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皮肤炎(皮肤炎)  拼音:pí fū yán
病名。皮肤因摩擦、日晒、冷热、过敏等原因而导致的炎症。病患的皮肤会发红、水泡、肿胀、流水、有痂皮、变厚或脱皮等症状。
《韵府拾遗 虞韵》:附肤(附肤)
燕书贾坚烈祖令射牛百步之外一矢拂脊再矢摩腹皆附肤落毛上下如一
《漢語大詞典》:附肤落毛(附膚落毛)
太平御览卷七四四引 晋 范亨 《燕书》:“ 贾坚 字 世固 ,弯弓三石餘。 烈祖 以 坚 善射,故亲试之。乃取一牛置百步上,召 坚 使射,曰:‘能中之乎?’ 坚 曰:‘少壮之时,能令不中;今已年老,正可中之。’ 恪 大笑。射发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皆附肤落毛,上下如一。 恪 曰:‘復能中乎?’ 坚 曰:‘所贵者以不中为奇,中之何难?’一发中之。 坚 时年六十餘,观者咸服其妙。”后以“附肤落毛”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丁卯之秋事,附肤落毛,失诸正鵠,迟迴 白门 ,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説,聊舒胸中磊块。”
《高级汉语词典》:肤不生毛
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高级汉语词典》:肤部
表皮
《漢語大詞典》:肤词(膚詞)
见“ 肤辞 ”。
《漢語大詞典》:肤辞(膚辭)
亦作“ 肤词 ”。 肤浅空泛的言辞。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不然,虽口诵万言,吟千首,浮响肤辞,不从中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今急切相需,乃不破一文,乃仅以肤词迂説相敦勉,所谓道义之交,固如是乎?”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弔慰悉属肤辞,故不欲以陈言相闻。”
《漢語大詞典》:肤寸而合(膚寸而合)
谓(云气)逐渐集合。《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尔。” 阮福 《肤寸而合解》:“所谓肤寸而合者,如云出山,散而不合,则不得雨。今肤寸而合,如人以两手之四指平铺,先分两处向下覆之,由分而合,渐肖云合之状,合之甚易,故云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天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摠至,溪涧盈溢。”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愿哀愍黔首,霈垂沾渥,呼风召云,肤寸而合。”亦省作“ 肤合 ”。 汉 蔡邕 《九疑山碑》:“巖巖 九疑 ,峻极于天,触石肤合,兴播建云。”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气触石而结蒸兮,云肤合而仰浮。”
《分类字锦》:肤寸盘节(肤寸盘节)
抱朴子善用木者不以肤寸之盘节而损干云之梓善用人者不以名行之不著而遗治世之才
分类:选举
《漢語大詞典》:肤挫(膚挫)
犹肤挠。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畅春园虎》:“虎知当死伏不动,翻身一箭穿其胸,万夫撟舌军吏贺,此勇真能不肤挫。”参见“ 肤挠 ”。
《漢語大詞典》:肤挠(膚撓)
谓肌肤被刺而挠屈。犹言示人以弱。孟子·公孙丑上:“ 北宫黝 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 赵岐 注:“人刺其肌肤,不为挠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 荆州 街子 葛清 ,勇不肤挠,自颈已下,遍刺 白居易 舍人诗。”按,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肤挠,色挠也。”
分類:肌肤示人
《韵府拾遗 元韵》:肤根(肤根)
文心雕龙才性异区文体繁诡辞为肤根志实骨髓
《漢語大詞典》:肤果(膚果)
指皮亦可食的果实。 明 陆深 《蜀都杂抄》:“ 梵 文甚细,如叙果有五:枣、杏等谓之核果,梨、柰等谓之肤果,椰子、胡桃等谓之殻果,松子、柏仁等谓之檜果,大小豆等谓之角果……肤,皮肤可啖也。”
分類:果实
《漢語大詞典》:肤见谫识(膚見謭識)
浅陋的见识。 明 李东阳 《〈琼台吟稿〉序》:“彼肤见謭识,管窥蠡测,岂復能尽其妙哉?”
分類:浅陋见识
《漢語大詞典》:肤浸(膚浸)
肤受。犹言谗言中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笔鋭干将,墨含淳酖;虽有次骨,无或肤浸。”
《漢語大詞典》:肤觉(膚覺)
皮肤感觉的简称。皮肤受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感觉,包括触觉、温度觉、痛觉等。
《漢語大詞典》:肤阔(膚闊)
空泛不切实际。 清 昭槤 啸亭续录·上谕馆:“本朝列圣家法,相丞諭旨颁自枢府……真远胜往代惟命词臣视草誥制,又以駢体肤阔,陈陈相因,所谓依样画葫芦者,真无济於实事也。”