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彩 → 䌽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起驾(起駕)  拼音:qǐ jià
起动銮车。《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说罢,起驾回宫。」
《漢語大詞典》:五彩衣(五綵衣)
五色彩衣。亦特指 春秋 时 楚国 隐士 老莱子 娱亲所穿的彩衣。 宋 苏舜钦 《老莱子》诗:“颯然双鬢白,尚服五綵衣。”参见“ 老莱衣 ”。
《漢語大詞典》:老莱衣(老萊衣)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清 赵翼 《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 老莱 衣,假满还朝四牡騑。”
《漢語大詞典》:龙彩(龍綵)
史记·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后因以“龙綵”指斑斓的色彩。 南朝 宋 鲍照 《药奁铭》:“龟文电衣,龙綵云裳。”
分類:斑斓色彩
《漢語大詞典》:五云裘(五雲裘)
色彩绚丽的皮袄。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粉图珍裘五云色,曄如晴天散綵虹。” 王琦 注引 杨齐贤 曰:“五云裘者,五色绚烂如云,故以五云名之。”
《漢語大詞典》:凤色(鳳色)
美丽的色彩。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园缕凤色,龙分鸳文。”
分類:美丽色彩
《國語辭典》:翠粲  拼音:cuì càn
摩擦声。《文选。嵇康。琴赋》:「新衣翠粲,缨徽流芳。」三国魏。应玚竦迷迭赋〉:「振纤枝之翠粲,动采叶之莓莓。」也作「綷粲」。
《漢語大詞典》:缛采(縟采)
亦作“ 縟彩 ”。 绚丽的色彩。借指繁华的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鏤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縟采名矣。”《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固以理穷言行,事该军国,岂直彫章縟采而已哉!” 吕延济 注:“縟采,杂色也。”隋书·文学传序:“﹝ 济阳 江淹 等﹞并学穷书圃,思极人文。縟彩鬱於云霞,逸响振於金石。” 明 张居正 《赠吴霁翁督学山东序》:“故窾言者,弃德之竇也。縟采者,彫朽之饰也。” 章炳麟 《辨诗》:“宜本之情性,参之政训,稽之典礼,去其縟采,泯其华饰,无或糅杂故事,以乱章句。”
《漢語大詞典》:青墨
青色和黑色。泛指各种色彩。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若夫邃古之世,汗漫窈微;惟此青墨,所以造之。”
《漢語大詞典》:班駮
亦作“ 班驳 ”。
1.杂色;色彩斑斓。《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同駑驘与椉駔兮,杂班駮与闒茸。” 王逸 注:“班駮,杂色也。”西京杂记卷一:“﹝山﹞上结藂条如车葢,叶一青一赤,望之班駮如锦绣。”魏书·天象志一:“十四年二月己巳朔未时,云气班驳,日十五分蚀一。”
2.比喻有文采。 清 卢文弨 《〈逸老堂诗话〉跋》:“顾其书虽无大过人处,而叙述亦班驳可喜。”
3.错落相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班駮椎之,名曰嫁枣。”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然柏沥、芥子,并是躁药;其徧体患疥者,宜歷落班駮,以渐涂之。”
4.模糊,不清楚。 宋 陈武 《高帝封建论》:“大抵创业之君,这些规模,人不得尽识,所以其治,班駮而不可考。”
《國語辭典》:班驳(班駁)  拼音:bān bó
1.色彩相杂不纯的样子。也作「斑驳」。
2.责备。《通俗常言疏證。言语。班驳》引《合纵记剧》:「今日到斑驳我小子起来。」
《国语辞典》:色环(色环)  拼音:sè huán
一种色彩学上图表名称。用各种颜色环成的圆,分十二格,用红、橙、黄、绿、青、紫间格填入,则两色之间为中间色,如青与紫色之间是青紫色。
《国语辞典》:澹彩  拼音:dàn cǎi
浅淡的色彩。唐。李铎〈秋露赋〉:「烟澹彩而的的,月笼华而晶晶。」也作「淡彩」。
《漢語大詞典》:余采(餘采)
(1).残存色彩。 南朝 齐 谢朓 《咏蔷薇》:“发蕚初攒紫,餘采尚霏红。”
(2).传留下来的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买臣 负薪而衣锦, 相如 涤器而被绣,於是 史迁 、 寿王 之徒, 严 、 终 、 枚皋 之属,应对固无方,篇章亦不匱,遗风餘采,莫与比盛。”
《漢語大詞典》:章黻
礼服上色彩鲜明的黑白花纹。亦指礼服。 唐 张九龄 《上张燕公书》:“清流高品,不沾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黻。”
《漢語大詞典》:灿熳(燦熳)
色彩鲜丽灿烂。 康有为 有诗,题曰:“上元夕,桂垣藩署 黄植庭 方伯丈招观灯,即座口占--桂垣灯火灿熳,云龙数十,舞队数百,京师、吾 粤 所无也。然是时 日本 破 凤凰城 。”
《漢語大詞典》:班兰(班蘭)
色彩错杂灿烂貌。班,通“ 斑 ”。后汉书·南蛮传序:“衣裳班兰,语言侏离。”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兴平 中, 吴 中童謡曰:‘黄金车,班兰耳,闓昌门,出天子。’”南史·张敬儿传:“﹝ 敬儿 ﹞既得开府,又望班剑,语人曰:‘我车边犹少班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