交通要冲。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盖其地并踞 武昌 上游,席建瓴之势,而 宜昌 尤扼 川 楚 吭咽。”
《漢語大詞典》:崄要(嶮要)
险要。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晋书·姚兴载记上:“将帅遭大丧,非在疆埸嶮要之所,皆听奔赴。”北史·韦阆传:“今日之举,亦欲引卿同行,但 三鵶 嶮要,非卿无以守也。”
《國語辭典》:土耳其  拼音:tǔ ěr qí
Turkey
国名。地跨欧、亚两洲。参见「土耳其共和国」条。
《漢語大詞典》:泰山石敢当(泰山石敢當)
旧俗,凡人家住屋门对桥梁、巷口或道路要冲,就在墙外立一小石碑,上刻“ 泰山 石敢当”五字,用以避邪。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八:“吾邑人家门户,当桥梁巷陋之衝,则竖石碑,书‘ 泰山 石敢当’五字,以镇之。” 鲁迅 《花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后感》:“其实, 中国 人谁没有迷信……他们会只化一个铜元买一条红纸,写上‘ 姜太公 在此百无禁忌’或‘ 泰山 石敢当’,悄悄的贴起来,就如此的安身立命。”参见“ 石敢当 ”。
《國語辭典》:石敢当(石敢當)  拼音:shí gǎn dāng
旧时民间以为在朝著巷口或为巷陌桥道要冲的家居正门前,立一小石碑,上刻石敢当三字,即可禁压不祥。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七。石敢当》:「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
《国语辞典》:新加坡  拼音:xīn jiā pō
Singapore
1.国名。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麻六甲海峡口,为一岛国。参见「新加坡共和国」条。
2.城市名。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位于印度洋、南海之间海峡的战略要冲。有深水港,为东南亚最大港口、世界最大商业中心之一、新加坡共和国的精华地区。也称为「狮城」。
《国语辞典》:和阗县(和阗县)  拼音:hé tián xiàn
县名。位于新疆,濒和阗河,地处丝路的要冲,自古即以产良玉著名。
《国语辞典》:马赛港(马赛港)  拼音:mǎ sài gǎng
Marseilles
城市名。在法国东南部,临里昂湾。当欧、亚、非三大陆航路的要冲,贸易繁盛,为法国第一商港,第二大都市,是地中海的重要港口。
《國語辭典》:老罴当道(老羆當道)  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北朝周将王罴率人修城,到晚上仍未完成,乃将梯子留在城外,不料却被敌人趁机偷袭。隔天清晨王罴被屋外的吵杂声惊醒,便袒身赤脚,拿著白棒,大叫道:「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而吓退了敌人。典出《北史。卷六二。王罴传》。后因用以比喻勇将镇守要塞。也作「老熊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