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便蕃
亦作“ 便烦 ”。亦作“ 便繁 ”。 频繁;屡次。左传·襄公十一年:“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 杜预 注:“便蕃,数也。言远人相帅来服从,便蕃然在左右。”晋书·庾亮传:“阶缘戚属,累忝非服……遂随牒展转,便烦显任。”南史·顾协传:“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协 ,时辈荣之。”《旧唐书·裴度传》:“况累承宠命,亦为便蕃,前后三度,已行此礼。” 宋 王禹偁 《三黜赋》:“叨四入掖垣,何宠禄之便蕃。”
分類:频繁屡次
《漢語大詞典》:蕃宣
即藩垣。蕃,通“ 藩 ”。宣,通“ 垣 ”。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语本诗·大雅·崧高:“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宋 曾巩 《襄州与交代孙颀启》:“方图间燕之宜,自请蕃宣之便。” 宋 陆游 《上陈安抚启》:“久以臺省之英,出试蕃宣之绩。”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于时右丞 李公 ,实以上之懿亲,总受蕃宣之寄,而兼命参知政事。”
《國語辭典》:吐蕃  拼音:tǔ fān
唐代时,中国西方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青康藏高原。主要以农牧业为生,并有冶铁、毛织等手工业。信奉佛教。为唐代西方的主要外患。唐代文成、金城二公主先后与吐蕃赞普联姻,促进了唐、蕃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国语辞典》:陈蕃(陈蕃)  拼音:chén fán
人名。(?~西元168)字仲举,东汉汝南平舆人。桓帝时,与李膺等反对宦官而被免职。灵帝即位,封高阳侯,后与窦武谋诛宦官曹节、王甫等,事泄被害。为人方峻疾恶,厌恶特权,对汉末士大夫崇尚气节影响很大。
《國語辭典》:蕃衍  拼音:fán yǎn
孳生众多。《诗经。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也作「蕃息」。
《漢語大詞典》:诸蕃(諸蕃)
指边疆各少数民族。新唐书·吐蕃传上:“且 莫贺延磧 袤二千里,无水草,若北接虏, 唐 兵不可度而北,则 伊西 、 北庭 、 安西 诸蕃悉亡。”
《國語辭典》:蕃息  拼音:fán xí
孳生众多。《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阴阳和平,风雨时节,万物蕃息。」也作「蕃滋」、「蕃衍」、「蕃育」、「繁衍」。
《漢語大詞典》:西蕃
(1).特指 吐蕃 。 唐 高适 《贺哥舒大夫破九曲》诗:“遥传副丞相,昨日破 西蕃 。”
(2).亦作“ 西藩 ”、“ 西番 ”。我国古代对 西域 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的泛称。晋书·桓伊传:“臣过蒙殊宠,受任西藩。”南齐书·周盘龙传:“师不淹晨,西蕃剋定。”北史·西域传序:“ 煬帝 时,乃遣侍御史 韦节 、司隶从事 杜行满 使於西藩诸国。”明史·西域传二·西番诸卫:“西番即西 羌 ,族种最多,自 陕西 歷 四川 、 云南 西徼外皆是。”
(3).指 印度 。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杀青:“ 西蕃 用贝树造成纸叶, 中华 又疑以贝叶书经典。”
(4).旧时对西洋人的泛称。
(5).我国少数民族普米族的旧称。
《漢語大詞典》:蕃兵
宋 代在边境地区招募少数民族组成的边境守军。蕃,通“ 番 ”。宋史·兵志五:“蕃兵者,具籍塞下内属诸部落,团结以为藩篱之兵也。”
《國語辭典》:蕃庶  拼音:fán shù
1.众多、极多。《易经。晋卦》:「晋康侯用马蕃庶,昼日三接。」
2.繁殖。《国语。周语上》:「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
《國語辭典》:蕃滋  拼音:fán zī
孳生众多。《左传。桓公六年》:「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头大蕃滋也。」也作「蕃息」。
分類:繁殖增益
《國語辭典》:蕃昌  拼音:fán chāng
繁盛。《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后必蕃昌。」
分類:蕃衍昌盛
《漢語大詞典》:蕃落
(1).外族部落。蕃,通“ 番 ”。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述 道武 结婚蕃落,则曰:‘招携荒服,追慕 汉高 。’” 唐 刘言史 《赋蕃子牧马》诗:“蕃落多晴尘扰扰,天军猎到鸊鵜泉。”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建康 乾符坤络,世暌戎狄……非天堑之险艰于渡也,以性岐蕃落,渡之无适於用耳。”
(2).指外族人。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一西人到闕,随行蕃落,将不允出驛。”
《漢語大詞典》:蕃人
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通“ 番 ”。 唐 王建 《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唐 姚合 《穷边词》之二:“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明 茅大方 《送李曹公出镇西域》诗:“紫驼白马蕃人贡,赤黍黄羊 汉 卒屯。”
《漢語大詞典》:陈蕃榻(陳蕃榻)
后汉 陈蕃 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徐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因以“陈蕃榻”为礼贤下士之典。 唐 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诗:“自守 陈蕃 榻,尝登 王粲 楼。” 唐 李白 《寄崔侍御》诗:“高人屡解 陈蕃 榻,过客难登 谢朓 楼。” 清 孙枝蔚 《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留宿明日有诗见赠用韵答谢》:“当涂谁下 陈蕃 榻,把卷如登 杜甫 堂。”亦省作“ 陈榻 ”。 唐 窦巩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定知有客嫌 陈 榻,从此无人上 庾 楼。”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公射》:“ 郑 乡空健羡, 陈 榻未招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