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艾纳(艾納)
亦作“ 艾蒳 ”。
(1).也称大艾。菊科。木质草本植物,叶互生,春末开花。我国产于 广东 、 广西 和 台湾 等省、自治区。将其叶片蒸馏后所得艾粉,精炼成艾片(也称冰片或艾脑香),可供药用,有解热、驱风、止痛、镇静之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艾纳香﹝集解﹞引 马志 曰:“《广志》云:艾纳出西国,似细艾。”
(2).古松、梅等树皮上生出的一种莓苔。有香气。 唐 陆龟蒙 《苔赋》:“质被緑钱之美,香闻艾纳之奇。” 宋 周密 浩然斋雅谈卷中:“ 东坡 《梅》诗云:‘凭仗幽人收艾纳,国香和雨入莓苔。’艾纳,梅枝上苔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艾纳香﹝集解﹞引 马志 曰:“《广志》云:……松树皮上緑衣,亦名艾纳,可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
《國語辭典》:艾人  拼音:ài rén
用艾草编结成的人形。旧俗于端年节悬挂在门上,用以避邪除毒。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
《國語辭典》:幼艾  拼音:yòu ài
1.容貌姣好的少年或少女。《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
2.幼者与长者。唐。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
《漢語大詞典》:艾萧(艾蕭)
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明 刘基 《燕歌行》:“琼田瑶草芟蒭蕘,江蘺泽兰成艾萧。”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 刘师培 文说·宗骚篇:“帝子无闻,悵艾萧之当户;党人不亮,悲椒榝之当帷。”参见“ 艾蒿 ”。
分類:艾蒿小人
《漢語大詞典》:艾蒿
草名。也称“萧”、“艾”或“冰台”。 宋 陈师道 《河上》诗:“窥巢乌鹊竞,过雨艾蒿光。” 萧红 《生死场》二:“艾蒿的气味渐渐织入一些疲乏的梦魂去。蚊虫被艾蒿烟驱走。”
分類:艾蒿草名
《骈字类编》:福艾
唐书李绩传绩临事选将必訾相其奇厖福艾者遣之
《國語辭典》:沛艾  拼音:pèi ài
形容马匹奔驰时,姿态雄健伟俊的样子。汉。张衡〈东京赋〉:「六玄虬之弈弈,齐腾骧而沛艾。」
《漢語大詞典》:灼艾
中医疗法之一。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宋史·太祖纪三:“ 太宗 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太宗 觉痛,帝亦取艾自灸。”
《漢語大詞典》:创艾(創艾)
亦作“ 创刈 ”。 谓因受惩治而畏惧;戒惧。《汉书·冯奉世传》:“ 羌 虏破散创艾,亡﹝逃﹞出塞。” 颜师古 注:“创艾谓惩惧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北单于创刈南兵,又畏 丁令 、 鲜卑 ,遯逃远去。” 宋 苏轼 《与朱鄂州书》:“有 神山乡 百姓 石揆 者,连杀两子。去岁夏中,其妻一产四子,楚毒不可堪忍,母子皆毙,报应如此,而愚人不知创艾。”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呜乎!以古人学成行立之年,而余始稍稍知自创艾,日其餘几!”
《漢語大詞典》:斩艾(斬艾)
(1).斩刈。砍伐。墨子·备城门:“斩艾与此长尺,乃置窑灶中。”
(2).斩刈。斩杀。左传·哀公二年:“ 范氏 、 中行氏 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 晋国 而灭其君。”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楚 虽无德,亦不斩艾其民。” 宋 秦观 《法律上》:“法律所以制姦,其事皆鞭笞斩艾人之所恶,欲以报所恶之讎者也。” 清 戴名世 《〈孑遗录〉自序》:“而一旦称兵起事,横行天下,斩艾良民。”
分類:砍伐斩杀
《漢語大詞典》:淑艾
(1).拾取。引申为得益。淑,通“ 叔 ”。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焦循 正义:“私淑艾者,即私拾取也……未得为 孔子 之徒,而拾取於相传之人,故为私。”
(2).指受教于人,或教诲他人,使在学问上得益。 清 钱谦益 《常熟县教谕武进白君遗爱记》:“乡人士之淑艾於 白君 者,皆 荆川 之遗也。”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日月逾迈,老将至而髦及,无以昌明先生淑艾之教。譬诸萤火熠熠,欲流照於须弥之顶,亦自愧其微末已矣。”
《漢語大詞典》:哲艾
指明达的老人。 宋 孙觌 《李回依旧延康殿学士知洪州制》:“眷予哲艾,惟国老成。”
分類:明达老人
《漢語大詞典》:自艾
悔过自责,除恶修善。孟子·万章上:“三年, 太甲 悔过,自怨自艾,於 桐 ,处仁迁义。” 清 洪升 《长生殿·复召》:“今自艾,愿承鱼贯,敢妒蛾眉。”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叔母 朱氏 无子,先生迎养於家, 朱氏 欲异居,先生輒自艾曰:‘古人数世同居,今吾一叔母不能安其心,何古今人之不相及耶!’”
分類:修善
《漢語大詞典》:采艾(採艾)
民间习俗。端午节割取艾条悬户避邪。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戯,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唐 李商隐 《为安平公进贺端午马状》:“伏以浴兰令节,採艾嘉辰,百辟合祝於 尧 年,万方宜修於 禹 贡。” 宋 陈元靓 《事林广记前集·节序·端午》:“今在处有採艾採药之説。”
采摘艾草。古有采艾疗疾禳毒之俗。《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毛 传:“艾所以疗疾。”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荆 楚 人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一本作“ 採艾 ”。
《漢語大詞典》:针艾(針艾)
亦作“鍼艾”。
(1).中医谓以针刺和以艾灼穴位。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夫愚人乃不肯信汤药鍼艾,况深於此者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当以疾病为諭,安得不用汤药鍼艾救之哉?” 章炳麟 《人无我论》:“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
(2).喻救治社会弊病的方法。 南朝 宋 袁淑 《吊古文》:“以往古为镜鑑,以未来为鍼艾。”
《國語辭典》:艾服  拼音:ài fú
1.年五十则可做官从政。语本《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后指五十岁。北周。王褒〈太保吴武公尉迟纲碑铭〉:「及年踰艾服,任隆台衮。」
2.任事、服劳。《晋书。卷三三。郑冲传》:「艾服王事,六十馀载。」
3.古时罪犯的刑服。南朝梁。任昉〈为王金紫谢齐武帝示皇太子律序启〉:「教清中世,艾服惩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