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3,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天巧
真一
天年
固然
自老
法天
自达
萧爽
水土
忘我
天随
六气
尽数
识真
天倪
《漢語大詞典》:天巧
不假雕饰,自然工巧。 唐 韩愈 《答孟郊》诗:“规模背时利,文字覷天巧。”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周遭有十奇,如 石门 、 水帘 、 瀑布 、 石灯 、 石钟罄 、 观音影 之类,皆自然天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窗栏》:“必取整木一段,分中锯开,以有锯路者着墻,天然未斫者向内,则天巧人工,俱有所用之矣。”
《漢語大詞典》:真一
(1).道教名词。本指保持本性,自然无为。后多用以指养生的方法。鬼谷子·本经阴符:“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割嗜慾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 明 刘基 《淮南王》诗:“收拾真一归中圆,化为五色黄金丸。”
(2). 中国 伊斯兰教名词。指真主独一无偶,为天地万物的主宰。这是 中国 伊斯兰教著述中阐明真主根本特征的第一个概念。
(3).指真一酒。 宋 苏轼 《真一酒歌》:“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儼如侍君王。” 宋 苏轼 《真一酒》诗:“人间真一 东坡 老,与作 青州 从事名。”参见“ 真一酒 ”。
《漢語大詞典》:真一酒
酒名。 宋 苏轼 居 岭南 时自酿酒。其《真一酒》诗引:“米、麦、水三一而已。此 东坡先生 真一酒也。”又自注其诗:“真一色味,颇类予在 黄州 日所醖蜜酒也。”
《國語辭典》:天年  拼音:tiān nián
1.自然的年寿。《战国策。韩策二》:「老母今以天年终。」也称为「天算」。
2.当年的运数。如:「天年不齐」。
《國語辭典》:天年不齐(天年不齊)  拼音:tiān nián bù qí
流年不利。如:「哪怕是天年不齐,只要尽心尽力,还是会否极泰来的。」《水浒传》第八回:「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
《國語辭典》:固然  拼音:gù rán
1.本来就如此。《楚辞。屈原。离骚》:「鸷鸟而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2.虽然。《红楼梦》第五一回:「你们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著我只顾疼这些小孙子孙女儿们。」《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外国人呢,固然得罪不得,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该据理力争。」
3.本有的形态。《庄子。养生主》:「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
《漢語大詞典》:自老
(1).犹告老。谓以己年老而辞官。 宋 曾巩 《送周屯田序》:“上之听其休,为不敢勤以事,下之自老,为无为而尊荣也。”
(2).自然衰老。 唐 拾得 《无题》诗之二:“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 宋 韩元吉 《六州歌头》词:“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 宋 辛弃疾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词:“冉冉年华吾自老。”
《漢語大詞典》:法天
效法自然和天道。庄子·渔父:“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 成玄英 疏:“愚迷之人反於圣行,不能法自然而造适。”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臣闻王者立三公法三光,立九卿以法天。”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规天矩地……顺阴阳,布时令,陈肃圣哲谋,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
《漢語大詞典》:自达(自達)
(1).自己勉力以显达。晋书·王裒传:“乡人 管彦 少有才而知名, 裒 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 宋 欧阳修 《举梅尧臣充直讲状》:“虽知名当时,而不能自达。” 宋 曾巩 《祭董君文》:“君能自达,可以无悲;亲戚念君,能不歔欷!”
(2).表达自己的意思。 唐 元稹 《虫豸诗》序:“又 荆州 树木洲渚处,昼夜常有翅羽百族闹,心不得閒静,因为《有鸟》二十章以自达。” 宋 苏辙 《上皇帝书》:“则其思报之诚,没世而不能自达。” 清 侯方域 《王猛论》:“﹝ 王猛 ﹞志不肯轻出,而又无以自达于 晋 ,故寧隐焉。”
(3).自然显达。列子·力命:“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
《漢語大詞典》:萧爽(蕭爽)
(1).清净闲适。 唐 雍陶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四:“人来多爱此,萧爽似仙家。” 金 元好问 《少林》诗:“云林入清深,禪房坐萧爽。” 清 汪懋麟 《早过南坞》诗:“东华满尘垢,萧爽是城西。”
(2).凉爽;凄清。 宋 陆游 《感秋》诗:“秋堂露气清,萧爽入毛骨。” 元 刘祁 《游西山记》:“见白云数缕出东山,延布南岭上,状如飞龙蜿蜒,山中露气萧爽。” 明 李东阳 《谢谢方石惠石棋子》诗:“空堂无人石枰响,病骨先秋觉萧爽。”
(3).萧洒自然。 宋 周密 《图画碑帖续钞》:“ 伯时 为 米芾 作《山阴图》,精神萧爽,令人顾接不暇。” 清 吴骞 拜经楼诗话卷一:“诗极萧爽,或传 吕纯阳 所作。”
(4).犹萧飒。风吹树木的声音。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树丛茂以倾倚兮,纷萧爽而扬音。”
《國語辭典》:水土  拼音:shuǐ tǔ
1.水和土、水中和陆上。《礼记。郊特牲》:「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孟轲》:「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
2.国土、疆土。汉。曹操 让还司空印绶表:「水土不平,奸宄未静,臣常愧辱,忧为国累。」唐。杜甫〈石犀行〉:「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迟奔忙。」
3.一地方的气候、风土等自然环境。《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西游记》第四四回:「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
《國語辭典》:忘我  拼音:wàng wǒ
原指超乎自我。语本《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晋。郭象。注:「吾丧我,我自忘矣,天下有何物足识哉!」后亦指因公而忘私。《晋书。卷七五。王湛传》:「成名在乎无私,故在当而忘我。」
《漢語大詞典》:天随(天隨)
(1).随顺天然;纯任自然。庄子·在宥:“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吾之於五弦也,始则心驱之,中则神遇之,终则天随之。”
(2).见“ 天随子 ”。
《漢語大詞典》:天随子(天隨子)
唐 代诗人 陆龟蒙 的别号。 唐 陆龟蒙 《奉和太湖诗·缥缈峰》:“身为大块客,自号 天随子 。”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 陆龟蒙 字 鲁望 ……时谓 江湖散人 ,或号 天随子 、 甫里先生 。”亦省称“ 天随 ”。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 鹿门 有佳士,博览无不瞩。邂逅 天随 翁,篇章互賡续。” 明 高启 《寄题内弟周思敬野人居》:“野人何处是幽栖,闻在 天随 旧宅西。”
《國語辭典》:六气(六氣)  拼音:liù qì
1.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之气。《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好、恶、喜、怒、哀、乐六情。《管子。戒》:「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
3.中医上指:(1)人体生命活动的六种基本物质。即精、气、津、液、血、脉。(2)在天空中依不同季节、不同方位的六种气候因素而生的变化。指风、寒、暑、湿、燥、火。也称为「六元」。
《國語辭典》:尽数(盡數)  拼音:jìn shù
全数、全部。《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却去房中将十五贯钱尽数取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遂取司户所寄盼奴之物,尽数交与了他。」也作「尽数」。
《漢語大詞典》:识真(識真)
(1).识别真相。 唐 柳宗元 《重赠》诗之二:“世上悠悠不识真,薑芽尽是捧心人。” 金 王若虚 《文辨》:“世之秉笔者往往不谨,驰骋雕鐫,无所不至,自以为得意,而读者亦从而歆羡,识真之士,何其少也。”
(2).识认自然之道;认识本原。 唐 张说 《岐州刺史平原男陆君墓志铭》序:“公讳 伯玉 ,字某, 河南 人,识真之士也。” 明 海瑞 《训诸子说》:“圣贤以识真诲人,其説备在方册。”
《國語辭典》:天倪  拼音:tiān ní
1.自然的分界。《庄子。齐物论》:「何谓和之以天倪。」
2.天涯。唐。岑参 宿铁关西馆诗:「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唐。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