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红弦(紅弦)
乐器上的红色丝弦。 唐 李贺 《洛姝真珠》诗:“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裊云咽深思。” 王琦 汇解:“ 张祜 《筝诗》:‘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则红弦乃筝之弦也,以红为色,彼时风尚若此。” 唐 杜牧 《羊栏浦夜陪宴会》诗:“红弦高紧声声急,珠唱铺圆裊裊长。”
《漢語大詞典》:青緺
青绶。佩系官印的青紫色丝带。史记·滑稽列传:“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緺出宫门。”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緺,青綬。”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腰青緺而容与,沾后惠以朅来。” 唐 黄滔 《寄少常卢同年》诗:“官拜少常休,青緺换鹿裘。”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上者卿相次牧伯,各佩赤韍垂青緺。”
《國語辭典》:铁丝(鐵絲)  拼音:tiě sī
1.用铁制成的线状物品,有粗细多种。如:「只见他用铁丝裍扎著钢筋。」
2.喻蝴蝶的黑色触须。宋。苏轼 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漢語大詞典》:雪缕(雪縷)
白色丝线。 元 张雨 《白拂》诗:“窗间挂白拂,青蝇皆屏营。南风一向来,雪缕细如縈。”《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东邻美女红玉梭,雪缕凤机成素罗。”
《漢語大詞典》:彩索(綵索)
(1).彩色丝绳。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 欧公 在禁中作《端午帖子》云:‘綵索盘中结,杨梅糉里红。’”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方回》:“鸚鵡笼开綵索宽,一宵飞去为谁欢。”
(2).指秋千索。 唐 韩愈 《寒食直归遇雨》诗:“不见红毬上,那论綵索飞。”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古今艺术图》曰:‘北方 山戎 寒食日用鞦韆为戏。’綵索即谓鞦韆戏也。” 唐 裴说 《清明》诗:“画毬轻蹴壶中地,綵索高飞掌上身。” 明 徐同贞 《寒食郊行》诗:“却嫌输与 东京 路,尚欠郊原綵索飞。”
《國語辭典》:绣画(繡畫)  拼音:xiù huà
用丝线绣成的图画。三国时吴主赵夫人所创,赵夫人手巧且善画,能于指间以䌽丝织云霞龙蛇之锦。见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唐。李山甫〈寒食〉诗二首之一:「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國語辭典》:皂纛(皁纛)  拼音:zào dú
军中以黑缯制成的大旗。
《漢語大詞典》:艾绶(艾綬)
系印纽的绿色丝带。 汉 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劒、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李贤 注:“艾即盭,緑色,其色似艾。”后汉书·酷吏传·董宣:“以 宣 尝为二千石,赐艾綬,葬以大夫礼。”
《漢語大詞典》:碧茸
(1).指碧绿松软的草茵。 唐 韩翃 《奉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回车青阁晚,解带碧茸深。”
(2).刺绣用的绿色丝线。茸,通“ 绒 ”。 元 虞集 《竹杏沙头鸂鶒》诗:“荷花啼鸟银屏暖,卧看窗间唾碧茸。”
《漢語大詞典》:买红(買紅)
买喜事用的红色丝织物。 宋 黄庭坚 《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次韵道之》:“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厖。诚堪壻阿巽,买红缠酒缸。”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 周舍 云:]好,好,好!待我买红去。[正旦云:]休买红,我箱子里有一对大红罗。”
《漢語大詞典》:佩绶(佩綬)
一种彩色丝带,用来标志身分、等级,或佩系官印、勋章。 郭沫若 《天地玄黄·叶挺将军的诗》:“ 希夷夫人 用红丝线来订上了佩绶,还用红墨水来加上了边沿。”
《漢語大詞典》:朱组(朱組)
红色丝带。古代达官贵人用以系冠、佩玉、佩印之用,亦借指高官。礼记·玉藻:“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解朱组,佩青紱。”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赠别〉》:“中坐溢朱组,步櫩簉琼弁。” 宋 姜夔 《喜迁莺慢·功父新第落成》词:“玉珂朱组,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 明 夏完淳 《博浪沙歌》:“ 秦 亡朱组繫 子婴 ,三户復死 韩王 成。”
《國語辭典》:绣像(繡像)  拼音:xiù xiàng
1.用彩丝绣成的佛像或人像,俗亦称工细的画像。《法苑珠林》卷一○○:「造绣像一格,举高十有二丈。」
2.明清以来一般通俗小说的前面,往往附有书中人物的画像,因用线条钩勒,描绘精细,故称为「绣像」。如:「绣像三国演义」。
《國語辭典》:绣球(繡球)  拼音:xiù qiú
用丝绸结成的球状物。也作「绣毬」。
《漢語大詞典》:杂彩(雜綵)
见“ 杂綵 ”。
亦作“ 杂彩 ”。 杂色丝织品。晏子春秋·谏下十四:“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鏤刻。”一本作“ 杂綵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今科制自公、列侯以下,位从大将军以上,皆得服綾锦、罗綺、紈素、金银饰鏤之物,自是以下,杂綵之服,通于贱人。”新唐书·百官志三:“监事八人,掌钱帛、杂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