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自出
(1).自逃在外。左传·成公十二年:“ 周公 出奔 晋 ,凡自 周 无出, 周公 自出故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请囚,请亡,於是乎不获。君又弗克,而自出也。”
(2).犹自首。汉书·食货志:“赦自出者百餘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3).出自于。《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北魏 李谐 《述身赋》:“信仪凤之所栖,乃丝文之自出。”
(4).自己制订;自己创建。北史·齐纪中论:“ ﹝神武﹞ 迁 鄴 之后,虽主祭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叙》:“ 太祖 文武自出,群臣莫及。”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 陈君举 为名师,自出新学,文体一变。”
(5).甥之代称。左传·成公十三年:“ 康公 ,我之自出。” 杜预 注:“ 晋 外甥。” 唐 王勃 《上从舅侍郎启》:“虚霑自出之荣,无媿诸甥之列。” 唐 杜甫 李之芳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
《国语辞典》:自出一家  拼音:zì chū yī jiā
学问、文章或书画等能自出心裁、有所创新,而自成一格局。元。夏元彦《图绘宝鉴。卷五。元朝》:「尤喜作墨鬼、钟馗等画,怪怪奇奇,自出一家。」也作「自成一家」。
《漢語大詞典》:自出机轴(自出機軸)
见“ 自出机杼 ”。
《國語辭典》:自出机杼(自出機杼)  拼音:zì chū jī zhù
比喻诗文的组织、构思,别出心裁,独创新意。《魏书。卷八二。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國語辭典》:自出机杼(自出機杼)  拼音:zì chū jī zhù
比喻诗文的组织、构思,别出心裁,独创新意。《魏书。卷八二。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漢語大詞典》:自出心裁
谓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红楼梦第八四回:“前年我在任上时,还出过‘惟士为能’这个题目。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清 袁枚 《复家实堂》:“谨守八家空套,不自出心裁,五弊也。” 叶圣陶 《四三集·一桶水》:“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心裁,给一切东西找个新的适当的位置。”
《漢語大詞典》:自出新裁
同“ 自出心裁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近惟 陈其年 之和 王新城 《秋柳》, 奇丽川 方伯之和 高青邱 《梅花》,能不袭旧语,而自出新裁。” 鲁迅 《坟·看镜有感》:“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
《漢語大詞典》:独游(獨游)
亦作“ 独游 ”。
(1).独自游玩。后汉书·桥玄传:“ 玄 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执之……就 玄 求货, 玄 不与。” 唐 杜牧 《秋晚与人期游樊川不至》诗:“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
(2).指独自出游者。 南唐 李中 《秋雨》诗:“疏篷谁断梦,荒径独游稀。”
(3).指隐逸避世,寄情山林。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跨世凌时,远蹈独游,瞻望往代,爰想遐踪。” 唐 皎然 《别山》诗:“自许战胜心,弥高独游步,如何区中事,奈我林栖趣。”
《國語辭典》:亲征(親征)  拼音:qīn zhēng
古称帝王亲自率师出征。《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晔传》:「陛下亲征,权恐布,必举国而应。」《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吾当自提重兵,亲征刘备,兼讨吕布!」
《國語辭典》:反本  拼音:fǎn běn
回到根本。《礼记。礼器》:「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
《漢語大詞典》:小师(小師)
(1).周礼乐官名。周礼·春官·序官:“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 郑玄 注:“凡乐之歌,必使瞽矇者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周礼·春官·小师:“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
(2). 周 代指王不自出之师。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师涖戮。” 郑玄 注:“小师,王不自出之师。”
(3).古代帝王为贵族显宦子弟开办的低级学校的教师。尚书大传卷四:“小师,取小学之贤者登之。”
(4).受戒未满十夏之僧侣。释氏要览·师资小师:“受戒十夏以前,西天皆称小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 墦臺寺 里监院,手头有百十钱,剃度这廝做小师。”
(5).为僧人的谦称。太平广记卷一六○引 唐 无名氏《异闻录·秀师言记》:“﹝ 神秀 ﹞师曰:……死后乞九郎作窣堵坡於此,为小师藏骸之所。”
(6).为对年轻出家人的称呼。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 南岳 道士﹞ 良逸 母为 喜王寺 尼,寺中皆呼 良逸 为小师。”
《漢語大詞典》:私幸(私倖)
指受到帝王宠爱的臣子。后汉书·宦者传·吕强:“又授位乖越,贤才不升,素餐私倖,必加荣擢。”
古时天子私自出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伤心煞 煤山 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國語辭典》:盗卖(盜賣)  拼音:dào mài
盗窃他人或公众物品,并加以销售。如:「公家机关的物品,有时会被品行较差的员工盗卖。」
《漢語大詞典》:钞胥(鈔胥)
(1).专事誊写的胥吏、书手。 清 姚鼐 《孙渊如观察万卷归装图》诗:“自兴雕板易钞胥,市册虽多乱鲁鱼。”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中:“於 吴 下庽庐校读一过,付钞胥写之。” 梁启超 《瓜分危言》第一章第四节:“画诺坐啸,职如钞胥。”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至若年代悬隔,章句割裂,则当是后世妄人所增与钞胥所脱云。”
(2).讥笑抄袭陈言,不能自出新意的人。 清 曹寅 《白杜鹃意谓声似鹧鸪》诗之一:“窗外催归第几声,钞胥诗已徧 芜城 。”
《漢語大詞典》:阑出(闌出)
(1).无凭证擅自出边关。后泛指不受约束,擅自出疆界。史记·汲郑列传:“愚民安知市买 长安 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阑,妄也。律, 胡 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出关。虽於京师市买,其法一也。’ 瓚 曰:‘无符传出入为阑。’”汉书·匈奴传上:“ 汉 使 马邑 人 聂翁壹 间阑出物与 匈奴 交易。”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私出塞交易。”宋史·太宗纪一:“詔: 河 南吏民不得阑出边关侵挠略夺,违者论罪。” 清 戴名世 《〈办苗纪略〉序》:“ 苗 故嗜杀好劫掠,至是忿怒,遂阑出为边患,往往执兵民,要金帛赎取。”
(2).谓任意删除应有的内容。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王茂传〉有潘妃事:“ 东昏侯 潘玉儿 自縊事……但当入 潘 传中,乃 潘 则无传,而反叙於《王茂传》,阑入阑出,全非史法。”
《漢語大詞典》:自汗
中医指白天不因劳动、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一种症状。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