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栽花
(1). 晋 潘岳 任 河阳 县令时,在县中满栽桃李,传为美谈。后因以“栽花”称扬县令。 清 陈维嵩 《秋霁·送江辰六之任益阳》词:“江山未老,又逢仙令栽花到。”
(2).指种痘。参见“ 栽花先生 ”。
(2).指种痘。参见“ 栽花先生 ”。
《國語辭典》:簪花 拼音:zān huā
《漢語大詞典》:花谢(花謝)
即花红。水果的一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 齐 中多佳果,梨、枣之外……皆称一时之秀。而 青州 之苹婆, 濮州 之花谢,甜亦足敌 吴下 杨梅矣。”参见“ 花红 ”。
《漢語大詞典》:拈花一笑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 灵山 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 迦叶尊者 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 摩訶迦叶 。’” 明 通容 《祖庭钳锤录》附《宗门杂录》:“ 王荆公 语 佛慧泉禪师 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谓 梵王 至 灵山 以金色波罗夷花献佛,捨身为床座,请佛説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 金色头陀 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 摩訶迦叶 。’”此为佛教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公案。后以喻心心相印,会心。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伊为新至我,我是旧来伊,拈花一笑,心是口,不劳詮諦。羡只羡你这乖菩萨,巧 阿弥 ,降魔秘诀授凭谁?”亦省作“ 拈花 ”。 清 钱谦益 《寄严道彻太守》诗:“蒲团已悟拈花案,尺素争传倒薤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闵预》:“学簪花而捨拈花,何为不可;倩贝叶以充红叶,何便如之。”
《漢語大詞典》:三花
(1).三花树的略称。 唐 李白 《赠嵩少山焦炼师》诗:“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明 何景明 《简汝立》诗:“ 少室 三花无客采, 小山 丛桂有人攀。”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诗能传五叶,笔已秀三花。”参见“ 三花树 ”。
(2).三辫;三片。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诗》:“凤书裁五色,马鬣剪三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那 秦太师 他一进门,忒楞楞的黑心搥敢捣了千下,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花。”
(3).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唐 吕岩 《五言》诗:“阴阳烹五彩,水火鍊三花。”参见“ 三花聚顶 ”。
(4). 宋 苏轼 《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 金 元好问 《同希颜钦叔玉华谷还会善寺即事》诗之二:“铁笛不曾从二草,头巾久已掛三花。”
(2).三辫;三片。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诗》:“凤书裁五色,马鬣剪三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那 秦太师 他一进门,忒楞楞的黑心搥敢捣了千下,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花。”
(3).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唐 吕岩 《五言》诗:“阴阳烹五彩,水火鍊三花。”参见“ 三花聚顶 ”。
(4). 宋 苏轼 《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 金 元好问 《同希颜钦叔玉华谷还会善寺即事》诗之二:“铁笛不曾从二草,头巾久已掛三花。”
《骈字类编》:荻花
唐 韦应物 答李浣三首 其二 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唐 李嘉祐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 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唐 郑谷 淮上渔者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唐 陈羽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 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芦叶起西风。
宋 杨万里 豫章江皋二绝句 其二 可是北风寒入骨,荻花争作向南梢。
元 元好问 宛丘叹 秦阳陂头人迹绝,荻花茫茫白于雪。
元 耶律楚材 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诗十首 其十 渔矶旧隐荻花深,尘世宁忘昔日心。
金 李俊民 集古 其二 赠别 洞庭风软荻花秋,客散江亭雨未休。
唐 李嘉祐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 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唐 郑谷 淮上渔者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唐 陈羽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 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芦叶起西风。
宋 杨万里 豫章江皋二绝句 其二 可是北风寒入骨,荻花争作向南梢。
元 元好问 宛丘叹 秦阳陂头人迹绝,荻花茫茫白于雪。
元 耶律楚材 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诗十首 其十 渔矶旧隐荻花深,尘世宁忘昔日心。
金 李俊民 集古 其二 赠别 洞庭风软荻花秋,客散江亭雨未休。
《國語辭典》:烛花(燭花) 拼音:zhú huā
《漢語大詞典》:金花
(1).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 北周 庾信 《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 明 王世贞 《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 宋 苏轼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
(3).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 茅盾 《子夜》一:“‘邪魔呀’, 吴老太爷 似乎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从土里钻出来,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脑袋星星的,乱迸金花,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
(4).见“ 金花银 ”。
(5).见“ 金花牋 ”。
(6).见“ 金花帖子 ”。
(7).见“ 金华夫人 ”。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 宋 苏轼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
(3).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 茅盾 《子夜》一:“‘邪魔呀’, 吴老太爷 似乎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从土里钻出来,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脑袋星星的,乱迸金花,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
(4).见“ 金花银 ”。
(5).见“ 金花牋 ”。
(6).见“ 金花帖子 ”。
(7).见“ 金华夫人 ”。
《漢語大詞典》:金花银(金花銀)
指 明 清 赋征米谷折价上缴的银两。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又 浙江 等处,每岁夏秋麦米,共折银一百万有奇,即国初所谓折粮银,今所谓金花银是也。”《明史·食货志二》:“ 南畿 、 浙江 、 江西 、 湖广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米麦共四百餘万石,折银百万餘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亦省称“ 金花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今天下漕粟之费,数百万有奇,而上供御用者,名为金花,亦四百万有奇。”《清史稿·世祖纪二》:“国用浩繁,兵餉不足。而金花钱粮,尽给宫中之费,未尝节省发施。”
《國語辭典》:金花笺(金花牋) 拼音:jīn huā jiān
绘有金花的信纸。唐。乐史《杨太真外传》:「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
《漢語大詞典》:金花帖子
《漢語大詞典》:金华夫人(金華夫人)
神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神语·金华夫人》:“ 广州 多有 金华夫人 祠。夫人字 金华 ,少为女巫,不嫁,善能调媚鬼神。其后溺死湖中,数日不坏,有异香,即有一黄沉女像容貌絶类夫人者浮出,人以为水仙,取祠之。”亦作“ 金花夫人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金花夫人》:“ 广东 金花夫人 庙最多,其説不一。”亦省称“ 金花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金花夫人》:“ 明 张参政 詡 诗云:‘玉颜当日覩 金花 ,化作仙湖水面霞。霞本无心还片片,晚风吹落万人家。’”
分類: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