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胥命
(1).本为诸侯相见,约言不誓。春秋·桓公三年:“夏, 齐侯 、 卫侯 胥命于 蒲 。” 杜预 注:“胥命者,诸侯相见,约言而不歃血。”荀子·大略:“不足於行者,説过;不足於信者,诚言。故春秋善胥命,而非屡盟,其心一也。”
(2).泛指相约。 宋 叶适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伸鄙述启好游者》诗:“羣帝胥命游,众仙儼相趋。”
《漢語大詞典》:县胥(縣胥)
县吏。 宋 苏轼 《论积欠状》:“官之所得至微,而胥徒所取盖无虚日,俗谓此等为县胥食邑户。”
分類:县吏
《漢語大詞典》:赫胥
即 赫胥氏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轩辕 、 神农 、 赫胥 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 赫胥 既往,绍以 皇羲 。”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洎乎 尊卢 、 赫胥 之代, 驪连 、 栗陆 之君。”参见“ 赫胥氏 ”。
《國語辭典》:赫胥氏  拼音:hè xū shì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一说为炎帝。《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晋。郭象。注:「赫胥,盖炎帝也。」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乡胥(鄉胥)
乡吏。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乡胥高下其手,而民不惮出死力以争之。”
《漢語大詞典》:钞胥(鈔胥)
(1).专事誊写的胥吏、书手。 清 姚鼐 《孙渊如观察万卷归装图》诗:“自兴雕板易钞胥,市册虽多乱鲁鱼。”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中:“於 吴 下庽庐校读一过,付钞胥写之。” 梁启超 《瓜分危言》第一章第四节:“画诺坐啸,职如钞胥。”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至若年代悬隔,章句割裂,则当是后世妄人所增与钞胥所脱云。”
(2).讥笑抄袭陈言,不能自出新意的人。 清 曹寅 《白杜鹃意谓声似鹧鸪》诗之一:“窗外催归第几声,钞胥诗已徧 芜城 。”
《漢語大詞典》:胥庭
太古帝王 赫胥氏 和 大庭氏 的并称。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世非 胥 庭 ,人乖鷇饮。” 李贤 注:“ 赫胥氏 、 大庭氏 ,并古之帝号。”
《漢語大詞典》:闾胥(閭胥)
周 代乡官名。掌管一闾政事的小吏。周礼·地官·闾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以岁时各数其閭之众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灋,书其敬敏任恤者。凡事,掌其比觵挞罚之事。”隋书·经籍志二:“而又閭胥之政,凡聚众庶,书其敬敏任卹者。”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 周 官乡大夫之属,比长、閭胥、族师、党正,乡官也。”
《漢語大詞典》:燕胥
共宴。《诗·大雅·韩奕》:“籩豆有且,侯氏燕胥。” 郑玄 笺:“胥,皆也。诸侯在京师未去者,於 显父 饯之时,皆来相与燕。” 陈奂 传疏:“胥,皆也。燕胥,皆燕也。” 汉 傅毅 《舞赋》:“天王燕胥,乐而不泆。”《宋史·乐志十四》:“三宫燕胥,四海崇尊。”
分類:传疏
《韵府拾遗 鱼韵》:群胥(群胥)
李建勋诗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
《漢語大詞典》:胥溺
相继沉没。语本诗·大雅·桑柔:“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郑玄 笺:“胥,相也。” 明 吾邱瑞《运甓记·帅阃宾贤》:“只是将倾大厦,非一木能支;胥溺神州,岂隻手可援?” 明 何景明 《古诗·中林之棘》:“火之方殷,不戒胥燔;水之方割,不戒胥溺。”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诸先群哲,惄然焦然思有以拯救之,普渡之,各竭其心思,出其方术施济之,而横览胥溺之滔滔,终无能起沉痼也。”
《漢語大詞典》:蟹胥
亦作“ 蟹蝑 ”。亦作“蠏胥”。 蟹酱。 晋 张载 《登成都白菟楼》诗:“黑子过龙醢,果饌踰蟹蝑。”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十:“浊醪非鹤髓,兰肴异蟹胥。” 宋 黄庭坚 《奉答谢公定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蠏胥与竹萌,乃不美羊腔。” 清 曹寅 《药后除食忌谢方南董馈鲊鸡二品》诗:“耐寒时欲存鳧臛,躁扰畴堪议蟹胥。”
《國語辭典》:狼胥  拼音:láng xū
狼居胥山的简称。参见「狼居胥山」条。
《漢語大詞典》:狼居胥
山名。 汉 元狩 四年(公元前119年) 霍去病 出 代郡 塞击败 匈奴 ,封 狼居胥山 。约为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 肯特山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 狼居胥山 ,禪於 姑衍 ,登临 翰海 。”后代诗文叙与异族战争常引用之,多非实指。宋书·王玄谟传:“ 玄謨 每陈北侵之策,上谓 殷景仁 曰:‘闻 王玄謨 陈説,使人有封 狼居胥 意。’”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元嘉 草草,封 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明 李东阳 《燕巢林》诗:“ 石头城 ,立不住, 狼居胥 ,在何处?”
《漢語大詞典》:胥疏
(1).谓与人相远,流转各地。庄子·山木:“虽飢渴隐约,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 郭庆藩 集释:“胥疏,疏也,言足跡之所未经也。” 王夫之 解:“胥疏,与人相远也。”
(2).常有闲散、流浪等义。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胥疏退惰之中,功名絶纪;蹇产病昏之后,意乐全销。” 清 冯桂芬 《费树臣饮马长城图小影序》:“茂才怀抱利器,鬱鬱无所试,遭际时艰,胥疏侘傺,盖不胜其投笔请缨之孤愤。” 清 冯桂芬 《跋林文忠公河壖雪辔图》:“即以都转之才,亦胥疏湖江,落落无所嚮,可慨也。”
《漢語大詞典》:胥附
使疏远者相亲附。亦指亲附、亲附的人或泛指附庸。尚书大传卷二:“ 周文王 胥附、奔輳、先后、御侮谓之四邻。”尚书大传卷二:“ 孔子 曰:‘ 文王 得四臣, 丘 得四友焉。自吾得 回 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与?’”北齐书·孙腾高隆之等传赞:“ 閎 散 胥附, 萧 曹 扶翼, 齐 运勃兴, 孙 高 陈力。”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阎庚》:“ 庚 久为 仁亶 胥附之友,心不忍别。” 章炳麟 《总同盟罢工论序》:“晳人又往往东走,鑛冶阡陌之利,日被钞略,邦交之法空言无施,政府且为其胥附,民遂束手,无奈之何。”
《漢語大詞典》:胥魂
传说 伍子胥 为 夫差 所杀,尸投 浙江 ,成为英魂。后用为典。 元 乔吉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曲:“千古恩讎,浪捲 胥 魂,山锁 吴 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