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8,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蛮靴
蛮音
戎蛮
蛮瘴
蛮落
蛮儿
小蛮腰
蛮服
渔蛮
缗蛮
蛮峒
蛮鼓
蛮君
蛮弦
蛮毡
《國語辭典》:蛮靴(蠻靴)  拼音:mán xuē
舞鞋。唐。舒元舆 赠李翱诗:「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绛帷。」清。徐珂《清稗类钞。技勇类。红娥舞双剑》:「月光中注视女,则窄袖蛮靴,仪态万方,一十七八丽人也。」
《漢語大詞典》:蛮音(蠻音)
南方口音。北齐书·陆法和传:“又 法和 平常言若不出口,时有所论,则雄辩无敌,然犹带蛮音。” 唐 许棠 《寄陆睦州》诗:“汐潮通 越 分,部伍杂蛮音。”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诗之二:“墟里寒泉在,蛮音稚子餘。”
《漢語大詞典》:戎蛮(戎蠻)
(1).亦作“ 戎曼 ”。即 蛮氏 。古族名。 西戎 的一支。 春秋 时分布于今 河南 颍河 上游一带。后为 楚 所灭。左传·昭公十六年:“ 楚 子闻 蛮氏 之乱也与 蛮子 之无质也,使 然丹 诱 戎蛮子 嘉 杀之,遂取 蛮氏 。”《公羊传·哀公四年》:“ 晋 人执 戎曼子 赤 归于 楚 。 赤 者何? 戎曼子 之名也。”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戎蛮》:“ 河南 汝州 西南有 蛮城 ,即 戎蛮子国 。 哀 四年, 楚 围 蛮氏 ,尽俘以归。”
(2).泛指四夷。 晋 张华 《命将出征歌》:“ 重华 临帝道,戎蛮或不宾。”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答彭孝廉书》:“ 吴 、 楚 、 秦 、 越 ,昔之称戎蛮者,今皆为中原腹地。”参见“ 四夷 ”。
分類:四夷西戎
《國語辭典》:四夷  拼音:sì yí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总称。《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文选。左思。魏都赋》:「以娱四夷之君,以睦八荒之俗。」
《漢語大詞典》:蛮瘴(蠻瘴)
南方瘴气。 宋 张九成 《辛未闰四月即事》诗之一:“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旧唐书谓 居易 流落江湖四五年,几沦蛮瘴。”
分類:南方瘴气
《漢語大詞典》:蛮落(蠻落)
(1).指南方少数民族部落。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逐 顒 ,占檄諭祸福,蛮落復平。”
(2).犹荒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二·鬼方:“盖当时 楚 地,亦极为蛮落, 春秋 始会盟中国耳。”
《漢語大詞典》:蛮儿(蠻兒)
唐 代名歌舞伎。后亦泛指舞姬侍妾。 元 耶律楚材 《复用前韵戏呈龙岗居士兼善长诗友》之二:“ 蛮儿 侍寝 龙岗 老,恰似柔稊生柳枝。” 元 耶律楚材 《戏景贤》诗:“ 蛮儿 深愜 龙冈 意,唱得 香山 《杨柳枝》。”
分類:侍妾
《漢語大詞典》:小蛮腰(小蠻腰)
旧时用以喻年轻女子纤细灵活的腰肢。 明 唐寅 《黄莺儿》词:“路迢遥,归期正早,瘦损小蛮腰。” 方荣杲 《题红薇日记》诗:“侠女芳名称 玉娇 ,玲瓏嫵媚小蛮腰。”参见“ 小蛮 ”。
《國語辭典》:小蛮(小蠻)  拼音:xiǎo mán
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侍姬,纤腰,善舞。《幼学琼林。卷二。女子类》:「潘妃步,朵朵莲花;小蛮腰,纤纤杨柳。」后借为妻妾的代称。宋。苏轼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词:「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漢語大詞典》:蛮服(蠻服)
(1).古代王畿方千里之外,每方五百里分为一服,共分成九服。蛮服在卫服之外,夷服之内,为第六服。周礼·夏官·职方氏:“方千里曰王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 贾公彦 疏:“言蛮者,近夷狄,蛮之言縻,以政教縻来之。”
(2).泛称远离京城的边远地区。 唐 元稹 《骆口驿》诗:“二星徼外通蛮服,五夜灯前草御文。”
《漢語大詞典》:渔蛮(漁蠻)
指以舟为家的渔民。 宋 范成大 《连日风作洞庭不可渡出赤沙湖》诗:“渔蛮尚自有常处,羈官方汝尤飘零。” 沈钦韩 注:“渔当作鱼。 东坡 有《鱼蛮子》诗。盖如蜑户以舟为家,《寰宇记》所谓 江 东曰水郎也。” 清 朱方蔼 《吴中杂咏》之四:“十里荷香明镜间,扁舟来往乐渔蛮。”
分類:渔民
《漢語大詞典》:缗蛮(緡蠻)
鸟鸣声。《礼记·大学》:“云:‘緡蛮黄鸟,止于丘隅。’” 陆德明 释文:“‘緡蛮’音緜,一音亡巾反。《毛诗》作緜,传云:‘緜蛮,小鸟貌。’”按,“緜蛮黄鸟”,见诗·小雅·绵蛮。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字说·字异而义同》:“‘绵蛮黄鸟’,《大学》作‘緡蛮’。”
《漢語大詞典》:蛮峒(蠻峒)
指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亦指这一地区的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笻竹杖 蜀中 无之,乃出徼外 蛮峒 。”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南越逸事:“ 南越 古 蛮峒 , 秦 时最强,俗尤善弩,每发铜箭,贯十餘人。”
《漢語大詞典》:蛮鼓(蠻鼓)
南方一种大鼓。也叫蜀鼓。 唐 杜牧 《怀锺陵旧游》诗之二:“ 滕阁 中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分類:南方大鼓
《漢語大詞典》:蛮君(蠻君)
对蛮人的戏称。 宋 苏轼 《王维吴道子画》诗:“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黿。”
分類:蛮人戏称
《漢語大詞典》:蛮弦(蠻弦,蠻絃)
亦作“ 蛮絃 ”。指南方少数民族的弦乐器。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诗:“蛮弦代雁曲如雨,一醉昏昏天下迷。” 清 陈维嵩 《潇湘神·盱眙舟中作》词:“ 淮水 流, 淮水 流,蛮絃铜鼓不胜愁。”
《漢語大詞典》:蛮毡(蠻氈,蠻氊)
亦作“ 蛮氊 ”。我国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产的毛毡。 宋 苏轼 《郭纶》诗:“我当凭軾与寓目,看君飞矢射蛮氊。”一本作“ 蛮毡 ”。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蛮毡出西南诸蕃,以 大理 者为最。蛮人昼披夜卧,无贵贱,人有一毡。” 宋 陆游 《醉眠曲》:“一杯一杯意忽倦,径拨纸帐投蛮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