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水耕  拼音:shuǐ gēng
农业用语。一种不使用土壤,而以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
《國語辭典》:子叶(子葉)  拼音:zǐ yè
种子胚的一部分,位于胚芽两侧,厚瓣状,为贮藏养分或幼苗进行同化作用的构造,萌芽后会伸展成初生叶,但亦有植物发芽时子叶并不露出土面。
《漢語大詞典》:余气(餘氣)
(1).残馀未尽的邪旧之气。管子·侈靡:“餘气之潜然而动,爱气之潜然而哀,胡得而治动?” 尹知章 注:“灾之餘气,潜然发动。”
(2).谓留下一点儿气息。晋书·宣帝纪:“会 河南 尹 李胜 将莅 荆州 ,来候帝。帝诈疾篤…… 胜 退告 爽 ( 曹爽 )曰:‘ 司马公 尸居餘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
(3).气的非主体部分。晋书·天文志上:“又案《河》《洛》之文,皆云水火者,阴阳之餘气也。夫言餘气,则不能生日月可知也。”
(4).谓风气的末流;影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自中朝贵玄, 江 左称盛,因谈餘气,流成文体。”
(5).馀剩的可供营养的物质。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识·医药:“兔丝寄生在木上分餘气者,茯苓、豕苓、雷丸、桓檀皆在下而分餘气者也。”
《漢語大詞典》:养卫(養衞)
营养护卫。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一面,则原是养卫人体的游走细胞(Wanderzelle)渐次变性,只顾自己。”
《國語辭典》:养分(養分)  拼音:yǎng fèn
富有营养的成分。如:「树根的功用,在吸收泥土中的水分与养分。」
《国语辞典》:米糠  拼音:mǐ kāng
糙米所碾出的皮层。营养价值极高,大多供饲畜及肥田之用。
《国语辞典》:补精神(补精神)  拼音:bǔ jīng shen
补充体力、营养等,使恢复精神的最佳状态。如:「中医学上认为人参可以养气血、补精神。」
《國語辭典》:灌肠(灌腸)  拼音:guàn cháng
将水、液体药物或营养物注入肠内。以清洗肠道、治疗疾病或供给养料。
《國語辭典》:灌肠(灌腸)  拼音:guàn chang
一种将面粉灌入猪肠中,染成红色,用油煎炸的食品。
《国语辞典》:麸皮(麸皮)  拼音:fū pí
麦子磨成面粉后留下的外皮,营养高,多用作饲料。也称为「麸子」。
《漢語大詞典》:老苗
方言。指缺乏营养没有很好生长即呈老态的禾苗。喻人因未经培育而不成材。《歧路灯》第八七回:“已经三十多岁的人,在庄稼人家,正是身强力壮,地里力耕时候;在书香人家,就老苗了。”《歧路灯》第九十回:“如今老苗了,未必还能干事。”
《国语辞典》:食补(食补)  拼音:shí bǔ
服用营养成分高的食品,以滋补身体。如:「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國語辭典》:养料(養料)  拼音:yǎng liào
泛指富有营养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配餐
根据人体需要按比例搭配制成的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各种食品,如合装在一起的面包片、香肠、火腿等。例如:方便配餐。
《漢語大詞典》:津脉(津脈)
植物输送水分和营养的叶脉。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花发不数日輒谢,香气亦薄,盖其津脉漏泄者多也。”
《漢語大詞典》:营养钵(營養鉢)
含有较多营养物质的、培育作物幼苗用的钵状物。用泥土或泥炭、肥料和水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放入制钵器具内制成。《人民日报》1974.5.17:“社员们正忙着把营养钵里培育的棉苗往棉田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